从韩国地铁火灾说起

时间:2022-09-04 12:55:37

从韩国地铁火灾说起

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地铁爆出令人震惊、扼腕击节的特大恶性火灾事故,造成198人死亡,136人受伤。大邱地铁火灾因何而起?我国城市地铁又该如何从中吸取教训?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追思--众多因素,酿成火灾

一、对精神病患者监护不力。据了解,纵火者金大汉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早已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他曾多次要求警察"开枪打死我",对家人、路人自说自话"我想卧轨自杀" 等。然而,这些不正常的言语并未引起有关部门尤其是家人的高度重视。 近几年,精神病患者实施的纵火案件在世界各国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1996年11月27日,上海四川中路一居民楼那场死亡36位居民的大火,就是精神病患者纵火所为,这一问题应引起人们的深思。

二、查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不严。2月18日事发当天,金大汉手提两只盛满汽油的塑料桶黑包,无遮无挡地进入地铁,然后在车厢歇斯底里地实施纵火,火焰竟在众目睽睽之下蔓延开来。正如韩国媒体所言,管理不严,制度不全,是这场灾难的要素。

三、地铁防灾手段落后。从火灾现场情况看,大邱地铁没有应急照明灯,以致大火发生后地铁内漆黑一团,渴望生存的人们,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指引,一个个倒毙于烟魔之中。面对这一切,地铁内的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淋装置却没有任何反应。

四、司机行为不当,监控人员错误。当出事地铁陷于一片火海时,调度室没有及时通知另一班迎面驶来的地铁停止行驶,而司机非但没有停车、刹车,更没有倒车,相反,在紧急逃离现场之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拔去了列车的主控钥匙,以致于列车完全停电,车门不能打开,造成尸叠车门内一米多高,惨不忍睹。否则,这场地铁火灾不会如此惨重。

五、可燃材料释放"杀手"。韩国大邱地铁列车大多未采用防火材料,连车厢座椅上也包着可燃的丝绒。因此着火后,大批可燃材料经燃烧立刻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燃烧的浓烟伴着有毒气体,吞没了逃生无门的人们,使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因为窒息而死亡,因为人挤人、人踩人而魂归故里。

反思--死者已逝,生者当戒

韩国大邱地铁火灾发生后,立即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地铁在我国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早已投入运行,南京、深圳等6个城市的地铁正在建设之中,并将成为集城市交通、旅游、餐饮、购物等综合为一体的一大公众聚集场所,地铁安全由此变得日趋重要。

那么,目前我国城市地铁消防安全状况怎样呢?应该说,我国已运行和正在建设中的城市地铁的消防"硬件"和"软件"均具有先进水平。

一、防火设施先进实用。比如上海目前已建成通车的3条地铁线路,每个车站都有联动的自动报警、灭火系统。地铁设有自动灭火喷淋系统,分别设在站台和中央控制室,实施两级自动监控,可以针对不同的火灾原因进行调控。地铁隧道还设有专门的排烟装置,一旦发生火灾,地铁隧道内的事故风机系统就会启动,在较短时间内实施排烟。此外,每个车站都配有应急照明系统。一旦发生火灾,应急照明系统会在几秒钟的时间内自动运行,并维持30分钟以上,不会出现像大邱地铁事故中"一片漆黑"的情况。在车门无法开启的情况下,车头前特别设置的"逃生门"也可通过人工开启,予以疏散。

二、采用不燃和阻燃材料。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州、南京等城市的地铁,使用的地板、座椅均为阻燃和不燃材料,采用阻燃低烟、无卤电缆。一旦发生火灾,不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

三、严禁危险品进入。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地铁站均严禁各类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携带上车。严格检查,严格执法,除没收违禁物品外,还处以罚款,重则予以治安拘留。据不完全统计,自上海地铁开通以来,上海地铁公安部门已查堵收缴了7千多件危险品,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

四、紧急预案到位。近几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多次组织开展地铁消防演练,实施预防和处置火灾、毒气、爆炸等紧急事故预案,增强公安消防队伍实战能力和地铁站务人员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实行科教强警,科技强消战略,从根本上保障了广大乘客的安全。

深思--居安思危,人皆有责

毫无疑问,我国现行的地铁安全设施是比较先进的,管理也十分严格。但是,地铁运行中仍然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我们应该增强个人的安全防护意识。

一、规范和增加地铁应急疏散标志。目前,全国地铁尚有不少车站未使用充电型(发光型)应急疏散标志,用的是蓄光型(反光型)应急疏散标志。由于地铁本身光线不足,蓄光型的应急疏散标志难以满足亮度要求。正常情况下也不明显,更不用说在浓烟密布时能看到了。为此,增加充电型应急疏散标志,并将标志设置于明显位置十分重要。同时,乘客在进入地铁后,应熟悉地铁内应急指示标志的分布情况,了解地铁口楼梯在什么方向,以防万一。

二、为了自身与他人的安全,绝对不要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带进地铁,不要抽烟。为防止发生爆炸燃烧事故,上海等地的地铁均严格禁止乘客携带如汽油、柴油、松香水、乙醇、烟花爆竹、丁烷气体、摩丝等易燃易爆危险品乘坐地铁。同时,按规定地铁内任何地方均不得抽烟。

三、了解地铁车厢灭火器位置,掌握灭火器使用技能。地铁车厢座位下或车厢内都放有灭火器,上车后最好查看一下。当车厢出现火情时,应及时按响列车紧急报警按钮,同时取出车厢座椅下的列车备用灭火器,拔出插销,对准火头进行扑救。

四、发生紧急情况时,如车门打不开,乘客可以打开车门上方的玻璃罩,拉下红色手柄,打开车门。此项为机械解锁,在无电情况下仍可使用。

五、一旦发生火灾,乘客要时刻留意车上广播,切不可慌乱,在广播指引下沉着冷静、紧张有序地通过车头或车尾疏散门进入隧道,往临近车站撤离。在疏散过程中要注意脚下异物,严禁进入另一条隧道(地铁是双隧道 )。

六、疏散过程中,首先不要贪恋财物,不要因为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尽可能寻找简易的呼吸防护物,如用毛巾、口罩蒙鼻(最好是湿的)。浓烟下尽量以压低身体的姿势撤离,因为浓烟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逃离是避免烟气吸入的最佳方法。视线不清时,手摸墙壁徐徐撤离。遇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或扶梯,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总而言之,出行地铁,安全至上。地铁部门应积极推动地铁安全的法制建设,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消除火灾隐患,切实做好各类地铁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工作,建立和完善社会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广大市民要多学一点安全知识,多练一点逃生技能,真正确保地铁运行中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上一篇:新居室,甲醛污染知多少 下一篇:查堵“农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