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高中信息技术课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时间:2022-09-03 08:06:25

寄宿制高中信息技术课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所谓“人文精神”是人类自我完善所需要的美好的精神要素,是人类文明发展中起基础作用的品质,是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价值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这包括人对完善自己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等等。“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点在于对“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需要”和“人是目的”理念的张扬与肯定。“人文精神”用朴实的话语来说,正如作家梁晓声所述,在高层面,它关乎这个国家的公平、正义;在朴素的层面,它就在我们寻常的生活里,就在我们人性的内涵中。我校提出的“以尊重的教育培养受尊重的人”的教学理念就很好的契合了“人文精神”的核心,尊重的教育就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需要,一切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出发。

一、多样性

在信息技术课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类型和手段都应是多方面的。

在课堂中应多提供导学案,少说教和演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注重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习任务,培养教学生关心他人、相互合作的品质。可以播放有趣味的网络德育宣传动画片,教会学生信息时代该如何更好地使用互联网,应该秉持哪些网络道德,如何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等。展示各种优秀的多媒体作品,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穿插讲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励志故事,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布置学生写关于搜索引擎方面的论文,培养他们的善于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开展关于网络安全的辩论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独立判断等各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二、隐身性

高中生已有独立思考的愿望,在课堂中他们反感直白的说教模式。需要老师动脑筋把人文教育目的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很好的融合。例如在完成Flash的教学任务时,可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公益动画广告,内容可以涉及爱国、环保、教育、敬老、爱心、助人为乐、励志等题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广义的道德感,包括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尊严感、以及人道主义等等,通过综合广告的制作,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经受了一种健康、温馨、崇高的情感冼礼。例如,“小悦悦事件”是2011年最受人们关注的新闻之一,引起了全社会关于道德与法制问题的大讨论。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契机,让学生以此事件为背景,制作一个1-2分钟的flas片。因为要创作一个较为成功和成熟的flash作品,时间和技术都需要保证,我选择了让电脑制作社社团的同学来完成这个任务。让学生以2-3人为一小组,首先进行剧本创作,人物设计,然后进行flash制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积极性非常高,有很多自己独立的思考,起到了自我教育、独立判断的作用。

三、亲和力

信息技术课上所提出的任务或举出的例子,要有亲和力,贴近学生生活,不要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例如在讲解制作电子板报这一节内容时,恰逢学校读书节活动开幕,我就要求学生以“读书节”为主题做一份海报。学校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有很多,前期也做了很多的宣传,学生都已非常熟悉。大家做起来积极性高,而且也得心应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中要有亲和力。寄宿制高中的学生,与老师接触的时间多于父母的时间,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句不经意的话语也许会无意伤害孩子,让孩子铭记一生。在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更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和心灵双向撞击的过程。教师应面带微笑,尊重每一位学生。耐心细致的解答学生的问题,不因为问题简单而表现出不屑的神情。在课堂中经常给予学生作品正面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们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找到自信心、满足感和成就感。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把“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尊重、理解与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当代教育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践行学校“以尊重的教育培养受尊重的人”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寄宿制高中如何更好地将人文精神融入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力求达到用信息技术内在的趣味儿性、创造性和独特力量吸引学生的参与,用信息技术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去熏陶学生的心灵。

上一篇:创新处理教材理念,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下一篇:浅谈话题作文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