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职院校新生婚恋观调查研究

时间:2022-09-03 05:31:39

【前言】重庆高职院校新生婚恋观调查研究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当代人的婚恋观也产生了较大变化。过去很多学者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了调查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对于新生婚恋观的研究甚少。笔者在选题的过程中,发现了解新生婚恋观及在入学教育中加入树立良好婚恋观的内容极其重要,甚至...

重庆高职院校新生婚恋观调查研究

[摘要]为了解高职院校新生的婚恋观现状,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职院校544名新生进行婚恋观调查。结果发现,现今的高职新生婚恋观比较复杂,不同维度上表现不同,但总体上趋于开放,对婚外比较宽容、对婚姻的向往度不高。为此,应该让家庭对于新生婚恋观的树立担负起责任,学校则应从多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婚恋观。

[关键词]高职 新生 婚恋观 特点 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苏红(1976- ),女,山西长治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健康管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庆 40005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市级示范项目“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新生入学调查与研究、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64-02

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当代人的婚恋观也产生了较大变化。过去很多学者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了调查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对于新生婚恋观的研究甚少。笔者在选题的过程中,发现了解新生婚恋观及在入学教育中加入树立良好婚恋观的内容极其重要,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以后人生的发展轨迹,因此,应对此展开深入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本研究主要采有团体施测整群抽样的方式,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11级新生中选取544人,其中男生151人,女生393人。

2.方法。本研究采用了苏红编制的《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该问卷有七个因子,包括抉择观、婚姻角色观、婚姻自主观、婚姻倾向、恋爱动机、婚姻忠诚观、婚姻价值观。问卷共有34个题项,采用5点评分,从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不确定、符合、非常符合自己的情况,分别给予1~5分的评定。分值越高越表明学生婚恋观念越传统,分值越低越表明学生婚恋观越现代。该问卷经过了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及信效度测试,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适合作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测评工具,受到广泛的认可。

3.统计处理。应用SPSS 13. 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结果

1.新生婚恋观中的性别差异。以新生性别为自变量,对其婚恋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婚恋观总体上,新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且在许多因子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在有显著性差异的各因子上,男生得分普遍高于女生,这说明男生的婚恋观比女生更为传统、更为保守。

2.新生婚恋观中的是否独子差异。以新生是否为独子为自变量,对其婚恋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从表2中可以看出,高职新生婚恋观在整体得分上在是否独子这个因素下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在个别因子上也有显著性差异。如在婚姻角色观上,不是独子的新生比是独子的新生得分高,表明不是独子的新生婚恋观更为传统;在婚姻自主观上,是独子的新生比不是独子的新生得分高,表明是独子的新生比不是独子的新生婚恋观念更为传统;在婚姻忠诚与婚姻价值观因子上,不是独子的新生得分比是独子的新生高,表明在此二因子上,不是独子的新生比是独子的新生更为传统。

3.新生婚恋观中的生源差异。新生婚恋观的生源性是指从不同生源(城市、城镇、农村)的角度考察其婚恋观的情况。以新生生源差异为自变量,对其婚恋观的各因子及其总分进行单因子独立样本变异数分析(One-way ANOVA),如表3所示。

三、讨论

1.抉择观方面。新生多为传统观念,不赞成随意发生性关系或带着某种目的发生性关系,所有题项一半以上的学生达到了4分以上。男女生在此因子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且均分都在3分以上,表明不论是女生还是男生都不赞同随意。是否独子在此因子上也没有显著性差异,且均分都在3分以上,表明不论是否独子都不赞同随意。但是,在生源差异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来自城市的新生得分最高,即他们最不赞同随意、有目的,而来自城镇的新生得分最低,虽然他们的均分也超过3分,但仍然低于城市、农村的新生。这表明城镇新生在抉择观方面并不是十分坚决。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父母依然秉持传统的婚恋观念,这种观念无形之中会影响到学生。二是受现今社会和学校宣传的影响。不论社会还是学校,对于性疾病的介绍都比较多,这让学生无形中感到压力。

2.婚姻角色观方面。多数学生认为传统的男生为一家之主、男生在家中的地位要高于女生等观念应该摒弃,男女应该平等。但是,男女生在该因子上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男生观念更传统,女生更现代,即男生更赞同为一家之主、地位高于女生的观念,这与自己的性别角色有关,也与传统观念对其性别角色的塑造有关。在是否独子的因子上,不是独子的新生观念更传统。在生源地差异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这种观念的形成,是由现今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也于社会所倡导的男女平等分不开。

3.婚姻自主观方面。几乎所有题项,都有超过一半的人得分在4分以上。一方面,新生在择偶时会听从父母的建议;另一方面,也特别要求独立自主,不会认为家长的话总是对的。在性别差异上,该因子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女生更加要求独立自主决定地自己的婚姻。在是否独子上,该因子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不是独子的更加要求婚姻自主。原因可能在于,相对于非独子来说,父母对独子择偶的期望值偏高,而这种过分期望子女婚姻美满的愿望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转成了越俎代庖的行为,父母的婚前干预易使学生缺少婚姻自主性。在生源差异上,城市的新生自主愿望最强,农村的最弱。

