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金融危机“罪魁祸首”的自白

时间:2022-09-03 11:14:38

一个金融危机“罪魁祸首”的自白

中国人之所以关注亨利・保尔森的“自白”,是因为我们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一种经济膨胀得过快的压力:过高的房价、金融危机时期扩张的财政政策带来的影响、信贷的扩张、地价的炒作。所有的一切,没有理由不让我们担心:《峭壁边缘》中造成美国金融危机的幽灵也在中国游荡着么?

从美国财长位置上退下来的亨利・保尔森为什么要写《峭壁边缘》这么一本回忆历史上那段“非同寻常的动荡时期”的书呢?是因为自己被列入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而觉得委屈么?显然不是,因为在这本曾被美国人称为“华尔街权力之王”的亨利・保尔森的回忆录《峭壁边缘》中,爽直的美国前财长毫不掩饰自己在金融危机期间犯下的一系列错误:当各大金融机构纷纷面临危局时,保尔森坦言自己仅是凭直觉作出判断应该营救哪家金融机构,即便是他个人很欣赏坦率、忠诚、风度翩翩的雷曼总裁迪克・富尔德,保尔森在拯救雷曼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决策有些迟缓的错误;而最被人诟病的便是这位华尔街曾经的精英,面临金融海啸的冲击,很多决策常常不是根据详尽的分析,只是出于自己的直觉判断而已。

不过,这些过错并不能掩盖亨利-保尔森在金融危机中所作的一切努力。与保尔森的回忆录《峭壁边缘》出版相巧合的是,在这本书问世2个月之后的2010年3月上旬,美国司法部门对雷曼兄弟倒闭真相的调查报告也浮出水面,《纽约时报》把这份报告称之为“华尔街版的验尸报告”。保尔森的回忆录是否对“验尸报告”的出台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这不得而知。不过,作为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部长,亨利・保尔森自然是雷曼“非正常死亡事件”的“被告”和金融灾难的“见证人”。与这份美国政府公布的“验尸报告”相比,亨利・保尔森的回忆录《峭壁边缘》更像是一位亲历“血腥”现场的“见证人”最为坦率的记录:不仅有着令人咋舌的生动的细节描述,而他个人的心理波动竟然也毫不遮掩地记录了下来――面对救市决策时的犹疑和惶恐、对金融大危机的恐惧与焦躁、对英国人放弃购买雷曼的失望和愤怒、对参众两院讨论是否通过救市方案的紧张和期待、对中国的朋友对他的支持的感谢和感动,当然,还有他对家人、对自己的外孙女的那种温情和眷恋。

亨利・保尔森这位让高盛在华尔街金融游戏中赢得不少美誉的、给人印象深刻的“牛头犬”,当他放弃高盛CEO的职位,决定入主美国财政部时,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面临的将是一场艰难的挑战。作为在金融领域滚打多年的人物,他不会不觉察到华尔街的天空即将坍塌的诡异气息。他有过犹疑,但当他在货币基金组织总部见到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时候,中国央行行长给了他勇气――“我认为你应该出任财政部部长”。周小川对犹疑不决的保尔森说,因为保尔森的这位中国老朋友认为他“是一个有公共精神的人”。最终,保尔森下定决心接受挑战,直面越来越不妙的美国经济形势: “我来到华盛顿是为了有所作为,而我认为,我们刚刚把这个国家和整个世界拯救于危难之中。”

中国人之所以关注亨利・保尔森的“自白”,是因为我们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一种经济膨胀得过快的压力:过高的房价、金融危机时期扩张的财政政策带来的影响、信贷的扩张、地价的炒作。所有的一切,没有理由不让我们担心:《峭壁边缘》中造成美国金融危机的幽灵也在中国游荡着么?而这,也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汪丁丁教授所担心的: “伴随着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我无法摆脱的是这样一些问题:如果发生在中国呢?可能发生在中国吗?中国将来要为自己的金融变局支付什么样的代价呢?”

亨利・保尔森在《峭壁边缘》中用真挚的语言记录下了金融海啸来临时的一切:一家家金融机构相继处于崩溃边缘;民众对用纳税人的钱救市的愤怒情绪;英国人“见死不救”的冷漠;俄罗斯人的“使坏”;中国人的大度――真是一本犹如美国西部大片的著作――或许是因为本书的作者亨利・保尔森出生于美国中西部地区,受了美国西部片熏陶的缘故。

不过,亨利・保尔森并没有用大量的篇幅、追根溯源地告诉我们雷曼等金融机构倒闭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其实是格林斯潘应该回答的问题,亨利・保尔森只是“生于”华尔街末世的、力图力挽狂澜的历史见证者。但是,对中国人而言,当我们观看这部美国金融版的大片时,却不能不像汪丁丁教授那样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发生在中国呢?可能发生在中国吗?中国将来要为自己的金融变局支付什么样的代价呢?

上一篇:一次街头卖桔改写了价格理论 下一篇:“限量名牌环保购物袋”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