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一瞥:空袭中留守巴格达

时间:2022-09-03 10:14:35

往事一瞥:空袭中留守巴格达

因为两年在巴格达工作的特殊经历,我对这场战争有了更贴已的感受,有了更多的牵挂和担心……战火连天的画面总是和我熟悉的面孔交织在一起。

几天来,看着电视上巴格达遭受空袭的画面,听着刺耳的防空警报声、爆炸声,我仿佛又回到了曾经工作和生活了两年的巴格达,正经历着那场名为“沙漠之狐”的大规模空袭。

伊拉克真是个多事之地。1997年10月下旬,我刚到驻伊拉克使馆工作就碰上了一连串的危机。1998年的2月、8月、11月接连爆发三次武器核查危机之后,美国终于厌倦了萨达姆“老鼠戏猫”的游戏,准备对伊痛下杀手了。

当时,伊拉克与外界联系的惟一途径只有巴格达至安曼这条被称为“千里生命线”的公路。它全长1000公里,两旁除了沙漠杳无人烟,沿途事故不断,其实也是一条“死亡之路”。平时我们往来此路都要格外小心,大队人马撤离,安全有保障吗?如果这次真打起来,撤了,路上出事怎么办?不撤,万一打击持续较长时间,到时断电断水,交通又断了,想走也走不了。经过研究,党委决定暂时按兵不动,但要做好准备。

此时,CNN、BBC等电视台停止了正常的新闻报道,画面全部切向巴格达,主持人也在对即将到来的空袭做着各种预测和分析。午夜已过,突然,尖利的警报声划破巴格达上空。大家跑出各自的宿舍,仰着脖子使劲往天上看,希望能见识一下传闻中不可一世的美国飞机。谁知警报声响过却又无声无息了。回到宿舍,正准备睡觉,电视中画面一变,只见火光冲天,巴格达上空瞬间交织起一张火力网。与此同时,不远处传来隆隆的爆炸声和密集的枪炮声。“打起来了!”妻惊叫一下并迅速跑到窗前,掀开窗帘朝外看。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地面随之颤动了一下,窗户被震得哗哗响,紧接着听见谁家窗户玻璃掉在地上碎裂的声音。看来,这发炮弹的落点近在咫尺。“快进防空洞!”我喊了一声,随手拎了几件衣服,拽着妻子跑出了门。

所谓防空洞,其实是我们公寓楼的地下室。我们下来的时候,狭小的地下室已经挤满了人。爆炸声和枪炮声隔着地面不断传来,整个地下室都在震颤。每轮轰炸后,间隔几分钟,紧接着便是更大规模的又一轮轰炸。有些目标被击中,响起巨大的爆炸声,腾起的火光将夜幕映成了桔红色。伊拉克方面在反击。当晚,美军共进行了五轮轰炸。高炮和高射机枪组成的火力网笼罩在巴格达上空。

17日的白天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熬了一夜的人们走出地下室,搜寻着战争的痕迹。果然在离我们宿舍仅几步之遥的车库顶棚发现了一个锅盖大小的炮弹坑,宿舍楼外墙的马赛克被炸去好几块,弹迹历历可数。

当晚零点刚过,空袭又开始了,规模显然比昨晚大得多。但由于有了前一夜的经验,我们从容镇定了许多,“忙里偷闲”地还能回趟家取些东西或小睡一会儿。几轮轰炸后,克林顿发表电视讲话,称这次轰炸不实现预定目标绝不停止,根本不会考虑是不是斋月。看来,空袭不会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很快结束,很可能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18日晨7:30,我们突然接到通知,全体馆员紧急开会。张大使宣布,鉴于空袭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经使馆党委研究决定,并报国内批准,除少数几位同志留守外,其他人员一律撤回国内。我有幸成为留守人员。

第一批人员撤离了,一个人的办公室显得特别空旷。雇员没来上班,每日必看的报纸没有送来。经过请示,我决定自己开车去取一趟当天的报纸,顺便到外面去看看。

街上不像往日那样车水马龙,但也丝毫看不出曾遭轰炸的迹象。我甚至碰到了一个结婚车队。装饰着喜庆花篮的婚车后面是载歌载舞的人群,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的样子,谁能想到昨夜美国人的导弹曾在他们的头上肆虐呢。

正在做午饭,突然响起了警报声。办公室来电话通知我马上换衣服陪大使去伊外交部,萨哈夫外长紧急召见。等我出来,赞京保参赞已为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套钢盔和防弹服。

伊拉克的外交部我已去过多次,那今天也没发现有什么异常。我们后来才知道,萨达姆总统头天深夜曾到外交部视察,美国导弹不久就袭击了那里,当时拉马丹副总统、阿齐兹副总理、萨哈夫外长等都在大楼里开会。所幸的是,两枚导弹都落在了相邻的居民区里,没有爆炸。

19日,美国人一反常态,在白天连续进行了五轮轰炸。夜晚此起彼伏的轰炸声和枪炮声响彻巴格达上空。20日凌晨2:00,克林顿总统通过电视宣布:“沙漠之狐”行动已达到预定目标,空袭正式结束。在这次行动中,美英出动B-52轰炸机、旋风式轰炸机并发射巡航导弹对伊数百个军事、经济和民用目标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仅巡航导弹就使用了425枚之多,超过了整个海湾战争中使用的总和。

上一篇:往事一瞥:遭遇“战斧” 下一篇:受挫的美国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