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平台优势和规模化运作应对大型新闻报道

时间:2022-09-03 11:17:40

利用平台优势和规模化运作应对大型新闻报道

内容摘要 面对大型公共新闻事件,如何整合资源,抱团出击,利用外部力量,通过规模化运作和平台优势,从而改变之前的电视新闻机构大投入、大产出的魔圈,并且能够利用规模优势,树立自己的传播力、影响力。

关键词 CPTN平台;规模化运作;伦敦奥运会;公共事件

中图分类号 G222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汤砺锋,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62;严三九,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062

公共新闻事件,历来是吸引观众目光,更是新闻机构争先恐后争夺的高地。伦敦奥运会无疑是这种大型公共新闻事件,在国外如何长时间、大规模的进行报道,各个新闻媒体都有自己的探索。如何利用平台优势和规模化运作,降低成本、扩大影响力,传播力。由公共电视新闻网(CHINA PUBLIC TV NEWS NETWORK以下简称CPTN)组织的长达25天国外直播和奥运会报道活动也完美收官。集合了北京、上海、南方、江苏、浙江、黑龙江、福建、湖北、湖南、陕西、河南、深圳、江西、山东等国内十四家省级电视台和腾讯、东方网两家互联网媒体的CPTN奥运报道团队,在伦敦设立演播室,精心制作了21期《奥运伦敦眼》节目,完成了长达3700分钟的伦敦直播连线,发回前方新闻报道279条,无论是规模和力度都是近年来大型事件报道绝无仅有的,也探索出一条利用平台优势和规模化运作,来应对大型新闻事件报道的途径。

一、强强联手,优势互补

(一)共同设立伦敦演播室

这是CPTN首次尝试在境外设立演播室,在境外长期租借演播室,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成本昂贵。作为单个地方电视台,一般很少采用,与其羡慕央视的高成本搭建演播室,不如退而寻找现成的演播室提供商。这次伦敦奥运会,我们租借的是美联社电视新闻署APTN在伦敦核心位置的演播室,背景即是伦敦眼和大本钟、议会大厦等伦敦地标性建筑,不仅非常契合《奥运伦敦眼》节目本身,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制作、回传奥运报道节目,每天直播连线和节目传送时长达7个小时,有力地保证节目随时制作完毕,随时能够传输回国内,提高了时效性。

(二)与APTN、GLOABCAST等国际传媒机构并合作

本次伦敦奥运会报道中,CPTN没有带导播和技术人员,所有后期制作和演播室技术人员都是雇用美联社工作人员,不仅节约了成本,更从合作中近距离地学习到了一流电视传媒机构团队的运作经验,无论是导播口令的严谨还是灯光机位布置的规范,无论是传输信号的严格守时还是横跨两大洲的团队协调,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为了保障前方记者的编辑、传输,CPTN还与GLOABCAST公司合作,专门租借能够容纳40人同时工作的编辑间,专享10M国际宽带,并签订卫星传输的备用协议,用海底光缆传输作为主路,CPTN网络传输和卫星传输作为备份,确保了安全播出。

在国内传输阶段,按照国家广电总局规定,地方电视台不能直接接入境外卫星信号,CPTN选择中国有线(前总局下属企业)作为合作伙伴,通过中国有线的光纤骨干网,向十四家省级电视台同步分发,避免了安全隐患,保证了传输通道。

(三)整合地方台的采编优势和资源优势

本次参加《奥运伦敦眼》节目报道的都是目前国内电视新闻采编能力最强的省级电视台。而这些地方又恰恰是中国此次奥运军团夺牌能力最强的区域。伦敦采访临行前,各成员台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当地体育局专门召开联席会议,对重点选手、夺牌热门进行跟踪。通过强化前后方的联动,提高节目的可看性和有效性。前方,利用家乡情结,在异国他乡更有采访优势;后方,对冠军父母、教练进行采访,通过让冠军与父母通话等方式,拉近采访距离,制造节目话题性和观众收视热情。根据不完全统计,此次CPTN报道团,比赛当天就采访到80%以上的中国冠军选手。

