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而不平凡的一年

时间:2022-09-03 03:18:08

2011年是“十二五”国家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大的历史节点,这一年文艺百花园争奇斗艳、硕果累累。为此,《艺术评论》从2012年第1期开始到本期为止,特邀知名专家学者对本年度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进行认真的盘点总结,在回望2011年绚丽多姿的艺术画卷的同时,展望已经来临的2012年。

回顾2011年的戏曲舞台,没有产生使人特别震撼的作品,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这是平常的一年。但是,无论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戏曲艺术自身的角度看,2011年都具有总结历史、开启未来的不平凡的意义。

党和国家的重视以及各项纪念演出和研讨活动

2011年是辛亥革命的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的传统戏剧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从戏曲改良到戏曲改革,也走过了百年的探索历程。本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法律的层面确定了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原则。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文化界和戏剧界同仁深感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

2011年,是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十周年,在昆曲之后,藏剧、粤剧、京剧等也都被列入。十年来,对传统戏剧的保护、传承和革新、发展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文化部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和纪念辛亥革命的演出活动。为纪念昆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十周年,在北京和上海、杭州、苏州等地举办了学术研讨和纪念演出活动。文化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武汉举办了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中国戏剧家协会在重庆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

百年来,许多戏剧理论家、艺术家为祖国的戏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戏曲艺术事业的发展。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会等举办了纪念张庚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大会和学术研讨会。杭州和北京举办了纪念昆曲大师周传瑛和侯永奎100周年的学术研讨和演出活动。这一年创作演出的许多优秀作品说明:戏曲艺术家用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记录了祖国前进的脚步,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先烈的深厚感情;这些作品也标志着戏曲艺术自身的发展进步。回顾壮阔的历史进程,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更加增强了大家对传承发展民族戏剧的自觉,更加坚定了促进戏曲艺术繁荣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剧本文学与舞台创造相结合,努力塑造革命英烈和各种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

新中国建立以来,根据戏曲发展的实践经验,逐步确立了“三并举”的戏曲剧目政策,即传统戏的整理改编、现代戏创作和历史戏创作三者并举。但无论何种题材,都要求剧本文学创作与舞台演出有很好的结合。这样的作品才可能保留下来,流传开去。在2011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中有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戏曲作品,它们不仅体现了先进的思想,而且已成为能够长期保留在舞台上的艺术品。如豫剧《铡刀下的红梅》以新的视角塑造了有血有肉的青年刘胡兰的形象,导演余笑予在舞台样式上 ,既发扬了传统的优势,又有所创新;优秀演员王红丽的表演富有豫剧的韵味,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这个戏从2001年到2011年十年间已演出1620余场,观众达上千万人次。在城市、农村、工矿、部队、学校演出,到处都受到欢迎。京剧《江姐》由程派演员张火丁和青年演员周婧担纲主演,流派艺术增强了英雄人物的神韵,新的剧目又丰富了流派艺术。粤剧《刑场上的婚礼》以“缠绵悱恻,热情似火”的粤剧特色细腻地表现了革命者的纯真、炽烈的爱情。艺术家们在进行新的创作时还努力实现艺术上的突破。张辉主演的黄梅戏《李四光》既发挥了该剧种善于表现爱情的特点,又增加了更多的阳刚之气。湘剧《李贞还乡》把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50年代初,女将军李贞回到家乡,面前的情景又引起了她对革命年代火热生活和与乡亲们的亲切感情的回忆,引发人们对共产党应当如何对待群众这一重大问题的深刻思索。扮演李贞的王阳娟、扮演古老三的曹汝龙以及扮演乡长的丑角演员唐伯华都发挥了湘剧的特点,生动地塑造出了这些现代人物,使观众感到亲切。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演出的京剧《血沃芳草》展现了西路红军女战士可歌可泣的故事。连长郝秀英在藏民的救护下活了下来,但她时刻不忘寻找部队。新中国建立后她要求担任烈士陵园的“守墓人”,在“”的动乱年代,用生命保护陵园,用史实和大无畏的精神感动和说服了造反的“小将”。郝秀英的行动也具有这样的寓意:烈士鲜血书写的历史值得用生命去保卫。而一批青年演员在演现代戏中成长,体现出新的气质和蓬勃的朝气。在这些剧目中可以看到,百年来的历史为戏曲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戏曲艺术家也以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和聪明才智反映了这段不平凡的历史――瑰丽多彩的戏曲艺术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相映生辉。

