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故事

时间:2022-09-03 03:29:36

葡萄的故事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佛寺乡本是个风沙漫天的地方。但建国60多年来,随着党和政府持之以恒的“治沙”历程,这里的环境正日益改变,果蔬飘香的绿洲,连接成片的葡萄园,一天天多了起来。乡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司令(绰号)、金月、王雨、红头绳(绰号)和三娃五名同学,在一个村里住,上学放学都一起走,是很要好的小伙伴。他们就是这篇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司令”,叫李春宝。因为他年纪大一点,个子也高一些,心肠热,办法多,大家自然就把他当头儿,尊称司令。

这一天,司令神秘地对几个人说:“明天是周三,放学早,咱们有个秘密行动,谁都得来呀!”

“什么秘密行动?”俩女孩儿——金月和小队长红头绳一脸好奇地问。“到时候就知道了!”司令扮个鬼脸跑开了。

第二天下午,伙伴们随司令来到乡路转弯处,一个草木茂盛的僻静地方,司令带头,钻进了葡萄园里。葡萄藤密密匝匝,葡萄叶层层叠叠,葡萄果实像无数串玛瑙挂满枝头。“哇!这里边真有趣,真美呀!”

“可是,司令,你这是让我们来偷葡萄哇!”

“嘘——”司令把食指竖在嘴上悄声说,“我们人小,很难被发现,你们难道不想尝尝亲手摘下的葡萄吗?”经不住这葡萄园里神秘气氛的诱惑,更经不住眼前刚刚成熟的葡萄的诱惑,大家一致同意:偷葡萄!

司令还专门拿出一张写满字的纸,一本正经地学着电视里司令的样子说:“这是命令也是协约,一是站岗的人要负责,不能见有人来就只顾自己逃命;二是不许偷吃和私藏葡萄,要统一放到一起大家分着吃;三是不许计较分的多少和葡萄粒的大小;四是不许向老师告密。如果同意,就签名。”太新鲜了,偷葡萄吃,还要协约签名!大家都在纸上签了名。司令威武地一挥手,“三娃站岗,其他人,行动!”

很快,他们的衣兜里、书包里就装满了葡萄,司令让王雨叫上三娃,然后第一个向乡路蹿去,嘴里还没忘蹦出一个字:“撤!”

在路旁那处僻静的树丛里,葡萄都堆在一起,司令开始给每个人分葡萄。可是,他把大的好的都分给了自己。小伙伴们小声嘟囔着:“还协约呢,不公平。”“真自私,就知道偏向自己。”“哼,还司令呢!”司令就像没听见,说一声:“开吃!”就把一粒又大又紫的葡萄放进嘴里。

孩子们此时也顾不上再做计较,纷纷仿效司令,大吃起来。这顿野外葡萄大餐,直把他们吃得小嘴乌紫,小肚溜圆。哇,这次秘密行动可真是好玩儿,真是开心哟!

可是,这以后的几天里,几个小伙伴却无一例外地傻了眼。

原来,也真是凑巧,“葡萄宴”的第二天,学校就开展了“我为家乡添光彩”活动。各个中队每天早自习都要有一名同学讲自己的事,帮助他人,爱护公物,关心集体等都行。班主任张丹老师说,每个同学都要讲,讲自己做的好事,“这可是大家展示自己用实际行动热爱家乡的好机会呀!”

对别人是好机会,可对刚刚做了错事的五个人就是件难受的事了。他们心里都像压上了一块大石头,每天的早自习都像是过关,谁也没脸说话。但“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全班每个人都得讲,总会轮到自己的呀!

几个伙伴再凑到一起,早没了往日的快乐,一个个蔫头耷脑提不起精神。“这下可咋办哪!”“你倒是出出主意呀,还司令呢!”司令也没了往日的威风,低着头一筹莫展。胆小的金月还哭了起来。

“哎,要不……”王雨和三娃眨着眼睛说出了一个办法,“咱们到葡萄园去干活,好好干,多干几次,将功补过,行不?”

“对呀!”红头绳附和道,“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嘛!”司令闻听也眼睛一亮,“这样,咱们就不用再心虚,就有话说了!”

那家葡萄园的主人姓宋,眼下正是收获季节,葡萄园里一片忙碌。伙伴们缠住宋大叔一步不退,“帮助家乡做好事,是学校的号召。”“宋大叔,我们每天只干一小时,保证不损坏一粒儿葡萄!”“您就答应我们吧,宋大叔!”经不住孩子们的“围攻”,宋大叔只好同意。分给他们每人一个小筐,把摘下来的葡萄运到包装桌前就成。“能运多少算多少,就当玩儿吧,孩子们!”

可是几天下来,宋大叔发现,这几个小家伙哪里是玩儿呀,他们干得可认真着呢!一个个小脸通红,满是汗水。“这些孩子,咋干得这么上心,这么卖力呀?”宋大叔哪里知道,小伙伴们这是在用行动认错,是在将功折过,能不好好表现吗?

国庆节前夕,张老师和同学们商量,班里要搞一个“欢度十一联欢会”,让大家准备些小节目,还要用班费买些糖果,同学们高兴得欢呼起来。

五个小伙伴又兴奋地聚在一起,七嘴八舌之后,决定要为联欢会做点什么。

9月30日下午,宋大叔见五个孩子干完活没有马上走,吞吞吐吐像是有话要说,就关心道:“有啥要求只管提,孩子们。是想要点工钱,还是让我给学校送表扬信?都没问题,大叔全答应你们!”

“不,不是!”孩子们连连摆手,说出了班里开联欢会,想送些葡萄当自己的劳动果实,让同学们高兴高兴……“嘿,就这儿?算个啥事呀!这么多天,你们干得这么好,连一粒儿葡萄都不吃,大叔感动啊!送些葡萄给你们,应该的,应该的!”说着就领他们来到成品葡萄前:“装,孩子们,捡最好的装,把你们的小筐都装满!”哈哈哈,这可是令伙伴们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刻!

联欢会上,最前面的桌子上摆满了饱满、鲜美的大葡萄。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心里满是疑惑。接下来的节目《葡萄的故事》讲明白了一切……张老师和同学们使劲儿为五位小伙伴鼓掌,佩服更赞扬他们诚实、勇敢地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的可贵品质。应邀来参加联欢会的王校长也深受感动,夸赞他们是诚实、可爱的好孩子,说他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三娃仰着小脸,天真地问张老师:“啥叫善莫大焉?”张丹老师微笑着回答说:“就是说呀,对孩子,没有比知错能改这样的事更大、更重要的了!”

伙伴们闻听,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上一篇:白脑门儿黑脑儿 下一篇:心脏外科手术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