(四)与东道主机构沟通协调,为报道创造便利

早在今年年初,伦敦奥运报道方案策划期间,CPTN就联系了伦敦奥组委、英国驻沪总领馆、伦敦市政府、英国旅游局和英国外交部等官方机构,提交了伦敦奥运期间一揽子采访计划和名单,得到了相关机构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协助。在国内期间,英国驻沪总领馆新闻主管就专门给CPTN奥运报道团记者进行了讲解,并在签证方面给予了特别关照。在英国采访期间,伦敦市长办公室、伦敦媒体中心③和英国旅游局,对CPTN报道团队也给予了良好的合作和支持。一方面专门指派懂中文的雇员与我们对接,帮我们解决了媒体注册问题以及采访嘉宾需求,同时还积极联络英国当地相关组织和机构,在奥运报道期间给予我们充分的支援和协作。英国旅游局更是每天发来各种邀请,为我们的奥运报道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此外,我们还联络伦敦当地华人组织,利用他们的广泛人脉资源,帮助解决此次奥运之行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碰到的各种麻烦,收效显著。

二、媒介融合趋势呈现,多媒体全方位展现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直播正在经历着技术与载体的变更。此次,CPTN奥运报道团在报道中尝试了非常多的新技术,带来了良好效果。

(一)微博互动,提升收视

CPTN《奥运伦敦眼》利用近年来影响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微博作为辅助载体,实现前后方的互动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信息量。如特派记者、各台节目官方微博提前公布采访嘉宾名单,预告当天精彩内容;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通过游飞字幕,把奥运选手、专家学者等关于伦敦奥运会的微博言论展现给观众等。同时开展观众,网友微博转发、评论有奖活动,回答节目主持人提问赠送冠军签名T恤等活动,尝试把年轻观众从网络带回电视机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手机跨国直播,展现现场魅力

通过3G手机信号,直接在伦敦街头,赛场内外进行手机直播。福建新闻频道与联通合作开发的此项技术,虽然信号本身没有卫星信号稳定、清楚,但在伦敦奥运会这样的重大新闻事件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可以让记者摆脱时空限制,真正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观众展示新闻事件本身的魅力。

随着各台3G直播技术的应用,传统的SNC直播共享面临着困境,跟SNG卫星信号参数不同,3G直播是点对点的传输,迫切需要一个平台来实现一对多,这样才能实现共享,目前国内还没有该技术的开发应用。

(三)网台互动、打造全媒记者

本次CPTN报道团不仅有传统的电视媒体,还有两家互联网媒体。如何能够使得两种媒体互相配合,报道团专门进行了详细的策划。体育赛事本身年轻受众较多,电视新闻受众相对较为老化,策划组充分利用伦敦北京的时差,通过网络预热,电视跟进,网台互动的方式,让观众互相导人。此外,本次伦敦奥运会期间,由于记者人数众多,安保严格,报名限制非常多,很多活动下,只有1到2个名额。奥运伦敦眼报道团初尝全媒体概念,打造全媒体记者。模糊网络记者和电视记者的界限,用照相机摄像,用摄像机拍照,不仅完成多重需求,而且能够在人员名额限制的情况下,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伦敦奥运的风采,出色完成报道任务。

三、控制成本,尝试规模化运作

参与本次《奥运伦敦眼》报道团队的共有14家电视台和2家网站媒体,报道制作人员多达42名。《奥运伦敦眼》报道团不仅在伦敦设立了专门演播室和工作间,还租借了四栋别墅,四辆采访车,总成本超过了600万元。我们通过媒体联合,规模化运作,每台仅交纳15万元费用,就基本涵盖了采访、直播、食宿、交通等成本,投入小,产出大。

(一)寻找战略合作伙伴。

在伦敦核心区租借演播室,本身价格昂贵,再加上奥运黄金周期,起初美联社给出了21天超过150万元的报价。而CPTN此次新媒体战略合作伙伴腾讯本身就有意租用美联社演播室,使用时间段正好与我们错开。为此,CPTN首先在内部召开两次协调会,最后与腾讯一起同美联社谈判,最终敲定达成租赁协议。演播室每天租借10小时,其中CPTN使用7小时,腾讯使用3小时,演播室费用由腾讯支付,作为赞助的一部分,CPTN负担美联社工作人员加班费用。与此同时,腾讯重金签约的近70位有望拿到奥运冠军的运动员访谈,对CPTN成员台开放,我们可以同步在伦敦进行采访和拍摄,从而可以让我们顺利采访到金牌选手。

