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使小学语文教学多姿多彩

时间:2022-09-03 08:29:22

信息技术使小学语文教学多姿多彩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而读写又离不开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交流。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正是说的“读”、“写”与“交往”的关系。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思考语文教学如何在保持其特点的同时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并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一、信息技术将带来阅读方式的革命

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技术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载体发生了变化,而且还具有信息多、内容新和阅读速度快的特点。在信息技术阅读中,传统过程中的读书笔记、资料卡片、圈点勾画等等方式都已经不需要了,而信息技术阅读有着其自身的一套方法,这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现在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都在进行研究性阅读的尝试,而信息技术阅读则为研究性阅读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二、信息技术将带来写作方式的革命。

首先是写作方式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个变化,首先体现在书写工具上由以往的纸笔相触变成键盘操作;其次体现在写作过程中,以往写作中的酝酿、草稿、修改等程序在电脑上可能完全被打破或重新排序;再次体现在文本形式上,由过去手稿或印刷品变成了页面、电子邮件或软盘,人工字迹不复存在。由于这些特点,电脑(信息技术)写作在速度上大大优于传统写作方式。再其次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

1、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形、影象、声音、动画于一体,从新、奇、美、情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作文。

2、信息技术资源库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海量的素材。在指导写作中,利用网络信息量大,处理信息灵活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大量习作素材,供学生选择,同时学生还可以自由学习与习作相关的范文,深入学习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理清写作思路。

3、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通过局域网将成、败作文发送给学生。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当堂讲评,同时发挥计算机的灵活方便的编辑功能,删改、编排习作,充实内容,使学生的习作能及时反馈。

4、信息技术辅助作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可以让学生交软盘,然后在多媒体教室里,把任何一位学生的文本展现在所有学生的电脑显示器上,让所有学生参与作文批改。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更加便捷和直观,把教作文、批改作文变成教师的乐趣。

但最后我们要强调:写作需要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源于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这一写作原则是永远也不会变

三、信息技术将带来交往方式的革命。

在互联网时代,比如,对于网上聊天,如何控制网上交流的时间?如何选择真诚而有益于自己成长的网友?如何简洁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何遵守“网德”以尊重他人?等等。另外,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交往方式的革命还体现在师生关系上,每一个电脑终端都是一个交往主体,电脑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就彻底打破了单一主体性而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成了真正平等的主体之间的交往。

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万事万物皆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也必须注意它的几个问题:

一、忽略了语言的模糊性。

在文学审美过程中,由于人们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的不同,往往“一千个读者心目中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一个读者,反复品味揣摩语言文字,心中的形象也会有所变化。这正是语言的模糊性和富有魅力的体现。多媒体提供的图象画面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我们尽可以利用它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文字的想象远远大于屏幕,文字在每个个体的大脑中所“撑起”的形象,是文字之外的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如果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

二、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语文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新大纲就把读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新大纲还强调,只有大量的阅读感知、感悟、熟读成诵,才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感经验。许多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供的只是现成的答案,缺乏对过程细致入微的展示。

三、阻隔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语文教学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教师―――教材―――学生之间有一条鲜明的情感纽带,语文教学往往要求以情动人。但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们将学生带入计算机房,学生盯着各自的屏幕,教师手不离鼠标,平时那富有生机能传情达意的脸庞就被一台冷漠的机器淹没了,你就会强烈感到计算机已不同程度地阻隔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语文课走出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路子,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绿洲,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它对教育已经产生的影响,人们评价各异,褒贬不一。它的不利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诞生都必将引起整个人类社会各方面的革命。现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阅读方式、写作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革命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引起语文教学的革命。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该无视这一趋势,而应积极地迎接这一挑战,以推动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最后,我还想强调的一个观念是,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所带来的主要是方式上(技术上、形式上)的变革,而非内容和精神的变革,更不是要将语文教学导向“技术化”的工具主义。虽然,它可能也会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内容,而且也必然会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所蕴含的“语文素质”(包括知识、能力、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则是不会变的;而语文教育的宗旨- -通过“语文”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进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则依然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实验小学江苏】

上一篇: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合作 下一篇:给“写”注入“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