历史是由各阶层群众共同创造的,在戏曲舞台上也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岗位上奋斗牺牲的仁人志士的形象。京剧《响九霄》描写清末梆子艺人响九霄既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又具有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精神,勇敢地为维新派人士传递信息。著名演员裴艳玲根据剧情的需要,展示了京、昆、梆不同剧种的唱功、武功等各种技艺,使观众既看到了历史的一个侧面,同时在艺术欣赏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京剧《牛子厚》则首次把创办喜连成科班的企业家牛子厚的形象树立于舞台。麒派演员裴咏杰演得很有韵味,清末这一历史时期办企业的艰难,这一企业家对民族艺术的热爱,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反映现实生活和底层群众生活的作品着重表现了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近年来出现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话剧、戏曲作品,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问苍茫》等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戏曲作品也写社会矛盾,但更重视表现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如秦腔《西京故事》写罗天福一家进城后的遭遇,表现出新的时期许多农民怀有“西京梦”,希望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但进城以后,又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困惑。作品有两点很可贵,一是写出了罗天福的坚韧的性格和坚守的精神,他的腰折断过,但他坚强地挺了起来;别人的轻贱和误解,不能动摇他的意志。儿子为了改变生活状况,要卖掉家里价值不菲的紫薇树,但罗天福坚持不卖。紫薇树在他的心里是传统价值观念的象征。第二是作品表现了作家对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农民的尊敬。作者不是居高临下地写他们,也不是带着同情、怜悯的心情写他们,而是怀着尊敬的感情写他们,因此能写出罗天福们的真实面貌和精神状态。秦腔演员李东桥则以自己的高深的艺术造诣表现出这一“小人物”的高尚灵魂。

滑稽戏《顾家姆妈》则用滑稽的戏剧形式表现了一个严肃的主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忘掉传统美德,“有奶喝的要想到没奶喝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保姆,义无反顾地把主人丢下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又接着抚养第三代。优秀演员顾芗和张克勤的表演炉火纯青,在滑稽的生活现象中表现了人物思想境界的崇高。

淮剧《半车老师》也带有一些滑稽戏的味道。田半车的学生、企业家焦浩运答应为母校捐助20万元买电脑,但捐款迟迟不到位。半车老师进城索要,对传统道德和对文化规范的看重,使他在现实中遇到许多尴尬,但最终教育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还是发挥了其应起的作用。

蒲剧《山村母亲》可以说是一部令人“纠结”的戏。一位茹苦含辛把儿子供上大学的农村母亲,为了让儿子能在城市工作,能在城市找上媳妇,宁肯说自己已经死去,又宁肯以邻居的名义到儿子家当“保姆”照顾孙子。我们一方面为崇高的母爱所感动――为了儿子一切都可以牺牲;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不为母亲所受到的屈辱而感到难过。

壮剧《天上恋曲》写三个残障人员之间的动人的感情。一个哑巴姑娘为找哥哥来到一个山村,眼瞎的父亲和耳聋的儿子一家收留了她(父亲是民间医生可以为她治病),在相互的关照中表现出美好的道德品质和山泉一般纯洁的情感。三个人之间感情的表达超越了视听的障碍,包括哑女的“心声”,都成为一首首最动人的歌。

一些反映古代底层群众生活的作品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如闽剧《王茂生进酒》,这部作品是根据传统戏改编的,写一个店家夫妇在薛仁贵投军后对他的妻子、儿子的关照,把下层群众的善良、纯朴表现得十分感人。从这一部部优秀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说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那是有充分根据的。

加强优秀作品的推广和营销,扩大戏曲观众的基础

戏曲艺术要实现有效的传承,实现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组织创作和演出营销结合起来。近几年许多院团在这方面都积累了很好的经验,2011年的成绩比较显著。以京剧院团为例,他们除积极下基层、进学校以外,还努力用各种方式扩大在剧场的演出。如国家京剧院推行的新春、五一和金秋三大演出季已实现常态化。春节前后以演出“骨子老戏”为主,满足京剧老观众的需要;五一期间推出青年人才、新人新作;“金秋”(中秋、国庆)期间主要演出经典剧目。2011年金秋演出季,国家京剧院与中央电视台、梅兰芳大剧院合作,推出了三大花脸、流派班演员等特色演出,彰显了京剧艺术的魅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北京京剧院则推出了“魅力春天――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擂台赛”、“唱响之旅――九大头牌各地巡演”等活动。前者通过竞赛激发青年演员的学习传承传统艺术的积极性,并且起到展现京剧的活力、吸引观众的作用。后者则通过该院“九大头牌”――谭孝曾、赵葆秀、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迟小秋、朱强、董园园、陈俊杰等发挥明星效应,在北京、上海、温州、宁波、武汉等城市演出30多场,吸引了广大观众。这两项活动也都起到盘活人才的作用。上海京剧院组织了青年演员系列展演、“南英北杰――盖派武生经典剧目习演”、京津沪京剧流派对流演唱会等活动。京津沪京剧流派对流演唱会展现了老生、青衣、老旦、花脸、小生等行当的各个流派的演员艺术魅力,使观众领略到京剧艺术的丰富性。天津、沈阳、湖北、武汉等其他重点京剧院团,也都采取了各种办法扩大演出市场。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的剧团也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把优秀的传统剧目和新创剧目送到观众中间。

