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目前我国粮油检测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09-04 12:04:05

浅谈目前我国粮油检测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目前我国的粮油市场已形成多元化格局,竞争目趋激烈、粮油食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粮食质量出现问题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相关部门对粮油产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粮油质量保障工作中粮油质量检验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粮油质量检测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粮油 检测 问题 措施

粮油质量安全,是指粮油(包括其制成品)的生产种植、储藏、运输、加工、销售以及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对消费者本人、后代和环境产生危害的隐患。常言到,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有4件事与粮油有关。粮油及粮油产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餐桌上的污染”是当前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在我们国家这个问题表现得更加严峻。

一、目前粮油质量检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粮油产品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粮食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与粮食质量安全状况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粮油实行多渠道经营后,粮油的自由流动性增加,民营粮油企业、个体商贩数量剧增,分散与小规模的生产和销售行为,给标准化生产与市场监管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使粮油质监部门监管难度增大,难以实施有效的质检监管。

2.检测体系及监控机制不完善

目前,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其覆盖率较低,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按照现行的监控体系,代表政府行使粮油质量监督管理职能的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和卫生监督检验机构;代表行业行使质量管理职能的有粮食部门的粮油质量检测和管理机构,以及农业部门正在建立的绿色产品监测机构等,对这些涉及粮油质量监控机构的设置,国家没有统一规划,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责、义务和权利,存在各唱其调、各行其事、各谋其利、职责重叠、检验设施和人才资源闲置浪费等突出问题。

3.管理体制及运作方式落后

现有的粮油质检管理体制是在粮油统购统销和“双轨制”的计划经济下建立的,其质量监控主要针对国有粮油企业内部购、销、调、加、存五大流通环节。随着粮油流通体制的改革,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向大行业、大流通、大市场、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管理方式转变,原有粮油质检工作和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新形势。

4. 粮油质检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粮油市场放开后,质检队伍非专业化特点比较突出,原有质检专业骨干被调离从事其他工作,基层粮油质检人员多数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很难保证质检结果的准确性。质检网络的不健全严重制约着粮油质量检验工作的发展。

5. 质检设备投入少

目前,多数地方对质检机构设备的投入较少,一些改制粮油企业,由于缺少资金投入,仍停留在原始的感官鉴定上,而现代粮油流通则需要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核磁共振检测和计算机技术等多种现代手段。

二、加强粮油质量检测的措施

1.完善粮油质量检验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粮食质量检测水平,构建符合粮食市场化要求的粮食质量检测体系,为粮食生产流通服务、为粮食质量安全服务,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将粮油质量检验工作作为加强行业宏观管理的重要调控手段。要逐步建成以省粮油质检中心为龙头,以粮食主产地及主销区的区域性粮油质检机构为骨干,以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和国家、省粮食储备库化验室为基础的粮油质检体系,形成省、市(地、州)、县三级粮油监督和信息网络,充分发挥他们在粮油质量检验工作中的监督、服务和把关作用。

2.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督制度

着力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在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上提升粮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除了积极参与打击掺杂使假和制售有毒米面油等不法行为外,还应积极帮助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标准计量检测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企业信用体系,引导、支持企业创名牌,生产质量过硬的放心粮油产品,近几年来,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相关政策的出台、“放心粮油”工程的广泛开展等让粮油产品质量有了飞速的提升.很多地方的米面油合格率都达到95%以上,成绩十分喜人。但更应该看到,问题粮油并未完全杜绝于市场之外,一些漏洞仍然存在。因此,要从源头上抓好原粮卫生安全监管,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

3.提高粮油质量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

抓好粮油质检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粮油质检队伍。要继续采取外送内训等办法抓好现有粮油质检和管理人员的知识更新工作,要结合事业单位的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论资排辈和惟学理论,努力营造培养质检和管理专业人才的良好氛围,确保粮油检验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

4.检测设备改良

先进、科学的检测设备和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是保证粮油检测结果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必须落实经费,增加投入,不断更新检测仪器,提高有效检测的能力。目前新的粮食国家标准已出台,新增了一些检测项目,如优质小麦的降落数值、小麦粉的面团特性试验等,须增设降落数值仪、粉质测定仪、面团拉伸仪等设备。因此,除了粮油质检机构自身完善实验室检测设备与环境条件外,政府和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粮油质检机构的运转资金和设备更新等方面给予资助。应加强省、市粮油检验实验室的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的粮油检验重点实验室网络。

三、总结

粮油检测是一项公正性、科学性、技术性、准确性很强的工作,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如果检测工作不到位,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会影响企业在国际国内的质量信誉。本文通过对制约粮油检测工作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改善粮油检测工作的建议,我们相信,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方法日后的粮油检测工作一定能更加准确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利梅.粮油食品分析中的实验室质量控制[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3,(3).

[2]梁彬.多措并举确保粮油质量安全[J].粮食问题研究,2010,(1).

[3]张银平.粮食收购质量检验问题之我见[J].活力,2009,(4).

上一篇:发电厂防雷保护 下一篇:应用生物无机化学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