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霸权]何时休?

时间:2022-09-03 02:15:27

[文化霸权]何时休?

"毁佛"之举,给人类文化遗产造成巨大损失,令人们感到无比痛惜。人们伤痛未平,又宣称将要求境内所有印度教徒佩戴表明其身份的黄布标志,以便与穆斯林相区分。这两件事给人们的刺激太强烈了。

无论其动机如何,是发泄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和孤立政策的不满,还是出于建立政教合一权力体制的政治需要;是为纯洁,还是为了弘扬伊斯兰教教义,这两项举动都是愚蠢、狭隘和短视的。表面上毁的是佛,实际上毁的是自己的形象;表面上区分的是印度教徒,实际上是把自己与世界、与世界历史的进程和潮流隔离开来。

但我在此要说的,却不仅仅是的事。尽管人类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尽管联合国谴责佩戴区分标志的命令"构成对人权的严重侵犯",但从目前看,政权此两次举动,危害毕竟主要在一国之内。当今世界,却有一些国家在国际间推行其"文化霸权",暴露出危险的文化利己主义倾向。这种文化利己主义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对与本民族或本国文化不同、不一致以及相抵触的文化形态,力图施以压制、排挤和改造,意在孤立、弱化和消除异质文化的特性,最终使弱势文明国家无条件接受强势文明国家的支配与领导。

所谓"文化霸权"主要指两个方面的极端化:一是文化上的自大,将自身价值观奉为"绝对真理"和"最高境界",固执地认为世界上其他任何价值观都是"愚昧"、"落后"甚至是"有罪"的,惟一出路就在于膜拜和臣服"绝对真理",学习和追求"最高境界";二是文化上的排他性,即将文化教条化、主义化以服务于政治目的,政治意识形态因此取代了文化的本质内涵并冲在文化的最前沿,而且以很多包装得堂而皇之的商业、娱乐、传媒等形式渗透、扩张至其他文明社会,有意无意地把当地本土化的文化特质挤压向边缘,而把自己树立为那里的文化主流或文化旗手。

在这种文化心态的驱使下,某些西方国家视各种非西方文明为"异端",甚至敌人。与"文化征服"这种渐进方式相伴随或跟在其后的,还有经济的、金融的、舆论的甚至武力的手段。这种行为极易导致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然而造成冲突的不是文明或文化的差异,而是某一文明群体中滋生的权力欲望和霸权心态。在这种心态之下,"亚洲价值观"就成了贬抑与攻击的对象,中国也就成了美国"潜在的对手"。异质文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异质文化群体为敌的强权意志。

的顽冥短视之举,令人扼腕。而时至今日,一些"意识形态霸权"的烙印却在发达文明社会中也时时可见。这烙印有时鲜明地标识在很多右翼势力团体和社会中极端主义思潮的旗帜之上,无论在时间或是空间上离我们都并不遥远。冷战后,美国政界始终存在一股敌视中国,企图"西化"、"分化"中国的保守势力,其目的是确保美国在未来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的绝对领导地位;日本政府受到右翼团体施压,迟迟未就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正式道歉,甚至在教科书编写上仍不改歪曲史实和违背道义的"恶习",充分暴露其藐视邻国、为所欲为的"亚洲老大"心态。

人类文明曾经走过弯路,历史教训告诫后人,只有开放与宽容的心态才能确保文明间或文化间的和谐共处。人类业已面临一个共存的世界,多样性与多样化的文化形态不应彼此孤立封闭、猜忌歧视,而应处于一种交流、融合与再创造的自觉互动之中。强势文明应尊重弱势文明的信仰体系和文化传统的特质,支持和帮助弱势文明摆脱物质匮乏、经济落后;弱势文明则应努力走出"落后-封闭-落后"的边缘心态怪圈,改革图强,开放求新,参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大潮。也就是说,强势文明应主动与弱势文明协调利益与价值观,并为共同目标达成合作和默契。果能如此,人类文明与文化就可以健康地、良性地发展下去。

上一篇:“现在生活中心主义”弥漫列岛 下一篇:网络与传统媒体的“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