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激活课堂,上好每一节品德课

时间:2022-09-03 05:15:18

激发兴趣,激活课堂,上好每一节品德课

摘要: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能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有一个活跃的课堂,需教师精心构思、准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兴趣,激活课堂,使学生上好每一节品德课。

关键词:激发兴趣;平等和谐;激活课堂;客观公正评价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调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学的思想品德教材一改再改,从最初的《社会发展简史》到后来的《思想政治》,再到今天的《思想品德》,越来越适合中学生的特点,越来越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再加上社会背景的复杂化,学校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而学校教育的关键是课堂,如何把握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成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提高的关键。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感受甚至享受尊重、诚信、爱、宽容等良好道德品质的魅力,成为教师永远不懈的追求。

从教十几年的经验告诉我,把握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教师角色,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在教学中教师要用高尚而纯洁的爱来打开学生心扉,要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引领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以一颗火热的心去关心、爱护他们,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平时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做到: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正视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斥责,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赏识教育”,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要热心、细心、耐心,多给予他们关爱,多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宝贵的自信心。一旦建立起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践其行,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

二、用巧妙的教学设计来激活课堂

在思想品德学习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基础。

1.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堂好课必然有一个好的开始,一个好的开始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课堂进行得更活跃,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巧设导语,激发兴趣,激活课堂。如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开头,也可以用一段格言或一则寓言开头,也可以用一个故事开头等。我在上“诚信做人到永远”一课时,用学生都熟悉的历史教材中的商鞅取信立木的小故事导入新课,学生争先恐后地讲,有的积极做细节的补充,渲染了课堂气氛,引起大家情感的共鸣,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了一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想听下去,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状态。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引起学生的共鸣,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如教学“学会与父母沟通”时,可先让一位学生谈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各种烦恼,然后把他的家长请进课堂讲述家长的烦恼,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寻找造成与父母沟通困难的原因,并在家长和学生互动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3.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具有较强烈的好奇心是广大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形象思维发达是广大青少年的思维特点。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动画、图像、声音融合在一起,视听并举,动静兼备,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以教师口授作为传播信息的教学方法,把教科书中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知识,把学生带入一个心旷神怡的境界,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调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观摩过一节政治课,教师在讲“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时,播放影碟让学生欣赏一幅幅鲜活的图画,聆听《春天的故事》,然后再结合歌词内容,向学生讲述深圳空前的改革举措。学生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轻松自然地将理论转化为认知,认识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三、积极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任何一个成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何况是还不成熟的孩子,但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采取分层教学,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相应的评价,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对优秀学生,给他们表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给予严格和更高要求的评价,对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给予他们触手可及的目标,让他们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其在学习中增强自信心。

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成绩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题让学生讨论,畅所欲言,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打分,反映热烈的要大力表扬,说的少的也要表扬,更要鼓励他们下次继续努力,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学生熟悉的小论文题目课后完成,如反映我镇环境状况的调查报告,这样的课题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大部分学生可以轻松完成,后进生通过指导和观察,也可以完成得很好,充分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富有趣味性、切合实际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用多样的方法全面评价学生,使学生自觉地以奋发向上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获得教学成功,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上一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