(二)尝试规模化运作

本次CPTN报道团,招商金额达到200万元左右,有利地支撑了项目实施。通过数轮谈判,克服了13家电视台的不同广告运作模式,CPTN最后以《奥运伦敦眼》项目联合招商,让赞助商看到规模化的优势。在没有硬广告情况下,让赞助商负担了近三分之二以上的成本,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而硬广告和栏目冠名等主要权益的让渡,也保证了各参与主体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各台在《奥运伦敦眼》栏目中,产生的广告效益都在百万以上,有的台甚至超过了300万元,真正地实现了低成本,高产出。

四、大型电视新闻项目运作的几点思考

(一)规模化运作,提升电视机构影响力传播力

运作大型电视新闻项目,对SMG来说,不仅仅是能够用较少的预算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更多的在于提升SMG的电视新闻影响力。在境内外的一些大型新闻事件中,例如利比亚战事、中东冲突、美国大选、港澳回归20周年等,单靠SMG的力量,可以完成,但是毕竟势单力薄。SMG目前正在向亚洲一流电视传媒机构目标努力,就需要在各种大型新闻事件中不缺席,有作为。首先要能够在国内电视新闻机构中树立威信和品牌,能够让观众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能想到我们。地方电视台应该贯彻“合作共赢,开拓进取”的思路,鼓励全国各地有实力的电视台与我们合作,共同策划,优势互补,探寻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模式。

此次伦敦奥运会报道期间,CPTN的报道团队也分别被巴西国家电视台、BBC、荷兰电视台、法国电视二台等媒体采访,报道中也屡次被提到CPTN报道团。

(二)提前策划,做好各种预案

纵观历次大型新闻事件,都会媒体云集,无论是采访嘉宾资源还是演播室、注册证件等都会异常紧张,这就需要活动策划组织者需要有敏锐的新闻眼光和提前策划能力。以伦敦奥运会为例,虽然从2011年底我们就开始策划该项活动,但是很多酒店都已经在一年前就被预定一空,最后考虑到成本因素,我们不得不通过当地中介,寻找民房租住。而伦敦媒体中心的非注册媒体记者证注册,我们在刚刚开放的时候就开始联系,从而能够保证所有的记者能够顺利注册,而且一开始人员较少的时候,得到较好的服务,我们注册成功的时候,整个媒体中心注册记者才800人,而等到奥运会开始的时候,就达到了近6000人。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会遇到非常多的不可预见的意外,这就更需要组织者提前准备各种预案,能够在第一时间应急。此次《奥运伦敦眼》报道方案就有三种,应急预案更是达到了9大项,12个小项。涉及到采访、遇袭、意外伤害、医疗、交通等方方面面。

(三)组建核心策划组

一个报道团队的组建,尤其是多达十六家媒体的报道团,协调成本非常高,这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策划组,核心策划组需要从选题规划、采访任务分派、后期制作、后勤保障等方面加以协调。

《奥运伦敦眼》报道团在合作协议上,就明确规定核心策划组由三家电视台派出人员担任,并对权利、义务进行严格限定,从而保证了该策划组得到了各参与台的书面认可,获得了授权。

(四)前后方联动,贯彻后方报道意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前后方的界限在逐渐模糊,后方由于信息渠道的多元会,有的时候掌握信息比前方记者、编辑还要多、还要快,这个时候,我们就急需后方的支持,根据现场的情况,贯彻后方的报道意图。

本次奥运伦敦眼,我们运用了微信群、公共邮箱等手段,每天晚上把第二天采访选题提交到公共邮箱,第二天一早把串联单初版发回各成员台,通过CPTN网络,把所有的视频发回国内后方。后方也可以通过公共邮箱、微信等手段,把最新情况、最新动向发给前方报道组,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保证了采访的针对性。

公共新闻事件,对于任何一个媒体都是不容忽视的,如何整合利用多种跨媒体资源,真正做到媒介融合,对重大突发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是我们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必须面对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邹定武,电视特征[J],1989(04).

[2]张维迎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J],2002.

[3]郜书锴,西方报业经济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田,2008(04).

[4]蔡雯,媒介融合带来新闻编辑部角色变化——从新闻采编到知识管理[J],新闻与写作2007(04).

[5]罗杰·菲德勒;明安香,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2005.

[6]薛昌词,报业为何面临严峻挑战[J],新闻三味,2006(1—2).

上一篇:“大民政”: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 下一篇:张瑞敏“颠覆” 要么破坏性创新 要么你被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