2011年各戏曲院团也积极开展对外演出活动。笔者不掌握全面的情况,只能就自己知道的举几个例子。很多戏曲院团都有到港台及国外的演出,如上海京剧院参加了香港举办的中国戏曲节、台湾举办的海派文化艺术节等,还参加了英国65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2003年起,巴黎中国文化交流中心在巴黎主办中国戏曲节,2011年是第五届。有越剧、婺剧、秦腔、川剧、莆仙戏5个剧种的剧团参加演出,他们演出本剧种的传统大戏,受到法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优秀剧目的“巡演”是一种新的尝试。特别突出的如浙江绍兴演出公司组织的明星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全国巡回演出。他们从2007年开始,到2011年已演遍了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台。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意,又依靠策划实施中的艰苦努力。它动员了浙江以及上海、江苏、福建等地的优秀越剧演员,包括越剧的各个流派,“共唱一台戏”。开创了一个剧种演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先例。演出发挥了明星效应,扩大了越剧乃至戏曲在群众中的影响。巡演的成功说明优秀剧目的创作、选择与演出营销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有力地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繁荣。

关注地方戏曲命运,把戏曲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

以上列举只是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作品以及接触到的一些情况,在全国各地,有价值、有特色的作品还有很多很多。舞台演出更重视发挥戏曲艺术和剧种的特点和优势,盲目追求“大制作”的倾向明显减少。这标志着戏曲创作已走上比较扎实的路,这也是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回顾2011年的戏曲艺术,许多优秀的作品使我们感到兴奋;但同时也不能不看到,要使戏曲艺术得到有效的传承发展,还需我们做出极大的努力。特别是地方戏曲的命运值得关注。

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戏曲剧种已有一百五十几项,地方戏,特别是流行地区较小的剧种占很大比例。许多剧种在非遗申报书上都有这样看似矛盾的内容,一方面它们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传承着深厚的历史神韵和民间文化特色,在表演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另一方面,却因观众减少、后继乏人等原因,有濒临消亡的危险。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地方戏曲与语音、地域文化等有密切关系,受此影响,尽管一些小剧种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难以广泛流传,与流行文化难以抗衡。因此必须着意加以保护。近年许多戏曲界人士注意到此一问题,比如流传于江浙一带的苏剧,曾长期与昆曲同台演出,昆曲被列入世界级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苏剧却有些被冷落。昆曲表演艺术家王芳今年主演了苏剧《红豆缘》,意在传承昆曲的同时也重视苏剧的传承,表现出传承发展民族戏剧的责任感。另据报道,11月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了琼闽粤台及东南亚地区闽南语系剧种研讨活动。有高甲戏、布袋戏、雷剧、白字戏、歌仔戏、潮剧、琼剧等剧种的剧目参加演出,海内外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看演出时,“台下的专家和观众不仅仅是如痴如醉,更是大开眼界――一些剧种的演出因为种种原因,实属难得一见。”大家一致呼吁要重视这些剧种的艺术特色,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文艺报》12月5日,《中国文化报》12月6日)一些新兴剧种,如吉林的满族新城戏和吉剧精心创作了《洪皓》、《贵妃还乡》等剧目,为剧种的发展增加艺术积累。

正如中华民族是由各个兄弟民族共同组成的一样,我们的民族戏剧也是由各民族、各个地方的戏曲剧种组成的。正因为有几百个风格各异的戏曲剧种,所以我们的戏曲艺术才绚丽多彩。各个剧种的文化价值不能以流布地区大小来衡量。中华民族的戏曲史是一部各剧种既互相吸收借鉴又努力保持自己剧种特色、共同发展的历史。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应该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进一步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推动戏曲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

王安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戏曲研究》主编

上一篇:试论新媒体电影的版权保护问题 下一篇:博艺之道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