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2-09-03 03:46:10

浅谈高校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摘要:通过高校音乐教学,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培养审美情趣和建立心理机制,由内而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从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实际来看,面临着过分注重专业性、内容单一以及形式枯燥等问题。高校音乐教学要多措并举,不断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切实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学 综合素质

随着美育作用的日益凸显,高校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举措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大多数的高校都在选修课中增加音乐课的比重,让更多的学生接受音乐教育。作为教师,在开展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力争让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加贴合高校学生的需求。

一、高校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通过高校音乐教学,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培养审美情趣和建立心理机制,由内而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加强认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音乐是人类艺术的瑰宝,音乐并不是简单的音符或者韵律,其带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特别是我们的高校音乐教学,通过对于音乐详细地讲解以及深入地领会,可以让学生们迅速了解并且领会音乐所要传递给我们的思想实质和精神内涵。在学生了解和领会的过程中,是学生的品格会得到提高。高校通过音乐教学,可以迅速、直接地让大学生接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更好地对音乐有一个深刻的认知,从而将大学生塑造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和健全人格的人。

(二)深化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情趣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感化作用,这种感化是能够直达人们的心底的,触动人们的心灵的。通过高校音乐教学,可以使得大学生接受的审美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升华,从而更加有利于大学生们审美情趣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欲望也进一步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了积极向上的审美观。

(三)舒缓身心,建立良好的心理机制。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高校、社会以及家庭也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音乐通过其艺术魅力以及深情感化,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舒缓身心、减轻压力,正确面对自身所面对的困难。比如有的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或者家庭条件一般经济压力较大,出现失眠等症状,可以通过进行相关的音乐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缓解这种压力,正确面对压力,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机制。

二、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已经认识到加强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因此纷纷开办各种音乐课程,提高自身的音乐教学比重。然而,从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实际来看,面临着过分注重专业性、内容单一以及形式枯燥等问题。

(一)过分注重音乐教学的专业性。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教师队伍大多是素质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士,他们的专业素养非常高。然而,在高校中,真正的音乐专业的学生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大学生是没有音乐基础的,他们学习音乐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能够通过音乐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然而,我们一部分教师并没有认清这一点,反而在开设选修课时按照与音乐专业学生一样的标准来要求其他专业学生,导致这些学生学习热情荡然无存。

(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在具体的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们的专业划分较为细致,音乐专业的学生专业划分也非常细致。在这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教授古典音乐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教授古典音乐的相关知识,教授西方音乐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教授西方音乐的相关知识。对于其他的音乐类型并没有过多的介绍以及涉猎。这种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无形中限制了学生们的自由发展以及对于广博知识涉猎的权利,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形式略显枯燥。音乐讲究的是视听享受。然而,一些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依然采用简单的“我说你听”式的教学方式,认为只要将音乐理论知识全部教授给学生,练习是学生课下需要自己做的事情。从现在的教学形式发展来看,这种教学形式是十分落后的。而这种枯燥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被抹杀。

三、加强高校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高校音乐教学要多措并举,不断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切实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

(一)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兴趣。高校音乐教学要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切实培养起学生们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在未来,高校音乐教学不仅仅只面向音乐专业的学生,要逐步面向全校范围内铺开,力争使所有的高校学生都能够深切地感受到音乐教学给他们的身心发展带来的益处。因此,我们的高校音乐教学要切实立足于自身学校的特点,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对于教师来说,要真正的立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选取一些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和音乐内容,比如选择一些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列为教学内容之后,还可以选取个别的爵士音乐作为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建立起自身的音乐审美体系,具有音乐鉴赏能力和自我辨别能力,从而使得高校音乐教学真正的达到美育的教学目标。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形式。音乐不仅仅是需要学生了解,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聆听,能够用心去感受。在这种聆听和感受的过程中,配合必要的画面效果会更加明显。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等科学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形式,力争让学生通过视听享受,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霞.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音乐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徐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协同理论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4年.

[3]张帆.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影响的调查分析与思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马驰.论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上一篇:25个值得关注的万元项目(一) 下一篇:净菜店:主攻社区服务 月赚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