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门罗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

时间:2022-09-03 12:20:48

浅析门罗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

摘 要:门罗宣言是美国走向扩张道路的宣言,在美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试从当时宣言产生的美国政治经济情况、欧洲因素以及拉美独立运动来分析其历史背景。

关键词:门罗宣言;历史根源;外交政策

中图分类号:K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76-02

18世纪末到19世纪20年代,经过独立运动,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摆脱了西、葡等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十多个独立国家。在拉美独立运动接近胜利的时刻,1823年12月,美国总统门罗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单独提出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声明。声明可以归纳为三点原则,即非殖民原则、互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系”原则。这些原则相辅相成,构成后来的“门罗主义”对外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宣布任何欧洲国家都不得干涉南、北美洲的事务,否则就是对美国不友好的表现。门罗主义以及以后的“泛美主义”、“大棒政策”、“睦邻政策”等,实质未变,具有连贯性。

门罗宣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下产生和逐步完善的。本文就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做简要分析。

一、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状况

美国具有悠久的共和主义传统。这种共和主义民族精神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是门罗宣言产生的思想来源以及内在动力。

早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各州都具有较浓厚的民主精神。在北美独立战争时期,各州相继制定了各自的宪法并建立起具有共和色彩的新的州宪法和新政府。新的州宪法体现了在民原则, 政府权力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为公众谋利益, 美国的共和政体实际上已经确立下来。 1787 年美国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它规定“合众国保证联邦中的每一州皆为共和政体”。这样,美国宪法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体。建国后,以杰斐逊为首的民主派更是共和主义的维护者。他反对奴隶制度,反对贵族门第特权,反对暴政,主张限制权力,维护人民的革命的权利及人民的民力,以及重视教育的作用等等。杰斐逊的民主思想在独立战争中,在战后年代里以及他担任总统期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政治和社会经济的民主化。同时,他为美国资产阶级民主传统奠定了基础,对于美国人民争取政治民主即社会进步的斗争是有利的。经过第二次反英战争的胜利,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团结和统一,保卫了民主成果,激发了美国人民的国家主义,规定了今后十年美国政治的方向。美国在同欧洲列强进行外交斗争、阐明自己的立场时, 首先强调的是“原则”、“政体”不同, 即欧、美分属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这正是共和主义传统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具体体现, 是门罗宣言产生的思想根源。

从当时美国经济角度上分析,从独立到1815年,美国经济生活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使北美成为独立的贸易区;确立了由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转变的基本路线;为了应付拿破仑的封锁,美国采取了反封锁政策,打破了大西洋原有的贸易格局,美国人把更多的商业资本投入国内制造业,逐渐走上了没有革命的“工业革命”的道路。以上措施都有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第二次反英战争胜利后,1818年-1819年美国经济的严重不景气,使美国的航运业和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的打击。20世纪20年代,美国南部棉花种植业和北部纺织工业的很大发展,也要求寻找海外市场。拉丁美洲是一个广阔的新的自由市场,又是美国赚取金银以平衡国际贸易的主要来源,所以加强向拉丁美洲进行贸易扩张的呼声不断高涨。与此同时,美国和西班牙关于佛罗里达问题的争执,已因1821年西班牙批准两国缔结和约而最后解决,这使美国在对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政策考虑上,对西班牙不再有后顾之忧。

从外交上看,在美国建国初期,由于国力不强, 美国一直执行孤立主义政策。而随着四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美国国力增强,门罗宣言的发表则是孤立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这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壮大发挥着一种潜在无形的影响。门罗宣言的提出是美国经济实力崛起和民族扩张意识的一次展示。

二、欧洲因素

拉丁美洲争取摆脱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斗争的主要敌人和威胁是来自宗主国和支持殖民统治的神圣同盟。神圣同盟是由俄普奥三国君主于1815年9月在巴黎结成,后有欧洲大多数君主国参加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反革命同盟。目的在于维持维也纳会议所恢复的封建统治“秩序”。以镇压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为己任的神圣同盟,在拉美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形势下惶恐不安,多次召开会议图谋镇压拉美革命。在1822年维罗那会议上,西班牙呼吁神圣同盟帮助镇压西属拉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但是一直支持西班牙恢复其美洲殖民统治的神圣同盟诸国没有对拉丁美洲进行武装远征。除了神圣同盟诸国内部矛盾重重的原因外,还由于美洲殖民地远隔重洋,同时除法国外,各国在美洲的直接利益不多,再加上海上强国英国的坚决反对干涉,而美洲殖民地人民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又已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都迫使同盟国不得不对美洲的形势作出较现实的估计,而不轻易去为西班牙白白牺牲。神圣同盟表面上欲予干涉,但实际上无法干涉的处境是宣言提出的一个有利因素。因此,宣言的提出是美国分析了同盟的处境后确保不可能与同盟武力相见的结果。

此外,门罗宣言的提出与英国当时的外交政策也有关。19世纪初,英国在拉丁美洲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势力不断增加,扩张活动居于优势地位。英国代表在特洛波会议和维罗纳会议上都表示不干预西班牙的革命。当时英国外交大臣坎宁希望利用西属殖民地人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机会,与美国合作,扩大英国在拉丁美洲的利益和影响。坎宁同美国大使理查德・拉什谈话时建议英美联合反对欧洲干涉西半球事务。坎宁的建议对一直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美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美国不希望与任何国家结盟,也不卷入欧洲纠纷。如果与英国合作,这将与美国外交政策产生冲突。美国日益感到英国是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劲敌,因此急于在拉丁美洲政策方面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动出击。

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9世纪初,拉丁美洲国家开始了独立运动。拉丁美洲革命使拉美绝大部分地区摆脱了西、葡等国的殖民统治。美国认为拉丁美洲国家驱除欧洲列强势力,有利于美国的安全;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统治的崩溃也给美国提供了发展拉美市场的可能性;拉美国家独立后建立共和制度,对美国有利。所以,在《亚当斯―奥尼斯条约》签订和批准后,美国是拉美以外第一个承认拉美新独立的国家。同时,在19世纪20年代,拉丁美洲国际矛盾的中心问题仍是民族独立和殖民奴役之争,是共和制度与君主制度之争。因此,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所面临的大敌是欧洲殖民主义势力及其所支持的欧洲反动君主。拉丁美洲各国也正渴求美国的援助, 所以美国此时抓住时机推出了对南美政策。

综上所述,门罗宣言是当时特定的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外交传统、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产物,是美国维护其国家利益、扩张主义、孤立主义的产物。后来由此而来的门罗主义是美国早期对外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对以后外交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美]J・艾捷尔编.赵一凡郭国良译.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M].海南出版社,2000.

[2]刘祚昌.美国史讲义[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3]何顺果.美国史通论[M].学林出版社,2001.

[4]袁明.国际关系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徐正源.译.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罗荣渠.美国历史通论[M].商务印书馆,2009.

上一篇:新史学观对当代民俗学研究的启示及推动 下一篇:百年吴歌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