迆那:实施集团帮扶 打造扶贫样板

时间:2022-09-03 11:12:44

迆那:实施集团帮扶 打造扶贫样板

仲夏,走在贵州威宁自治县迤那镇,干净平整的通村油路四通八达,“黔西北民居”风格的农家小院鳞次栉比,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如火如荼。

短短两年多光景,迤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褪去了贫困的标签,成为贵州扶贫攻坚的“样板”。“石漠化、风沙大,烈日悬空雨难下,七分种、三分收,包谷洋芋度春秋”的景况已一去不复返,如今的迆那水利设施等基本完善,农民从茅草房搬进了小别墅,以前出门靠脚走,现在有了摩托车或轿车,通讯方式由喊话变成了打电话。

这一切变化,源自于贵州在迆那实施的集团帮扶战略。

集团帮扶聚沙成塔

进入迆那镇,犹如进入一个大工地,公路建设、水利建设、新村建设热火朝天,万亩烤烟基地、万亩高产玉米基地、中药材基地竞相争艳,遍布每个山头。

“现在的项目多,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要是没有这些,我们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作为镇里的一把手,迆那镇党委书记马祥宏一个月难得回一次家,每天都为协调项目建设等四处奔走。目前,迆那实施的项目有近百个,几乎都是集团帮扶带来的。

迤那镇地处乌蒙大山深处,离威宁县城80余公里,14个村中有13个是贫困村,总人口38149人中有贫困人口1.2万人,是贵州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农村贫困面大、农民贫困程度深的区域。

2011年1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冒着严寒来到迆那调研,吃住农家,访贫问苦,提出了“打基础、调结构、提素质、惠民生、控人口、保生态”的发展思路,并把迤那作为“四帮四促”的联系点,开启了迆那奋进跨越的新篇章。

随后,省、市、县“四帮四促”干部扎根迤那,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制定扶贫帮扶规划,狠抓项目实施,推进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基础强则产业兴。省扶贫办1000万元集团帮扶资金投入产业;毕节市政府支持特色小集镇改造;威宁县政府推进生态家园建设;迆那镇实施麻窝山风力发电工程项目、大山奇石创业园、莲花村15公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串户路硬化工程和 “五小”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个,完成建设投资近2亿元;完成莲花村人饮工程、五星村生态移民项目、中小学寄宿制校舍工程等18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截至2012年12月,迤那镇共落实帮扶资金6.3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06个,实现生产总值38070.2万元,比2010年增长171.33%;人均生产总值达9490元,比2010年增长158.5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95元,比2010年增加2795元。

今年,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继续把迆那镇作为帮扶联系点。1月9日,赵克志一行轻车简从赶赴迤那考察调研,深入村组,看望慰问了部分老党员、贫困群众、孤儿和敬老院老人,并组织召开座谈会,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对迤那镇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把党委政府和群众这两个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在村容村貌、住房条件、产业发展、教育等方面要有明显变化,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此后,省委政研室安排了51个省直部门深入迤那镇开展调研帮扶工作,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已有29个部门前来威宁和迤那考察调研,初步拟定了122个帮扶项目,预计投资达2.56亿元,迤那镇再次成为“全省聚焦的热点、提速发展的热土、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机遇最好、发展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基层党组织带发展

“集团帮扶要最大限度培养一支能发展的基层党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使老百姓致富不返贫。”赴迆那镇帮扶的省党建扶贫工作队一位负责人这样说。

近两年来,迆那镇培育了数位具有战斗力和带动力的党员示范创业明星。五星村利民生态中草药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陈杰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1月,到迤那调研时鼓励陈杰大胆发展,并说:“你只要能带大家致富,有困难我们就帮你”。有了领导的支持,陈杰关掉效益不错的诊所,约了村里的5个人,筹资30万元,注册成立了合作社。

作为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示范点,利民生态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得到了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的支持。目前,合作社社员达1047户4000余人,种植中药材7000亩,产值可达7000万元,为迆那镇创造人均生产总值1700余元。

合心村针对支部党员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创业带富能力不强等实际问题,通过“1+2”的帮联带培养方式,即1个创业带富党员培养2名知识青年的党员培养模式,三年来先后培养了12名年轻致富带头党员,其中3名被列为村后备干部。这12名创业带富能人先后成立了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群众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5800元以上。

同时,合心村开设了致富大讲堂,让致富能手当起了教师,为党员群众讲授创业历程和致富经验。

党员的示范带动激发了农民的致富热情。贵州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省直机关党建扶贫工作队威宁自治县三队队长王瑞军说,他们一到迤那,就有不少农民主动找上门,要求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他说:“只要群众有积极性,又具备发展条件和能力,发展要求也符合实际,我们就尽可能在申报项目和协调发展资金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让这些贫困农户尽快走上致富路。”

凝心聚力奔小康

烤烟是迤那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当地组建了三星烤烟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527户2266人。合作社按“党企联建模式”成立了党支部,狠抓各项科技兴烟措施的落实,重点把好育苗关,推广科技含量高的漂浮育苗技术,处理好烟农、企业和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今年,迆那种植烤烟30085亩,预计产量6.6万担,将实现产值8000万元。

芙蓉王社区地处万亩烤烟基地中心,这个小区是烟农们的新居所,每家分到200多平方的住房,配备了厨房、厕所、圈舍等,小区内修建了广场等文化娱乐设施,村民们高兴地说:“现在我们也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啦!”

烤烟只是迆那镇的主打产业之一。自从集团帮扶开展以来,帮扶队与当地干部一起调研谋划,确立了“两万亩烤烟,两万亩高产玉米,两万亩经果林,两万亩脱毒马铃薯,两万头大牲畜存栏,两万头生猪出栏”的“七个两万”产业工程,使优势产业发展成规模化、区域化方阵,为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冲锋陷阵。

如今,迤那镇已形成以大山村、双营村为重点的马铃薯高产区,以中海村为重点的核桃、精品苹果种植区,以及以五星村为重点的蔬菜和中药材种植区,农业产业化、组织化发展日趋成熟。

可喜的是,迆那镇还成为全省30个重点建设的示范小城镇之一,迆那按照“工农一体化”和“产城一体化”的方针,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今年完成烤烟种植30085亩,完成中药材种植7000亩,完成以核桃为主的经果林种植10500亩,以莲花村、大山村为核心新建标准化马铃薯种薯基地6600亩,辐射带动全镇马铃薯种植4万余亩;新建畜牧养殖场3个,带动畜牧业良性发展,为群众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马祥宏说:“在集团帮扶下,我们将推动‘三化同步’促进‘三农’发展,努力打造乌蒙腹地贫困山区第一镇,建设幸福小康新迤那,确保到2015年实现整镇脱贫目标,到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实实在在、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的小康社会。”

上一篇:立足实际 转变思路 统筹推进 下一篇:电子商务:解决三农问题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