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标”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2-09-03 07:04:29

实施“三标”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摘 要】TS16949质量体系(QMS)、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EMS)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三大管理体系的建立、认证和持续改进,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我公司加速开拓国外市场之际,能否在对外经贸活动中竞争、发展,质量(Q)、环境(E)及职业安全健康(OSH)认证的有效运行已成为吸引外商的亮点。公司在QMS、EMS、OSHAS三大管理体系的建立、认证和持续改进的实践中,因职能分散、文件各自独立、体系运行独立等方面的因素,存在着人、财、物资源的浪费,管理效率、效益不高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公司三大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提出了QMS、EMS、OSHAS三个管理体系进行一体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对施行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及方法和面临的困难、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一体化;可行性

1 公司目前三大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简述

1.1 TS16949质量体系(QMS)运行情况

公司2009年通过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每年天津华诚认证中心对我公司进行一次监督审核。为了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公司主管职能部门质量管理处每年根据公司生产情况及中心的入厂外审时间安排编制了体系内部审核的年度计划,为实行内审效益的最大化,节约人、财、物资源及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也为减少各部门的工作量,质量管理处在编制年度审核计划中已将国家3C强制认证体系(包括3C零部件认证)、国家环保一致性认证、各车型免上检测线要求及ISO10012计量管理体系全部涵盖。年度审核计划中要求每年进行两次全要素的内审(上半年、下半年各一次),月度评价四次(上半年、下半年各两次),以保证体系在全公司范围内运行的有效性、充分性及适宜性。

目前公司具有体系内审资格的人员有三十余名,除职能部门质量管理处的专职体系管理人员以外,其余均为各相关单位的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在进行内部审核(包括月度评价)时,质量管理处均编制详细的审核计划并提前最少一周时间发放至各相关单位,以利于各单位统筹协调好时间及配合人员,一次内审一般安排两天时间完成,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质量管理处进行统一的整理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发放至各责任单位要求其在一定的时间节点内制定出纠正措施并按措施要求整改完成,质量管理处专职体系管理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完成情况的跟踪验证,并将结果纳入对各单位的考核中。

1.2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公司2006年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2007年通过了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因这两个体系在认证的筹备时间上的相近和标准的条款上的诸多相似,且主管职能部门均为技安环保处,所以在一开始就考虑到两个体系在文件上的整合,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后,体系文件运行了一年就融入了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前公司现运行的为“二合一”的体系文件。因这两个体系监督审核的机构均为同一个(中国认证中心安徽处),为OHSAS18001体系通过认证及ISO14001的第一次监督审核提供了诸多便利,减少了公司的体系认证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效率和效益。

目前公司具有ISO14001、OHSAS18001体系内审资格的人员有28余名,考虑到审核基础和能力的因素,其共享了质量体系内审员的平台,ISO14001大多数均为质量体系的内审员,而OHSAS18001考虑各单位的安全主职在于安全员,因此增加了各单位的安全员为内审员。

2 公司进行“三标一体化”的可行性分析

三个标准的管理原理、条款结构及运行方式相同或相近

2.1 三个标准的管理原理相同

QMS、 EMS、OSHAS均以戴明原理为基础,遵照PDCA循环原则,不断提升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三者都运用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原理和方法,都要求遵守法律、法规,持续改进,全员参与,事前预防,满足顾客或社会、员工和其它相关方的要求,文件化、系统化的全过程控制等。

2.2三个标准的条款结构相似

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三个管理体系对方针、目标、机构与职责、培训意识和能力、信息交流、文件及记录的控制、监视和测理、不符合纠正和预防、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基本要素的要求相同,体系间具有一定的兼容性。三个管理体系的要素多数是相似的。例如:TS16949标准,在其附录A中给出了TS16949与 ISO14001标准的各要素对照表;在OSHAS18001∶1999标准的前言里,强调了与ISO9001∶2000、 ISO14001∶1996的相容性;ISO14001∶1996与OSHAS18001∶1999的相容性。

2.3 三个标准的体系运行方式基本相同

三个体系均遵照PDCA原则即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四个循环模式,在循环运行过程中实现持续改进。三者对体系内审、管理评审、认证审核、监督审核的要求相同,公司可以进行联合内审和联合外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将三个标准的具体要求同时融合于生产操作规程中,以简化现场的文件及有利于操作者现场执行。

