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

时间:2022-09-03 02:52:37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

摘要:农村初中的教学有其特殊性,教育资源和生源都比较差,我们需要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提高农村学生的成绩,本文分析了农村初中学生成绩较差的原因,并从教师个人魅力、课堂气氛、学习习惯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14-02

一、背景分析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学习成绩较差,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家庭教育和管理不足。农村学生成绩较差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的教育观念问题,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上学以前,父母充当着启蒙老师的角色,可以说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我国农村,由于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他们往往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很关心,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很清楚的认识,所以家庭教育往往较差。他们往往更重视孩子对家庭的及时贡献,想孩子能早些出去打工,减轻家庭的负担,即使学习好也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支持,所以在农村学生的辍学率很高,这严重影响农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家庭教育观念对农村孩子的学习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2.教育水平低。在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很低,大部分的经历都投入在生产上,在教育上花费的精力和财力有限,与城市的教育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在特别贫困的地区表现的更为突出,教育的硬性条件方面和教师的整体水平差距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根本无法满足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水平的低下自然而然影响了学生的成绩。

二、提高成绩的必要性

在当前社会下,政府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学生成绩无法提高,升学率就无法提高,这就意味着很多孩子没有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的机会,这不利于农村孩子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农村的发展。

对于教师而言,能教出一个好学生多么的不容易,特别是在农村。这是每一位老师的毕生追求,每个学生都是老师的孩子,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呢?同时,这也是衡量一位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平的重要标准。

三、解决办法

农村的教学资源有限,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学生的成绩。

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自身的素质,让学生喜欢上教师,迷恋上教师,获得学生的完全的信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新课改下,教师更应该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同时还要博学,在正确传授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为其补充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刺激其主动学习;②教学时语言幽默,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容易亲近教师,减少与学生的距离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③多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辅助教学,这样可以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具体,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且记忆这些知识,让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主动学习。在课外时,教师要多注意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特别是学困生,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提高其学习热情。

2.改变学习气氛,对学生多加赞美。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都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小的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和注意,这些态度的表现更能刺激他们的积极地学习,有利于他们取得更多的成就。所以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教师也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要多鼓励他们,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赞美和鼓励。对学生的赞美可能改变班级学生学习的氛围,改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让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教师要多关心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这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更能准确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还能更清楚的掌握学生的优点。当然,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赞美不能局限于成绩的进步,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进步都应当给予其赞美,让他感受的教师的注意,这有利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的人生态度。此外,学生的不足也不能忽略,当学生表现不好时要及时与其沟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帮助他们及时更正错误。总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学习很刻苦很勤奋,课堂课外都很认真,但是成绩一直都不理想,这些学生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到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多与他们沟通,为他们制定一些合理的学习方法。这些学生由于成绩得不到提高,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自信,教师在传授学习方法的同时也要多鼓励他们。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力量。对待学生要用心,多多赞美他们,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①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注意难易的搭配,农村学生中学困生较多,对不同成绩的学生要分情况对待。特别要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多树立进步的榜样。教师要注意不能急于求成,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步一步来。对待学困生,要求不能太高,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零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充基础知识,让他们慢慢地提高。②农村中学中大部分学生成绩较差,他们学习较被动,还有很强的依赖性。在理解和记忆一些比较难的数学公式和定理时,往往不愿意动脑筋,遇到问题时总是寄希望于问别人,有时甚至直接放弃。所以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多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绝对不能给直接给他们答案,让他们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4.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学生有优有差,特别在农村中学里,学生的差别更大,学生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对这些学困生进行转化是教师教学的重难点,有句话说得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学困生的心灵。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是: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帮助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采取因人施教、个别辅导等教学措施,使他们树立学习和人格上的信心,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与学生交心换心,唤醒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四、思想总结

农村学生基础较差,对教师的教学考验很大,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付出更多的精力,在教学水平和与学生的沟通上更加认真细心。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农村初中学生各科成绩的提高一定会水到渠成。

上一篇:有限元法课程的教与学 下一篇:语文教学与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