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备总承包设计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时间:2022-09-03 06:11:22

浅谈设备总承包设计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摘要:设备总承包的设计质量管理应在过程中加强节点控制、表单控制、流程控制和人员培养这几个方面的管理。当企业在项目管理上日趋成熟时,它们也获得了持续不变的竞争优势。这种持续不变的竞争优势很可能是公司最重要的战略目标,而持续的提高能够使一个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从而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设备总承包;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Abstract: the design of quality management equipment general contractor should strengthen the node control, control, process control and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e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When the enterpris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ture in project management, they also gain a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is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likely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goal of the company,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o make an enterprise to keep the advantage in the competition, thus obtains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Keywords: equipment general contracting; quality managemen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绪论

靠质量树信誉,靠信誉拓市场,靠市场增效益,靠效益求发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链。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它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利用质量方针中持续改进的承诺和质量目标可追求的目的,或随市场竞争的变化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进展,通过评审更新、实施新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营造全体员工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有效性的氛围,并为过程的评价确定准则,为改进活动确定应该达到的要求;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发现体系存在的不合格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予以改进;通过数据分析,寻求改进的机会。在数据分析中,应特别注意顾客要求变化的趋势、市场走向以及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水平,以便适时改进产品特性和质量管理体系,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利用体系、产品和过程的有关信息,从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过程控制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出发,识别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不完善、不全面、不尽科学之处,实施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实施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发生;开展管理评审,对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改进。

持续改进是通过管理方针、目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数据分析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以持续增强顾客和相关方满意。

二、设备总承包设计管理体系要求与实际运行状况对比

对于设备总承包项目来说设计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从整体的质量控制来说项目合同的签订、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到验收,设计质量的管理是重中之重,只有确保前期设计的质量,才能使后期的工作顺利的完成。

在设备总承包执行设计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使我们在质量管控过程中有几点困惑,借此机会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看是否能有更合理的方案可以解决。

2.1、设计程序文件

2.1.1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

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是工程项目各专业在设计时收发条件的表单,表单中有工艺、 总图、建筑、结构、弱电、结构、电气和技经等专业,其收发条件和评审的时间与参加会议的人员。工程项目的设计初期由总师下达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各专业通过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了解设计过程中的进度。

设备设计的的任务下达,针对一个专业会分多个或十多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设计、校对、审核有区别,特殊专业需要计算书或说明书;例如:试车台结构专业会分为工艺系统、引射筒、试车台架、升降平台、消音部分等;压力容器专业的设计中需要大量的计算,其中计算书或说明书要归档留存。以上这些是与工程项目有些区别的,如果依据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来下达任务的话,会有些给别的方面表述的不完整。

2.1.2、设计输入

设计输入是进行工程设计、设计评审、验证、设计输出的重要依据,设计输入的内容包括:a)上级主管部门、政府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审批意见要求。b)顾客以设计招标文件、设计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所规定的工程项目设计应满足的质量特性: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实施性、时间性等的要求,项目的环境保护要求,以及顾客对项目的特殊要求等。c)对于全价值链项目,总设计师/工程设计主持人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及甲方的意见在设计输入文件中提出项目的设计过程投资控制总体要求。d)项目设计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有关的社会要求,以及顾客提供的设计文件、设计基础资料。e)上阶段的设计输出、各专业相互的接口技术条件。f)设计所需的外部接口条件按。g)适用的以前类似设计提供信息。

设计项目开始前,总设计师/工程设计主持人按照要求填写《工程项目设计输入文件》(施工图)和《设计输入资料清单》。从实际情况看到的《工程项目设计输入文件》质量特性中建筑的类型、功能要求、设计标准和建筑物的安全性要求;《设计输入资料清单》中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规划设计条件、工程地形图、建设用地周围市政道路等备案资料,不适用于现阶段的设备项目,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往往设备项目的项目经理无法按真正意图输入资料。

2.2、设计流程的检查

提高设计质量的重点是执行力,即使流程制定的合理、完善,如果不能很好的配合流程制定的程序完成,设计的质量控制也无法实现,从而看出设计过程中的督促、检查尤为重要。

现阶段的项目检查是每个季度审查、每年一次的内审和外审。对于部分设备项目的特殊情况,例如:周期短、设备小,资金少等情况,项目经理一人身兼数个项目,很有可能此项目进行到一部分时,又跟踪其它的项目,导致项目经理同时管理、检查几个项目,不能事事做到点控制。