另外,公司ISO14001 与OSHAS18001的整合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因为 EMS与OSHAS的管理体系运作模式及标准条款名称基本相对应,整合成一体化相对有一定的基础,难度较小。

3 三个标准管理体系整合的必要性

3.1 运行过程中管理工作将有许多的重复

因公司质量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不同,存在着体系各自独立运行和维护的问题。这样在体系实施过程中常会发生许多管理工作重复的现象,例如:培训计划制定和实施、文件修改、发放、记录管理、现场和作业标准管理、内部审核、不符合纠正及验证等,有时甚至相互矛盾,需要花费精力进行协调。

3.2 体系文件管理难度大

虽然公司质量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第二层次文件已整合为二套(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二个体系文件已整合为一套),但还是存在着文件管理职能不统一,文件管理要求不一致的问题,直接导致执行单位现场文件量大、现场作业人员不易理解的问题。

3.3 体系运行成本大

目前公司质量体系年度审核计划规定进行每年2次的内部审核,月度评价每年进行3次,加上TS16949、10012、3C、环保一致性认证机构至少每年各1次的监督审核;14000、18000的内部审核和认证机构的监督审核,公司一年之中至少要实施十三次内外部体系审核,每个月实施一次,一年12个月的时间都分配不过来,给公司造成沉重的运行负担。

3.4 体系内审员培训成本大且效率不能最大化

因目前公司的各体系内审员的取证是分别进行的,培训成本较大,且人员不能做到统一,有的取得了质量体系内审员资格但并未取得环境、安全的内审员资格,反之亦然,各体系内审员在日常工作中各司其责,缺乏沟通和交流,再加上主管职能部门不同,如果在信息沟通上不畅,则内部管理的效率必将大打折扣。

4 三个标准管理体系整合的方法

4.1 组织机构与职责的整合

由于质量管理体系通常没有包含所有的部门,特别是与质量管理没有直接关系的后勤部门及相关现场,但是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必须包括全体员工和所有部门,因此,在进行三个管理体系整合时,需要重新考虑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设置。质量管理体系涵盖的部门需要在整合的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中明确注明。整合的管理体系的职责需要重新划分,应考虑将三个体系的管理职能合并到一个主管部门,以便于统筹管理体系运行,减少因多头管理造成的低效和内耗。

内审员多重资格培训和多体系参与:目前公司现有内审员中对所有体系运行情况熟悉并多体系参与实施审核的人员,能力很有必要提高。公司的体系整合后,内审员就必须具备多重资格,这样内审员的人数可以大大的减少,体系的运行和维护可由少数兼任的内审员完成,可为公司节约不少费用同时也可提高内审效率。

4.2 体系文件的整合

目前公司已将环境和安全管理手册合并为一册,质量手册是单独一册。而程序文件可以进行整合,编写出一套三合一的程序文件,可以合并编写和不太适宜合并的条款详见下图。

因此,可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考虑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后,在已有的质量管理惯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兼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

对于各部门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来说,相对较对简单,只要根据公司的程序文件的要求及生产现场的实际需要进行合并编写即可,从而可以大大减少文件管理的工作量,也方便了作业现场的使用。

4.3 管理体系运行、维护的整合

如果组织机构和职责已明确、体系管理文件已整合,则管理体系运行、维护的整合已非难事。只要按照体系有效运行的要求开展相应的工作即可。如:培训、内部审核、文件修改、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等等。这样可大大减少维护管理体系的人力、时间、资金等资源的投入。

5 结束语

三个管理体系的整合不仅仅是管理体系文件的整合,也不只是简单的管理职责合并,而是内在的整合。通过参加公司开展的对供应商的二方审核中发现,凡是管理水平高、效益好的企业均对所有管理体系进行一体化整合管理,如佳通轮胎合肥分公司,其管理体系即与总公司有一定的接口,也有其独立运行性。他们的体系以TS16949(一般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常做的体系认证)为载体,将ISO14001等体系全部按照PDCA循环原理融入TS体系文件中,由一个部门进行归口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经济性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鉴于许多企业成功的事例,我公司的管理体系的整合是有依据和一定的基础的(目前已实现了部份体系的整合),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持续改进,一定能够实现目标。因为体系整合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效率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TS16949(2009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

[2]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

[3]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中国标准出版社.

[4]马林,罗国英.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M].中国经济出版社.

[5]刘立户,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T910PLC在SCADA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变频器在矿山提升机上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