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时间:2022-09-03 07:51:34

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

图书馆管理是指应用现代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动,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资源,发挥其最佳效率,达到预定目标和完成图书馆任务的过程。而知识管理是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激烈竞争环境下提出的最高层次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以信息为基础”的管理,是通过利用内外的知识资产,开展一系列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知识活动,是一种交叉学科。它搭建了一个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的桥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以实现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增值。把知识管理融入到图书馆管理的体系里必将给图书馆理带来新的变革和创新。本文试从基本理论、管理内容、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基本理论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对图书馆管理基本理论的创新。两者有以下不同:①理论基础不同。图书馆管理是以传统的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图书馆知识管理则是以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图书馆管理注重对馆藏文献资源管理,体现出单元化特征,而图书馆知识管理,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信息载体及资源结构的多样化,从而使管理呈多元化特征。②管理对象不同。图书馆管理对象是图书馆员、馆藏文献、建筑、设备、经费、技术方法等要素构成的图书馆系统;图书馆知识管理对象是由信息与知识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等要素构成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③虽然图书馆管理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少有图书馆能彻底地贯彻这一基本管理思想,而只是忙于一般的事务性管理;而图书馆知识管理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本管理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成为图书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④侧重点不同。图书馆管理往往只注重对显性知识管理的研究,对隐性知识的研究却重视不足。而图书馆知识管理不仅注重显性知识管理的研究,而使显形知识实现共享,使隐性知识得以激活,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融合起来,使之产生知识资本,以达到创新增值的管理目标。⑤图书馆管理中对知识组织的管理,只是图书馆员单纯地对文献的单元整理与排序,这种以文献单元为基础的知识组织管理仅仅是对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数序排列进行管理,而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组织管理是以知识单元为加工单位,它不仅注重对文献的学科、内容的揭示,而且更注重对文献所载的知识单元的管理。

二、管理内容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将实现图书馆管理中的人事管理、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整合和创新,突出如下主要内容:①知识创新管理。以“知识流”为主线,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与创新,探讨从文献采访过渡到知识采集、从文献组织过渡到知识组织、从文献服务过渡到知识服务的方法和途径,以实现信息为基础的创新的目标。②知识应用管理。为用户开拓多样化、深层次服务,构建复合型图书馆。③知识传播管理。主要是为促进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源、知识提供者之间的及时准确的匹配和传送。图书馆知识管理运用知识组织和知识管理的多种现代智能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例如知识捕获的管理、知识共享的管理等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传播效率。④知识服务管理。图书馆帮助用户开发知识和运用知识,使图书馆能在更高层次、更直接方式、更关键性活动和更全面过程中支持用户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⑤人力资本管理。对人力资本的有效管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把人力资源作为图书馆制定发展战略的依据。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的服务已不仅仅限于对馆藏文献的借还服务上,它已由静态、单一、被动,转向动态、灵活、主动多方位的服务。这就对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合格的馆员必须具有现代信息意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有极强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提高图书馆员的知识技能,加强人力资本管理,重视馆员素质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释放其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使馆员的知识结构和发展潜能,合理安排职位,积极培养能胜任知识管理的知识型馆员,已成为实现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⑥知识产权管理。图书馆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遇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的新策略和新办法。以尽量避免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

三、管理职能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合理管理开发知识信息,提供知识信息服务,充分满足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并不断提升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图书馆知识管理以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为管理对象,图书馆知识管理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视人的作用和发展,重视知识创新和知识集成管理,重视效益模式转变。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职能体现为:①外化。它是以外部贮藏库的形式捕获知识,并根据分类框架或标准来组织知识,例如镜像系统和数据库。通过搜索工具和文件管理系统,对存储的知识进行分类,找出图书馆知识库中各信息源之间的内在联系。②内化,它是设法发现与特定需求相关的知识结构。在内化过程中,从外部存储设备里提取知识,并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进行重新布局,通过筛选、过滤去发现与知识需求者相关的知识。内化能帮助需求者或科研人员就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观点进行沟通,并澄清那些与以往通过外化得到的相抵触的知识、问题或观点。③中介。就是把明确、固定的知识进行传送,它将知识需求者和最佳知识源相匹配。通过追溯个人经历和兴趣把与某一研究领域相关的人和知识联系起来,通过群件、内部网、工作流和文件管理系统进行明确、固定的知识匹配和传送。例如某科学研究人员,在研究某一课题时产生了疑问,而在图书馆的知识库中却找不到相关资料,这时中介技术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联机检索等方法来提供另一国家有关研究人员的资料和最新研究动向。④共享。成功的知识管理系统能促进知识共享,也能帮助科研人员或员工从知识库中发现有用的知识甚至可以从中获得启迪和智慧。⑤学习。知识管理能帮助图书馆与个人解决学习问题,包括学习的目的、内容、程度与方法等,涉及到知识收集、整理、积累、共享,从而激励员工不断学习与知识更新,使之变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⑥认知(创新)。它是在外化、内化和中介的基础上创造知识的过程。也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图书馆知识管理既可以帮助各用户获得相应的知识,并提供新的有用的信息,是推动知识创新的前提条件;也可以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知识生产等过程,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管理原则的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将突破图书馆传统管理的一些条条框框,突出如下原则:①开放共享性原则。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图书馆知识管理平台。让所有成员能把自己的新知识添加到知识管理平台中去,同时也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丰富图书馆的知识库。②激励性原则。图书馆通过建立知识管理激励系统,包括知识运行机制、知识明晰机制、知识绩效机制和知识奖惩机制,就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型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或者针对职业生涯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使每一个馆员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③协作性原则。基于知识共享性,图书馆团队间的协作活动变得非常重要。只有团队活动才能真正将知识资本挖掘出来并加以形式化和资本化,因为只有在知识得到共享之后,知识才与知识的拥有者――图书馆员的个人相对独立,才能说明图书馆对知识有了更大的所有权。当某个图书馆员离开图书馆时,他们的知识才会留存在图书馆中。④发掘性原则。我们要认识到知识在图书馆产品及其服务的价值创造中所具有的关键作用,图书馆员需要明确知识的价值并将其挖掘出来。⑤增值层次性原则。由于知识具有收益递增的特性,图书馆员工通过知识共享,可以分享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减少团队的学习时间,实现知识价值的增值与功能放大。图书馆知识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信息管理,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贮存、查找和利用的过程;二是对知识的管理,即包括对用户、供应商和图书馆内部员工的知识加以识别、获取、分解、储存、传递、共享、创造、价值评判和保护,并使这些知识资本化和产品化的过程;三是对图书馆知识资本的管理,也就是对图书馆人力资本、市场资本、结构资本和知识产权资本的管理。⑥创新性原则。图书馆要用知识创新的观点来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理论,并加强其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图书馆)

上一篇:人本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下一篇:财务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