2.3、人力资源的匹配

现阶段项目管理设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例如:设计者在画图时按个人的习惯来标注,有的标注的不符合图纸的要求。这样造成校对、审核看图的不便,更使校对审核在看图中需要替设计者重新标注尺寸,导致进度变慢。

三、设备总承包设计质量控制的分析与措施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并可采取以下措施:

3.1任务单代替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

设备专业的项目任务单代替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任务单是设备设计时各专业在收发条件中填写的表单,其中包含了设计、校对、审核、所审的人员安排。设备设计虽然相对工程项目的专业较少,但本专业拆分的部分较多,往往是一个专业中拆分了10多个图册号,而每个图册号的设计、校对和审核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任务单中增加了计算结论书、正式计算书、正式说明书和设计等级几个部分, 计算结论书、正式计算书和正式说明书是针对特殊设计,根据设备专业会分为工艺系统、引射筒、试车台架、升降平台、消音、压力容器等特殊专业,会分为换热器计算、气动计算、结构强度计算、压力容器等计算,以上在设计时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的计算。在发图时要将计算书和说明书同时归档保存,以便以后查阅。

专业协调计划通知单

任务单

3.2设计输入文件内容的部分更改

将设计输入文件的《工程项目设计输入文件》(施工图)中设计依据及有关基础资料和质量特性及具体要求中的几点根据设备项目的要求和特点进行调整:

3.2.1、设计依据及有关基础资料

3.2.1.1上阶段设计文件

对于设备项目来说,与工程项目的区别是设备项目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设备项目大多属于非标设备,建设单位需要直接招标购买设备,所以上阶段设计文件针对设备项目来说可以改为合同签订前的方案汇报;在合同签订前建设单位可能会要求我们为他们做一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汇报,以便建设单位与我方更好的沟通。

3.2.1.2上级批文

可调整为技术协议(草),对于非标设备来说,一般工期较为紧张,大部分建设单位为缩短工期,可能在合同为签订时,就要求提前设计,那么建设单位和我方就会先签订一个暂定的技术协议,将能确定下来的技术部分先落实到这个协议中,以便我方提前开始设计,然后再合同签订后再正式签订一份技术协议,所以之前的这个技术协议(草)一同作为我们的设计依据。

3.2.1.3批准的规划、消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与工业卫生等技术要求可调整为建设单位提出的特殊性技术要求(如:特殊的地方性标准等);有很多地方性标准要高于国家标准,那么要以地方性标准为主。

3.2.2质量特性及具体要求

3.2.2.1工程项目的性质、建筑物的建筑类型、功能要求、造型等要求及环境要求(含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标准要求)以及与初步设计的差异;设备项目应调整为设备的应用行业、设备的使用功能、单体设备或生产线及环保材料的要求;设备项目与工程项目的不同在于,工程项目建设厂房等,对厂房的建筑类型、造型和环境等有一定要求,而设备项目只是单体设备或生产线,不涉及到建设厂房,设备项目需要知道建设方是哪个行业的,设备制造安装完成后建设方用于做什么,设备项目需要用到环保材料,要求写明环保材料的材质是什么,是否符合要求。

3.2.2.2、建筑物设计的标准(如:限额设计、装修标准、面积、设计周期等)

设备项目应调整为的是设备的特性(如:换热器计算、气动计算、结构强度计算、压力容器计算、气密性试验等);在这里要说明设备是要进行什么计算或者是否要求到制造现场监控技术点;设备有什么特殊性,例如:首次签订的合同,之前从未做过,具有开拓性等;需要在设备特性中填写。

3.2.2.3、建筑物的安全性等要求(如:抗震、防火、防爆、防雷等)以及对公共设施的要求(如:水、暖、动、电、道路、交通等);设备项目应调整为设备的安全性等要求(如:高温、高压、防爆、降噪、环保材料等);设备的安全性是尤为重要的,设备在调试、试运行中都会有高温、高压、爆炸等危险,所以在设计初期在项目输入的过程中就要将设备的安全性考虑进去;现在国家队环境的保护视为重点,在设备设计中,也要考虑到所用的材质需要是环保材料,例如:在进行热压罐的设计中,保温棉就需要用环保的材料,否则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

