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制粉系统乏气含粉量大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2-09-03 09:57:14

某电厂制粉系统乏气含粉量大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摘 要:针对某电厂#1机组制粉系统乏气含粉量大的问题,本文在对排粉风机及细粉分离器进行内部检查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部位磨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程度。同时,利用风粉气流数学模型,分析了排粉风机变频改造对离心力影响。最终,提出对应解决方案,有效降低了乏气含粉量,减少了排粉风机叶轮磨损、轴承箱振动问题。

关键词:细粉分离器;分离;磨损;风速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180

1 概述

某电厂#1机组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装有4台M5-36型悬臂式排粉风机、4台DF3500型细粉分离器,粗、细粉分离器配套使用。细粉分离器为旋风分离器,风粉气流沿切向高速旋转,依靠离心力实现高浓度煤粉在外筒壁集中,在重力作用下下滑至锁气器;而乏气集中在分离器中间部位,通过中心筒进入排粉风机。排粉风机额定转速1450r/min,风量36.6m?/s;风机入口回风门φ1600mm,容量风门φ1000mm;风机出口布置6只φ480mm输粉管道(对应6只一次风门)。

该机组于1985年投产,细粉分离器每年进行常规内部检查、漏点焊补。为了降低厂用电率,排粉风机电机于2010年进行变频改造,低负荷时段,运行转速约800―1200r/min。近年来,制粉系统乏气含粉量增大、煤粉细度升高,排粉风机叶轮使用寿命由6年缩短为3年左右,而且经常发生排粉风机振动大、回风管漏风、细粉分离器漏风故障,严重影响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 问题描述

(1)细粉分离器内部检查,发现入口均流格栅磨损殆尽(图1)、外筒多处磨穿漏风、内筒磨穿(图2)。而最普遍的磨损型式为:约2/3内壁面有冲刷沟痕,深度约4―8mm。煤粉气流旋转过程中,阻力增加,扰动增加。

(2)#1机组排粉风机原额定转速1450r/min下,细粉分离器入口风速约为16m/s。变频改造后,风机转速每天约8h保持800―1200r/min左右,操作人员仅仅通过关闭1只―3只粉管一次风门来保证风压,分离器入口风速约为13.5m/s。

3 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1)分离器入口均流格栅的作用是,保证风粉气流进入分离器前,煤粉浓度沿纵向均匀分布。由于均流格栅长时间受气流正面冲刷,逐渐磨损失效。入口风道为上弯型,造成分离器入口垂直风向截面内,煤粉不均等分布(图3),高浓度煤粉集中冲刷分离器顶面[1]。

分离器外筒磨损漏风或冲刷沟痕,造成风粉气流环向分离过程中,煤粉二次卷扬[2]。内筒的磨损孔洞,将直接导致气流短路,未经分离直接由回风管进入排粉风机(图4)。

处理措施:利用检修机会,割除磨损格栅,使用16Mn钢板(10mm厚)重新焊接制作。沿气流方向均流格栅长度为400mm,栅格尺寸300*300mm为宜。

针对煤质变差、设备磨损老化等问题,需对分离器内壁采取内衬陶瓷方式防磨处理。首先卷制φ3500圆筒对内壁进行挖补,然后黏贴刚玉陶瓷片,陶瓷片黏贴需沿周向整圈布置,保证气流环向流动无凸台(切不可垂直方向局部黏贴,避免造成气流扰动)。同时,使用10*10mm*5mm小型陶瓷片,可最大限度保证内壁圆弧度、平整度[3]。耐磨刚玉陶瓷主要技术指标:

洛氏硬度(HRA)≥ 85

抗压强度(MPa)750

体积密度(g/cm3)≥3.5

耐磨度(g)0.0002(P=76N,N=106rpm,转数900转)

(2)在管路特性曲线一定、风机叶轮尺寸一定条件下,风机转速与流量成正比:。所以风机变频改造后,细粉分离器入口风速大幅度降低,造成离心力减小、旋风行程缩短[4]。详细数据如下:

1) ,m:煤粉颗粒质量,V:风速, R:旋转半径。

离心力与风速为二次函数,风速由16m/s降为13.5m/s时,离心力降低28.9%。

2)通过分离器内壁痕迹明显看出,伴随着入口风速降低,风速俯冲角由32°(图5)变为40°(图6)[5]。查阅图纸,中心筒高度H2=9.3/2=4.7m,分离器入口A*B=1.82*0.9m,风机额定转速1450r/min,风机额定流量36.6m?/s。可计算得出,旋风行程由9.3m变为5.6m。

处理方案:在分离器入口安装门式调节挡板,迎风面增加镶嵌陶瓷防磨,风道增加风速测量装置。该风门仿照房间门样式,转轴安装在风道两侧壁,风门全开后紧贴壁面。通过调节挡板门开度(即减小喷口A*B截面积),达到调节分离器入口风速目的。

运行方式调整:(1)机组高负荷式,应保证磨煤机、排粉风机满负荷运行,保持粉仓粉位较高水平(4m左右);(2)机组负荷较低时,保持排粉风机转速1200r/min,关闭排粉机入口容量风门,保持回风门、再循环风门全开状态,系统循环倍率

4 结束语

由于制粉系统含粉量过大,造成了排粉风机磨损及振动问题,需加大防磨治理以及运行参数调整。同时,排粉风机变频改造后,系统风速降低,还会造成煤粉细度升高(粗粉分离器离心力降低)、锅炉燃烧不稳定、燃烧不充分等问题,还需对粗粉分离器挡板、燃烧器摆角及送风量进行必要调整。

参考文献:

[1]吕太.火电厂细粉分离器的改进与完善[J].中国电力,1997(09):22-24.

[2]高宝桐.下花园发电厂1、2号锅炉细粉分离器改造[J].华北电力技术,2003(01):15-15.

[3]杨宏军.郑州热电厂#13炉细粉分离器效率偏低问题研究和改造[J].河南电力,1996(02):34-37.

[4]王广军.电厂锅炉细粉分离器性能分析数学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09(09):53-57。

[5]杨兴森.火电厂细粉分离器效率理论模型[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7(03):29-32.

作者简介:张玉军(1988-),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火力发电厂锅炉检修、技术工作。

上一篇:RFID技术在电力计量体系中的应用探析 下一篇:氧化锌避雷器阻性电流的温度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