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时间:2022-09-03 05:55:25

关于加强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全县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针对在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相对滞后的问题,玉田县从2008年谋划启动了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综合站建设,根据全县实际情况,共建设了8个农林水牧共用的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综合站,服务于全县20个乡镇。2016年以来,全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基层农技人员包村、包基地、包大簟包合作社、包家庭农场的“五包”责任制,完善“县级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群众代表”三方考核机制,深入推进“每名技术人员搞一项试验、每名干部职工创一个典型”和“农业服务超市试点”建设工作。累计已完成各类田间试验80余项,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5个;“1+1农业服务超市试点”石臼窝区域站与玉田供销股份有限公司确立合作关系,制定了合作实施方案,正在协调有关部门深入推进;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先后制定并下发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和管理试行办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持政策》,采取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分级培训。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

近年来,全县狠抓源头管理和关键环节的专项整治,全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在全县8个区域站、12个无公害生产基地、2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分别设立了监管员,初步形成了执法监督、检验监测相互协调统一的三级质量监管体系。同时,在8个区域站建立了区域性检测室8个、在“三品”基地和农业企业建自律农产品质量监测点5个,上岗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达48人,初步形成了以县质检站为中心、区域性检测室为骨干、自律性检测点为补充的县、乡、村三级检验检测体系,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实现了全覆盖。

(三)植物病虫害测报防控体系

建立健全了以县农业植保站为龙头,乡镇农技区域综合站为纽带,村级服务组织为前沿,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农资连锁店为补充的农业植保监测服务体系。特别是2012年,集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服务组织,河北省有5家合作组织入选,唐山市仅玉田一家,在防治三代粘虫战役中,全县应急防控体系和社会专业化防治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近年来,全县针对农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产品效益不高等问题,深入实施“精英引领”和“科研院所进玉田”计划,与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争取部级农业科研机构在县设立分支机构。

(五)农业信息体系

依托农业信息网,相继在全县20个乡镇建成了符合“六个一”标准的农业信息服务站,全县农业信息服务点达到304个,农业信息员达到1618人,每月编辑发行《农业信息简报》2期,每期发行1000份,发行到全县750个自然村、100多个农业企业、种植大户、20个乡镇及县直农口各单位。在全县形成了县、乡、村、户四位一体的信息服务网络,有效解决了农业信息到农民手中“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当前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玉田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经过调整充实得到了不断发展,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农业服务的质量不够高、内容单一,满足不了农民的需求

当前农民对农业服务的要求不仅只是物质上的内容,也涉及到精神方面内容。但农业服务体系给农民提供的服务项目却非常少,质量也不够高,很难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加之农民主动接受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大多依赖于传统经验和习惯,致使农业社会化服务效果不够明显。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从现行的机制来看,目前对于指导农民的服务工作,似乎县、乡党政组织、农口各部门大家都在管,却又好象谁也没有管好。从整个服务体系的各机构、组织而言,“官办”的(各涉农机构)有钱养兵,无钱打仗,不能直接服务到农户;“民办”的(各种协会、合作组织)素质参差不齐,且数量有限,难以从事大规模的社会化服务。主要问题在于:一是经费紧缺。农技推广经费保障力度不够,工作正常运转困难的现象突出。如,基层区域综合站没有农技推广专项经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农业科技培训等受到制约,业务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二是区域站招聘的基层农技人员,虽然县财政以人事形式保证了工资的发放,但由于他们没有编制,这部分人员在工作上心存顾虑。

(三)农业合作服务组织发展滞后,运行不够规范

近年来,玉田县各类合作服务组织在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延长了农业产业化链条,但在发展中普遍存在周转资金困难、规模小,信息来源和传递单一,主要由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一些专业协会及经营组织管理松散,缺乏规范引导。在经营过程中,虽然能产生一定盈利,但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与主导产业和农户的关系不够紧密。在利益分配方面,很难让农民分享到经营中的平均利润。对农民本身来说,虽摆脱了生产盲目性,但自身的经济地位并没有提高。同时,全县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还不多,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处于起步阶段,牌子不响,发展后劲不足,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仅是“你种我收”的简单买卖关系,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关系,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大。

三、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农村经济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需求,使这一服务体系功能逐步完善,机制得到创新。

(一)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二是开展农业科技示范,集中推广、转化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因地制宜,集合各方面优势资源,加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进“科技入户”;加强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进农村“信息入户”;加强科技咨询指导和农民适用技术培训,推进“服务入户”;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发展“一村一品”,促进特色产业上水平、上规模。

(二)发挥支撑保障功能和作用,积极开展金融支持服务工作

一是强化银行业各分支机构窗口指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提高信贷支农绩效。坚持“扩大规模、简化手续、加强管理”的原则,切实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进一步加大农户联保贷款的推广力度,创新农户联保贷款方式,积极推广“公司+农户”的担保方式。二是进一步规范农村民间借贷,积极培育和试办小额信贷组织,支持民间资本到农村投资,开办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三是建多层次的农村担保体系,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股份制为主体的担保公司,设立风险担保基金,财政予以适当补贴。不断创新担保形式,以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为突破口,建立起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和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建设,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加大农业领域的支持力度,开展特色农业和其他涉农保险业务,积极推行农村金融机构农业保险业务。

(三)加快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农民增收的需求

一是建设和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平台。要大力发展农村宽带互联网建设,充分利用涉农部门各自的网络平台向农民提供职责范围内的农业信息,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综合信息服务。利用农村“百姓百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农村远程教育网、农村文化站点等传播涉农信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状况,逐步扩大示范试点范围,实现以点带面,提升全市农村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二是建设和完善手机短信互动平台。充分利用电信、移动、联通和农村气象的短信平台,通过多种载体,向农民涉农政策及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市场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三是建设和完善语音电话服务平台。建成集农业政策、法规、科技、生产、生活、金融、产品流通、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涉农信息服务的农村信息语音服务平台,扩展农村电话的咨询服务功能。四是建设和完善广电传媒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农村广播电视网络,不断扩大广播电视为农村信息服务的功能和范围。

(四)采取有效措施,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要把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领导、机构、人员、任务四落实。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政府资金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和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和引导各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等社会力量,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县级财政要按有关政策规定,增加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改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办公条件,解决好工作人员的生活待遇问题。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县、乡(镇)、村要建立起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队伍。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四是强化目标管理。要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责任考评制度,把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人员,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强化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玉田县分校

范亚兴

上一篇:融资租赁盘活县域农业 下一篇:把“三权分置”尽快转化为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