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学生与身体形态及生理功能指标比较

时间:2022-09-03 09:26:15

山西省大学生与身体形态及生理功能指标比较

【摘要】 目的 了解山西省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状况及其发展规律,为加强高校体育卫生工作和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资料对比法,将2005年山西省19~22岁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的监测结果与1985年同年龄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2005年与1985年资料比较,山西省大学生身高、胸围、体重等以增长为主要趋势,但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有显著下降;城乡大学生的身体匀称度(维克维尔指数)和人体质量指数均有显著改善,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20 a间显著增加。结论 山西省大学生形态指标和身体匀称度等均有显著改善,但身体生理功能状况令人堪忧,值得有关管理部门予以重视。

【关键词】 体型;肺活量;人体质量指数;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39.3+5 R 1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4-0341-03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社会的需要。体质是人才的基础素质,也是人才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山西省大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探讨,寻求加速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途径和办法,为加强高校体育卫生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采用1985,2005年山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与1988,1996和2002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数据统计[1-5],研究对象为山西籍19~22岁大学生。应用SPSS 11.0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研究。

2 结果

2.1 形态指标 见表1,2。

2.1.1 身高 19~22岁城市男生平均增长1.98 cm,幅度在1.19~2.84 cm之间;乡村男生平均增长2.25 cm,幅度在1.57~3.23 cm之间。城市女生平均增长1.31 cm,幅度在0.05~2.06 cm之间;乡村女生平均值长1.69 cm,幅度在0.57~2.74 cm之间。其中乡村男生增长幅度最大,按每10 a计算,平均增长1.13 cm。另外,21,22岁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2.1.2 体重 19~22岁城市男生平均增长6.32 kg,幅度在4.46~8.20 kg之间;乡村男生平均增长3.56 kg,幅度在2.61~4.27 kg之间。城市女生平均增长0.86 kg,幅度在-0.58~1.90 kg之间;乡村女生平均增长-0.16 kg,幅度在-0.99~1.15 kg之间。其中城市男生增幅最大,按每10 a计算,平均增长3.16 kg,而19岁年龄组体重增长值达到8.20 kg,乡村女生21,22岁年龄组与同年龄组的城市女生发生逆转,由1985年分别重1.80 kg和0.14 kg逆转为2005年的轻1.09 kg和0.06 kg。同时乡村女生整体出现0.16 kg的负向增长。

2.1.3 胸围 19~22岁城市男生平均增长0.96 cm,幅度在-0.89~1.86 cm之间;乡村男生平均增长-0.43 cm,幅度在-0.82~0.53 cm之间。城市女生平均增长2.87 cm,幅度在2.06~4.42 cm之间;乡村女生平均增长2.21 cm,幅度在0.97~3.25 cm。乡村男生整体下降达0.43 cm。女生以城市女生为最好,各年龄组分别增长2.38,2.06,4.42,3.05 cm。

2.2 生理功能指标 见表1,2。

2.2.1 肺活量 19~22岁城市男生平均增长-608 mL,幅度在-675~-443 mL之间;乡村男生增长-612 mL,幅度在-679~-541 mL之间。城市女生增长-529 mL,幅度在-633~-452 mL之间;乡村女生增长-699 mL,幅度在-724~-543 mL之间。

2.2.2 肺活量/体重指数 19~22岁城市男生增长-16.00 mL/kg,幅度在-17.38~-14.86 mL/kg之间;乡村男生增长-13.76 mL/kg,幅度在-15.40~-12.78 mL/kg之间。城市女生增长-11.07 mL/kg,幅度在-12.52~-9.85 mL/kg之间;乡村女生增长-12.22 mL/kg,幅度在-15.03~-10.54 mL/kg之间。

肺活量下降幅度最大的是20岁乡村男生(-679 mL)和22岁乡村女生(-724 mL);肺活量/体重指数下降幅度最大的是20岁城市男生(-17.38 mL/kg)和22岁乡村女生(-15.03 mL/kg)。

2.3 身体匀称度 见表1,2。

2.3.1 维尔维克指数 19~22岁城市男生平均增长值为3.26,幅度在1.07~4.41之间;乡村男生平均增长0.72,幅度在0.34~1.29之间。城市女生平均增长1.65,幅度在0.94~3.07之间;乡村女生平均增长0.41,幅度在-0.89~2.33之间。增长值依次为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仅乡村女生19岁年龄组有小幅度降低。

2.3.2 人体质量指数 19~22岁城市男生平均增长1.67,幅度在1.07~2.13之间;乡村男生平均增长0.68,幅度在0.42~1.04之间。城市女生平均增长-0.01,幅度在-0.24~0.90之间;乡村女生平均增长-0.52,幅度在-0.94~0.23之间。增长值依次为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

2.4 城乡比较 见表1,2,除身高外,各项指标均为城市男女生大于乡村男女生,其中城市女生体重、胸围、肺活量3项指标与乡村女生发生了逆转,也就是说,在1985年是乡村女生大于城市女生,而在2005年变化为城市女生大于乡村女生;城市男生则在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的值上继续保持优于乡村男生,且在维尔维克指数和身体质量指数上与乡村男生发生逆转。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大学生20 a间身高、体重、胸围有了较大的提高,城市男生19岁年龄组体重增长过快,乡村男生胸围负向增长的趋势值得关注;生理功能水平略微下降,肺功能水平负向增长,身体生理功能发育水平明显低于形态生长水平;“豆芽菜”体形得到改善,身体发育的匀称度和充实度有所提高。但是,大学阶段学生身高增长逐步放缓以至停止,必须采取措施有效控制体积(变量)和围度的发展,使三者达到同步、协调和统一。高校一般课业负担沉重,体育教育和课余锻炼时间少,卫生保健设施和条件不足[6-10]。乡村女生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消费水平、基础起点、前途压力等方面综合比较,实力最差,呈现体型偏瘦,生理功能低下,应予以重视。

山西大学生20 a间身体形态和生理功能水平仍然存在城乡差异,并有扩大的趋势。城市女生的正向增长与乡村女生的负向增长之间的逆转变化,使两者之间的距离加大更为显著,有关部门对此应予密切关注,根据学生身体形态和生理功能水平存在的差别,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和体育业余活动,并对个别体质发展不均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出健康运动处方,使他们的身体生理功能水平尽快达到理想状态[11-12]。

4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65-82.

[2] 山西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1985年山西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58-82.

[3] 山西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山西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8-88.

[4]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82-268.

[5]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8-116.

[6] 宋琰,王鹏伟,张志刚.对我国学生体质测评现状的分析研究综述.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3):32-34.

[7] 郭海英,余绍森,夏尧远.体育锻炼对体质及机能指标的影响分析.浙江体育科学,2002,26(6):1-3.

[8] 李静,马军.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6(3):154-156.

[9] 张世锡.体质的含义及其评价问题的探讨.浙江体育科学,2000,22(5):47-48.[10]何仲恺.体质的概念及其与健康的关系.体育科学,2002,37(2):56-58.

[11]温至勤.中日两国大学生体质测量指标改革的比较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3):155-156.

[12]徐间,刘立清,等.中美两国学校体质健康研究现状的比较.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4):86-88.

(收稿日期:2007-07-16;修回日期:2007-10-22)

上一篇:小学生社会技能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青春早期男童体成分与骨龄及性发育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