4.婚姻倾向方面。所有题项上,得4分的人比率不高,这说明现代新生的婚姻动机不强,这可能与他们所处的年龄有关。在性别差异上,该因子表现出极显著差异。男生更为倾向婚姻,愿意受婚姻束缚,女生反而表现出较低的婚姻意愿。在是否独子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生源上,该因子表现出显著差异,来自城市与城镇的新生表现出更多的婚姻意愿。这可能是因为农村学生相较于城市学生显得较不自信,尤其是在与城市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易产生自卑心理,这种不自信、自卑的心理必然影响其人际交往,限制其婚恋观念。

5.恋爱动机方面。所有的题项上,得4分的人均过半,这说明现代的新生恋爱观念相对传统,不会为了某种不好的目的去恋爱。正如访谈所得,两人之所以恋爱,多数是因为“有感觉”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这与李道莹等的研究有相似之处。恋爱动机在性别、是否独子、生源等方面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6.婚姻忠诚观方面。所有的题项上,得4分的人数过半的仅有一项,即“我认为婚姻就该天长地久”,人数占52.0%。学生对于一生仅一个婚姻伴侣不太同意,而对于婚前却很容忍,尤其是对于女生发生婚前相当容忍,因为这一题项4分以上的人数最少。在性别差异上没有差异,在是否独子上差异极其显著,表现为不是独子的新生观念更加传统,而是独子的新生观念更现代一些。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专家徐安琪教授认为,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很多,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要小,自我意识则相对较高,因而容易形成自我中心性,缺少责任感而追求满足自我需要的生活。在生源差异上,农村新生观念更为传统一些,与城市与城镇孩子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学生生长环境较为闭塞,所接受到的传统思想教育更多,而城市学生生长在外界信息颇丰的环境里,各种思潮广泛传播,易于形成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7.婚姻价值观方面。所有题项,得4分以上的人数都过半,在“我认为性生活和谐的婚姻是好的婚姻”上,比率达到最高,为55.3%。这说明现在的新生对于何种婚姻是有价值的,有更加前卫的看法。在性别与生源上,该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是否独子上,该因子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不是独子的新生比是独子的新生观念传统。

四、教育对策

1.家庭责任。研究者发现,个体固有的婚恋观形成于孩童时代和青年早期,稳定于大学时代,而且个体随年龄与经验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婚恋观。另外,尽管大学生关于婚姻的态度有所波动,但是父母的婚姻状况与关系在学生理解婚姻和树立婚姻观方面是非常重要的。Mc Whirter在自己所著的书中提及家庭若是人际关系不佳,彼此沟通不良,缺乏解决问题的技巧,形同变相鼓励子女向外寻求教养关系;失和或常常争吵的家庭,子女性或不理会避孕方式的情形屡见不鲜。另外,生活在父母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的青年更加认可婚前同居,而且他们把同居作为成功婚姻的“试金石”。家庭是儿童接受婚恋知识的最初场所,对于他们来说,家庭是提供安全和保护的庇护所,儿童在家庭中建立了他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学会了爱别人和被别人爱。婚恋知识包括性知识应该最早从自己的家庭中获得,而父母则是他们最初的教师。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父母的婚姻关系与婚姻状况无疑是对其子女的一种隐性教育,子女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建立自己的婚恋观,所以,父母的婚姻关系与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子女婚恋观的树立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在国外有所谓的家庭计划教育,即青少年从父母那里学到关于、生殖、避孕、为负责任的所必备的知识等内容,其实也就涉及婚恋观的部分内容,而且此种教育要从小学就开始。综上所述,新生的婚恋观形成与家庭相关,因此家庭也应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2.学校教育。要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独立、理性、自律、负责的道德人格,使其在面对婚恋问题时更加理智和负责任。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婚恋不仅仅是为了,还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婚恋双方不仅要求相互信任、忠诚,还要求互相帮助、负责。应帮助新生充分认识性别角色及其承担的社会责任,要培养其对恋爱、婚姻的忠诚品质,增强其对未来家庭的责任感,强化自身的道德约束力,提高自我选择能力,做一个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社会人。传统教育中缺失性教育,所以大学生经常被性生理和性心理困扰,产生性焦虑与自我否定,还有一些大学生因为性冲动而导致越轨的。因此,应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就开展严肃的、科学的性知识和性心理教育,同时还要进行性法制教育。在新生入校之后尽快开设两性教育讲座和课程,或聘请专家指导,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性道德和性观念。婚姻是两个人社会关系的结合,择偶不仅要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婚姻的严肃性及家庭角色的认同度。要引导大学生在选择恋人时,考虑哪些条件更为重要,现在自己或是恋人在人品、性格、智力水平、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对下一代会有怎样的影响,哪些条件更有利于将来家庭的稳定和幸福等。

[参考文献]

[1]赵阳,薛玲,吕善辉,等.高校医学新生婚恋观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8).

[2]李道莹,陈士杰.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苏红.大学生婚恋观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B/OL].http://ki.

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20061183

20.nh&dbname=CMFD2006&dbcode=CMFD&pr=&urlid=&yx=,2006-05-01.

上一篇: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论析 下一篇:陕西省独立学院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