3.2.2.4、总设计师/工程设计主持人

设备项目应调整为总设计师/项目经理签字;对于设备总承包项目的负责人为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相当于工程项目的工程设计主持人。

下图为原工程项目设计输入文件(施工图)

调整后的为设备项目设计输入文件(施工图)

3.2.3设计输入资料清单(施工图)

在原有的工程资料提供的基础上适当的加一些设备输入资料,设计输入资料清单是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在项目完成后需要还给建设单位的,填写到设计输入资料清单中,例如: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等。

3.3、设计流程检查的分析与措施

现阶段外部审查有内审和外审,每年一次;内部审查是每季度对各项目的审查叫季度审查;根据设备项目的特点周期短、项目小且项目经理肩负着项目的前期经营等工作特点,使项目经理在多个项目同时运行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对项目进行到点监督、检查,使项目产生疏漏;建议在多个项目运行的同时设专业人员对设计部分的节点进行督促、检查。

3.3.1 在设计过程中由专人对项目的总体策划、人员安排、设计输入、方案讨论、方案评审、方案确认、设计、校对、审核和设计修改进行“点对点”的跟踪、督促和检查。

3.3.2建立项目文件的统一管理制度,由专人统一收集、管理,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反馈,督促项目经理和设计者的质量、进度的工作。

3.4人力资源的培养

对于一个项目团队来说,人员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是保证项目团队质量的必要条件,所以从选人到对人员的定期培训是项目质量的基础。

3.4.1、设计人员培养:设计在于创造,设计人员应当具有创造性思维,设计者要突破思维定势,养成创新的习惯,并将其落实到设计中;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它不只是图形的创作,而是涉及许多不同的领域,所以需要开拓的视野,使信息有广阔的来源;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者,我个人认为要有责任心、敬业、踏实、肯干,还有重要的一点要有团队精神,设计工作中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很关键;所以设计人员要定期参加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培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协调能力。

3.4.2、项目经理培养:项目经理是职业经理队伍的基层群体,又身处管理工作的最前沿,在项目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项目经理的个性不同,爱好也不一样,但在项目管理中,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则是相同的。这不仅是指他们要取得某个级别的资质证书,而且要求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能力,对项目经理进行定期培养,如下内容:

3.4.2.1合同履约能力

项目经理在企业中是履行合同的专家,项目经理同时也是合同管理专家,会谈判,善谈判,会签合同,更会履行合同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进行索赔。现在我们好多项目经理索赔意识不强,不会索赔,不想索赔,甚至不敢索赔。现阶段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去找任务签合同,签了合同就要履行合同,本着负责的态度去认真履行合同,更要注意维护自己企业的利益。因此,项目经理必须要有合同履约能力。

3.4.2.2、风险控制能力

做项目经理在签订合同时是要有风险意识的。风险有几种手段:一是风险自留,愿意承担这个风险;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风险转移,交给其它人承担;三是本来风险很大,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将风险减到最小。项目经理一定要熟悉这些内容,有风险意识并具备风险控制能力。

3.4.2.3、组织能力

项目经理管理一个团队,首先要有敬业精神;其次需要与团队中每一个人员的关系融洽,如果在工作中大家相处的氛围号,那么工作就好做。项目经理要知人善任,用人所长。

3.4.2.4、优化能力

要学会应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进行优化,找准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设计现场图纸的质量与施工现场的质量等;根据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而确保项目质量。

3.4.2.5、协调能力

分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内部协调是指项目经理和其它成员的关系;外部协调的关系就更多了,有对建设方(甲方)、承包方(分包方)、建设方监理、各政府职能部门(环保部门、招投标部门等)。

3.4.2.6、总结能力

一个项目经理要会总结,善于总结。一个项目完成了,要把经验教训都总结出来,要经过认真思考,提炼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所以项目经理必须具有提炼总结的意识和能力。

3.4.2.7、提升能力

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可以给企业带来良好的信誉和无限的商机,给他所在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项目经理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要用知识、用良好的业绩来包装自己,以达到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的目的。

四、总结

项目管理是需要持续改进的,当企业在项目管理上日趋成熟时,它们也获得了持续不变的竞争优势。这种持续不变的竞争优势很可能是公司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总之,持续的提高能够使一个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参考文献

【1】咨询、设计专用程序文件.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12.4

【2】总承包专用程序文件.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12.4

【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 2012.4.20

上一篇: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的研究 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