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出路问题探析

时间:2022-10-19 12:42:14

大学生就业出路问题探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期,与此相伴出高失业这一难题。利用数学模型对我国长期劳动就业形势进行的预测结果显示:2000、2010和2020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分别为7.14亿、7.28亿和7.76亿。尽管这些预测存在一定的误差,但从绝对数上看,我国今后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7年全国报名参加高考人数超过1000万人,计划招生570万,高校录取率近50%。1999年我国开始大规模扩大高等院校招生,扩招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8%。虽然扩大高等学校录取考生人数,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进行转化,为我国在未来发展打下人才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持续下降,从客观上加大了全社会的就业压力。

一、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因果关系分析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多维视角审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难看出其中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1.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调查证明,“就业难”不单纯是供大于需求,还有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阶段性社会现象。例如,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关联。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

2.知识陈旧,转化率低。我国大学生一般1-1.5年才能独立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为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上世纪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上世纪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三年,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在被调查学生中,有30%的人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要想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

3.准备不足,生涯模糊。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应付考试较多。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珀(D・ E・Super)说“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0%的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抱佛脚”,一大批学生有就业恐慌表现。生涯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

4.依赖性强,创造力弱。18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而我国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只占40%。这种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

5.理念滞后,能力危机。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存在着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三是“创业不如就业”。四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这些往往误导了大学生的就业行为。

6.选人用人,缺少标准。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后期水平,但管理方面仅达到上世纪20至30年代水平。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缺少。许多中小企业基本没有人力资源管理,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组织架构设置及岗位的科学设定、岗位需求计划都属空白。这种现象制约了企业发展,也影响了选择人才的成功率。

7.市场配置,手段粗放。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才市场运营分析证明,大学生进市场的总量每年都在递增,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存在定位初级、管理粗放、产品粗糙等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1.调整专业结构,优化学科建设,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校的专业设置要紧跟社会需求的步伐,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性需求,盯紧市场变化,关注就业反馈,从信息反馈中认真分析就业趋势,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从宏观与微观结合上解决好招生和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首先要从学科上进行优化,从专业上进行调整。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加快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专业招生计划的调整,尽快形成学科专业设置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运行机制,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的应用型专业,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其次要深化教育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从深层次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学分制和对学生所选专业过死的教学管理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及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极不适应。要取消对学生选择专业的限制,减少必修课,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提倡兼修第二学士学位,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以人为本,完善落实促进各项就业政策,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已达2100万人,招生规模占适龄人口的21%。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推进,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生最大的就业困境是市场渠道不通畅,毕业生自主创业缺乏政策扶助,到农村、到基层、到西部的回报与大学生人力资本的投入不成比例。当务之急,中央政府要尽快完善落实促进各项就业政策,将大学生就业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均衡、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之中,将大学生就业与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平衡发展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将就业政策的导向和机制与市场需求、市场潜力相结合,给大学生到农村、基层、西部、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及自主创业清除种种障碍,将政策落实到制度保障上。地方政府要尽快建立市县两级毕业生就业领导协调机构,推进各项政策深入落实。对毕业生从事短期职业、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等方式灵活就业的,在档案管理、户籍管理、结婚生育、社会保险缴纳等方面提供政策帮助,在业务管理方面,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小额贷款、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

3.提高认识,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机制。要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指导要求管理者要研究社会就业市场的变化,研究人才供求关系,研究人才资源使用的最佳原则;它需要有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队伍来完成这一工作。所以各高校必须加强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推行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就业指导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要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四年教育的全过程之中。一年级开展成才教育,主要侧重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系统介绍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对人的要求等。二年级侧重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学会自主学习,广泛猎取知识,加强社会实践,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三年级侧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发展为主体的就业指导,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和对自己的将来做出决策的能力。四年级进行求职、择业训练和职业角色的顺利转换,开展就业政策、就业观念、择业方法与技巧、择业心理调试等为主体的就业指导,化解就业焦虑,优化就业心理坐标,顺利实现自己的求职理想和目标。

4.提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信息力的运用。对大学毕业生而言,在就业过程中对就业信息的获取越全面、评价越准确、运用越适当,就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抢占先机,锁定目标,成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大学毕业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和运用自身的信息能力。一要全面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择业的基础。就业信息包括: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和职业的相关信息。对大学生来说,这两方面信息的收集都是相当重要的。为了增强就业信息收集的有效性,大学毕业生应把握几个原则。一是及时性原则,为了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更早地获得就业信息,毕业生应积极主动,勤动脑、多跑腿、早准备,尽可能地抢占先机。二是全面性原则,也就是收集信息不能太窄。应注意收集各个方面、不同层次的就业信息。全面性还体现在除了单位和行业信息外,毕业生还应收集涉及社会发展和就业趋势的全局性、整体性发展信息,用以对自己的择业方向作参考。二要客观批判性地处理就业信息。就业信息整理是指对搜集到的就业信息按性质或内容加以归类整理,使之条理化,方便毕业生筛选、存储和使用。一方面可以对自身信息更加熟悉和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毕业时自荐材料的准备和面试时的从容应对。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整理,可以根据求职意向的地域范围整理信息、根据招聘信息时效的先后整理信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求职成功的可能性大小整理信息。三要灵活创造性地使用就业信息。毕业生通过整理分析确定了适合自身择业的就业信息后,还应对这些就业信息善加利用,充分发挥这些信息的功用。尤其是灵活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信息的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就业信息的直接价值,就是指这些信息本身提供的岗位和职业信息。不论毕业生是否求职成功,都能够通过筛选出来的就业信息了解到该职业或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从而对照检查自己存在的不足,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个人的知识结构,加强个人能力的培养,并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训练与学习,弥补不足。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上一篇:如何做好大学英语与双语教学的衔接 下一篇:综合实训课程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