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时间:2022-09-03 04:41:46

32例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上报的32例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男18例(56.25%),女14例(43.75%);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者85岁,其中50岁以上患者占68.75%;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短在1min之内,最慢连续用药3d后出现,其中用药30min内出现者21例(65.63%);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损害(9例),其次是呼吸系统损害(7例),心血管系统损害最少(1例)。

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不良反应也不能忽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银杏达莫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34-01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收集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上报的32例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

1.2方法。按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给药方式、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性别分布。32例病例中,男18例(56.25%),女14例(43.75%)。

2.2年龄分布。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者85岁,其中50岁以上患者占68.75%。30岁以下者1例(3.12%)、31~40岁3例(9.38%)、41~50岁6例(18.75%)、51~60岁10例(31.25%)、61~70岁7例(21.88%)、71岁以上者5例(15.62%)。

2.3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短在1min之内,最慢连续用药3d后出现,其中用药30min内出现者21例,占65.63%。用药1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3例(9.38%)、11~30min者18例(56.25%)、30min~24h者10例(31.25%)、超过24h者1例(3.12%)。

2.4给药方式及剂量。本组患者均为静脉给药,给药剂量(10~25ml/次)均未超过药品说明书最大剂量。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者19例(59.38%)、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者13例(40.62%)。

2.5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皮肤及附件损害者9例,主要表现瘙痒、皮疹、全身瘙痒、荨麻疹、斑丘疹、热潮红;呼吸系统损害者7例,主要表现憋气、咳嗽、咽喉水肿;神经系统损害者7例,主要表现头晕、头痛、局部麻木;消化系统损害者6例,主要表现恶心、呕吐;全身性损害者5例,主要表现寒战、发热、过敏样反应、多汗、灼热感、过敏性休克;代谢和营养障碍者3例,主要表现水肿、面部水肿;眼部及视觉损害者2例,主要表现视力模糊、眶周水肿;心血管系统损害者1例,主要表现心悸(注:部分患者不良反应涉及多个器官或系统)。

3讨论

3.1药物因素。银杏达莫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物银杏总黄酮及双密达莫符合制剂,提取工艺比较复杂。提取过程中可能含有一些色素、鞣质、淀粉或植物蛋白等,会以胶态形式存于药液中,当与输液配伍可形成不溶性微粒,易作为抗原或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结合,刺激机体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1]。因此在使用之前,要认真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重给药。

3.2个体差异。银杏达莫注射剂具有疗效好、起效快等优点,主要作用机制为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减少血栓形成,阻止脑部、心脏缺血缺氧及脑水肿[2]。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代谢是不同的。银杏达莫注射液在临床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血栓栓塞性疾病。此类人群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如本研究显示50岁以上患者占68.75%。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因肾小球过滤和肾小管分泌能力降低、肾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体内药物的排泄,同时其组织器官功能减退,靶器官对某些药物作用的敏感性增高,也是导致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常合并多种疾病,使药物在机体的体内过程相对复杂,因此在药物的应用上应考虑老年患者的综合因素。

3.3不良反应与用药时间。本研究收集的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短在1min之内,最慢连续用药3d后出现,但均在输液过程中,其中用药30min内出现者21例,占65.63%。说明其不良反应与用药时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在使用该药时应关注用药初期患者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以防不良反应的加重或意外情况发生[3]。年老体弱及肝肾疾病患者,剂量不宜过大,在输液时滴速切勿过快。

3.4不良反应发生机制。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可能与药品含复杂成分,如蛋白质和生物大分子物质有关,他们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导致变态反应的发生。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可能与该药具有扩张血管有关,但也不排除改善制剂中的某些成分对脑神经和外周神经具有毒性作用。引发的静脉炎可能与药物刺激性强度,纯度浓度等因素有关而所引发的胃肠道和哮喘可能是由于其含有双嘧达莫有关[4]。

3.5预防措施。①使用前医生和护士均应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②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同用时应用,易引起出血倾向;③因其制剂成分复杂,不宜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④对于年龄体弱者,使用剂量不易过大;⑤按照说明书应用,如一次10~2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防止浓度过大增加药物对机体的刺激强度。

总之,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不良反应也不能忽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加强预防,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周子晔,王陈翔,周小微.13例银杏达莫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分析[J].海峡药学,2009,21(2):143-145

[2]陈明杰.28例银杏达莫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报告[J].海峡药学,2013,25(7):219-220

[3]张敏红.38例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09-111

[4]周耀辉.银杏达莫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134-135

上一篇:喉癌患者术后颈前气管外置造瘘口的临床护理体... 下一篇:放射防护――如何有效减少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