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养老院的远程健康系统设计与开发

时间:2022-09-03 06:29:35

基于养老院的远程健康系统设计与开发

【摘要】本文具体描述了针对养老院的远程健康系统的构成。在一般意义的远程健康系统基础上,针对养老院的特点进行了新的系统设计,并对包括后台服务器、远程诊断客户端、现场护理客户端、信息查询客户端在内的整个系统进行了开发,充分考虑了养老院环境中所涉及的医生、护理、老人和家属等各方面的存在,解决了在养老院开展远程健康管理及服务的信息需求。

【关键词】远程健康;养老院;客户端

1.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对于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由于医疗资源的限制等方面的原因,无法长期住院观测,需要通过远程信息获取的手段,对其健康状况进行监护。一般来说,患者依靠居家的自主测量或者在社区的日常监测,通过网络来向中心医院的服务器传送数据,医院指派专门的医护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提出进行必要的处置建议。这就是远程健康监护的一般模式。[1][2]

养老院中的老人们是慢性病或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群体,自然也是进行远程健康监护的重点人群。

2.养老院远程健康系统设计

对于不同类型的疾病和需关注人群,长期以来人们对各种专门项目的远程健康监护系统多有研究,如心电监护系统[3]、血压监护系统[4]等。一般常见的远程健康监护系统的架构,包括了用于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服务器,被监护人使用的客户端系统及数据测量设备,医生在医院使用的用于患者管理和数据查看及医嘱留言的医生端系统,以及相关的网络环境,所用的设备可以是移动设备或PC。其系统结构见图1(a)。

不过由于养老院的特别之处,上述的远程健康系统则有些不太适应的地方,原因之一是有些老人缺乏自主测量能力,一般需要在现场的医护人员的协助,或者说相关的监护数据获取是由现场的医护人员来具体完成的;另外一点就是老人的家属处于对老人日常健康情况的关注,也有了获取健康数据的需求。

应对养老院的特殊情况,我们修改了系统的架构,设计了包括后台服务器、远程诊断客户端、现场护理客户端、信息查询客户端在内的新的远程健康系统。如图1(b)所示。其中重要的差别,一方面是以现场护理客户端代替一般的客户端,由专门人员对所有服务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另一方面是增加了用于查询的信息查询客户端。

3.养老院远程健康系统开发

3.1 现场护理客户端

现场护理客户端可使用PAD等显示屏幕较大又便于携带的移动设备,用于现场护理人员对老人的每日基本状况的记录,可以包括基本的生理指标如血压、血糖的测量,也可包括每日基本生活状况的描述,如进食、用药、睡眠、运动等,还可给出综合性的判断。根据具体情况,一些数据可以采用带有无线传输功能的设备进行自动采集;为方便起见,也可采用人工数据录入的方式代替数据自动读取。相关数据通过互联网定时同步到服务器。有关的处理界面见图2(a)。

除对每个老人每天的情况进行登记记录外,系统还提供历史数据的对比功能,通过曲线将一定时间段内某个指标的数值表现出来,提供对该指标变化趋势的直观展示(图2b)。

3.2 远程诊断客户端

远程诊断客户端可以是对口关联医院的医生使用PC等设备通过互联网从服务器获取整体信息,对重点关注人群提出护理改进等方面的建议,并反馈给现场人员。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由医院医生和现场护理人员进行互动,并体现在下一步的护理工作上。

3.3 信息查询客户端

信息查询客户端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方便老人家属了解日常情况而设置,仅具有查询功能。为适应目前移动互联网设备,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一般为可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软件,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或互联网来从服务器上获取家人的信息。图3是我们开发的现场护理输入端和家属信息查询端的界面。

图3 信息查询客户端界面

3.4 其他方面的考虑

数据同步:

在每日进行的现场护理中,网络的畅通是数据能够到达服务器并被正确记录的保证。考虑到网络的畅通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而给数据传输带来一定的风险。为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除服务器的数据库外,设计了现场护理的本地数据库。在网络通畅的时候,将记录数据实时传输到服务器;在网络不通的时候,先将数据保存在本地数据库。本地数据库可建立在存储卡中,保证有较大的容量空间。每次启动护理客户端时,自动将数据同步到服务器。

缓存设计及灾备:

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的操作,有可能导致系统数据库瘫痪甚至数据丢失,为此设计服务器的方案确定为不允许客户端直接操作数据库。通过服务端启动后将所有数据库内容根据业务方案缓存为缓存文件,通过缓存文件改变状态来进行数据库等信息的改动。系统通过分布式的部署方式同步相应缓存文件来进行灾备。

4.结束语

基于养老院的特殊性,在一般远程健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开发了适应养老院环境的特定的健康监护系统,使现场护理人员、远程监护医生、老人家属和老人几方面都能联系在一起,很好地适应了养老院环境的信息获取、传输、分享、反馈等各方面的需求,具有相当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军,王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86-87.

[2]陆均暐.特殊人群远程健康监护系统的研究和实践[J].微型电脑应用,2012,28(9):17-19.

[3]刘星,陈希超,汪觉民等.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11):55-56.

[4]颜国栋,戴敏.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连续血压远程监护系统[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3,29(1):37-40.

基金项目:2011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发展基金项目《面向农村、社区的医保检查诊断设备及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研发与应用》。

作者简介:黄卫东(1967—),男,博士,高级工程师,远程健康项目负责人。

上一篇:基于嵌入式的智能塔吊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PLC变频控制恒压供水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