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德育主阵地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09-03 12:37:59

课堂教学德育主阵地探索与思考

课堂教学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重要的德育途径方法。几年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县对课堂教学这一德育主阵地进行了一番探索。

一、主题班团队会

1、主题的确定。

几年来,我们确立了“爱我中华”、“尊敬师长”、“我与集体”、“行为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环境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系列主题。这些主题是根据时代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要求确定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思想性、教育性。

2、选择恰当的内容突出主题。

确立了主题后,围绕主题选择内容。我县各中小学校都能在班主任指导下,由学生自行选择内容,以《德育》读本为依托,结合本地区、本校和本人实际选择那些突出主题的素材。如2010年全县主题班会大赛中,龙江三中、龙江四中,让单亲学生讲述自己的遭遇和困难,2011年、2012年全县主题班会大赛中,龙江二中和育才学校让特困生现身说法,讲述老师和同学是如何帮助自己度过难关、克服困难的。这种来自于学生中间的素材,其感染力是很大的。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几个评委被感动落泪,其他师生也都情不自禁。为了准备一节主题班会,教师组织学生通过上网、看报纸、杂志收集有关素材。在主题班会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上,我们坚持的原则是:以《德育》读本为载体,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和学生个人的思想行为实际,选择材料要真实,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

3、选择恰当的形式,服务内容、表达主题。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选择好的表达形式不但能服务内容,还能突出主题。我们在班会的形式上进行了研究探讨,几年来我们选择的形式有歌曲、相声、双簧、小品(情景短剧)、乐器演奏和舞蹈(才艺展示)、小记者采访、讨论(个别发言)、辩论(正反双方)等。这些节目都是学生自已设计自己创造的,在设计、演练的过程中学生受到教育和锻炼。为了增强主题班会的德育实效性,我们在这些形式或环节的安排上进行一番探讨,起初,有些学校为了活跃气氛,安排很多节目,被称之为“文艺汇演”,这种形式从表面看来很热闹,但热闹之后却索然无味,不能引发学生深深的思考,更不能引领行为。因此,我们通过观摩主题班会,对如何安排形式(节目)进行指导与评价,我们一致认为,节目与个别发言或讨论辩论相结合,是最佳的形式表达,即一个节目(小品、相声、歌曲、诗朗颂)以后,要组织学生个别发言或讨论辩论,根据节目谈感想、体会,使学生有感而发,进而达到教育目的。2012年全县主题班会大赛中,龙江一中以“诚信”为主题的系列情景短剧,就是把小品与个别发言有机地穿插在一起,每个短剧都能够激发学生对“诚信”的深深思考,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

二、学科德育渗透课

1、小学思品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

这两个课程本身就是德育课,对学生进行道德、心理、法律、国情以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重在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

2、其他学科课。

在传授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时,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及人文精神教育等;在传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时,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科学的探索精神。我们在深入基层学校听课时,不但看教师知识传授的如何,更重要的是看其如何渗透德育,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有哪些情感体验,思想上产生哪些深刻的变化。探讨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是我们构建学校德育途径方法体系的重要措施之一。几年来我县的德育渗透课多次受到市实验区的表彰奖励。

“十二五”以来,我县每年开展一次主题班团队会和学科德育渗透课的评比活动,这样的活动锻炼和教育了学生,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如班团队会的主持人,在准备、主持的过程中自身素质受到了锻炼,本班同学在收集、整理材料以及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学科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找准教育的突破口,从而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

在探讨主题班团会和学科德育渗透课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过程中,我们有收获,有感慨,但更多的是思考。

一、主题班团队会确立的主题要具有时代感和针对性

以往的主题班团队会主题的确立出现过几次重复用一个主题的现象,如“祖国颂”、“爱我中华”、“因为集体有了我”等,当然“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是永恒的主题,但是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赋予它新的内涵。如“前进中的中国”、“奥运健儿为祖国争光”、“神五升天的启示”、“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等。确立的主题除了具有时代感以外,还应注重它的针对性,即要根据学生当前存在的思想问题确立主题,开班团队会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如针对中学生厌学问题,确立“扬起理想的风帆”的主题,等等。此外,确立的主题宜小不宜大,主题过大,内容就空洞,主题相对小一些,学生有话可谈,便于联系实际。如“我与祖国”、“你为班集体建设做些什么”等等。

二、要科学设计主题班团队会的表达形式

一节好的主题班团队会它的表达形式是灵活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但是这种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不是文艺汇演,而是节目和个别发言、讨论的有机穿插。如一个小品以后,及时安排个别发言,谈对这个小品的认识、看法和体会,再演一个节目,再安排个别发言或组织讨论,有起有伏,不能搞节目罗列,让节目和讨论引发学生深深的思考,使其深受教育。提高每一种表达形式的质量,让每一种形式都能为内容服务,都能突出主题。

三、要恰当地选择主题班团队会的内容

内容要突出主题,好的内容能使学生的表达淋漓尽致。选择主题班团队会的内容要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的素材观点要正确,要用正确的观点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不能把社会阴暗面和学生的消极思想带到课堂上来。

2、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教育学生。重在“感动人心”上下功夫,通过开主题班团队会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3、选择的素材要注意突出主题。无论歌词、小品的语言、辩论的主题、个别发言的发言稿,还是课件展示的背景材料,都要紧紧围绕主题,切忌离题太远。

4、要提高小品(情景短剧)的语言艺术性,做到幽默而不粗俗。

四、在主题班团队会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情况,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以往的主题班团队会中,存在学生参与面过窄的现象,只有三分之一或更少的同学参与活动,大多数同学只是无关的看客,顶多是鼓鼓掌,一言不发。这里面有主持人不给机会的问题,但更多的是这些同学根本不愿意参与。有些主题班团队会开完以后,学生在情感上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没有多深的体验,只是流于形式。因此,看一节主题班团队会的好坏,除了看主题、形式、内容以外,更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学生参与率大小、学生情感上有没有发生变化、受没受教育,受教育的程度如何。一节好的主题班团队会,高潮处,会使学生感动落泪,甚至会给他一生的成长打下深深的烙印,这就是明理导行。

五、学科德育渗透课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落实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教学,都应发挥其德育功能,都应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承担责任,这就需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确立上下些功夫,挖掘教材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找准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德育渗透点),在哪些环节用哪些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总之,要将德育渗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而不是“打政治小段”、教育教学两层皮。

上一篇:让语文教学充满阳光 下一篇:5月是长身体的黄金季节,你理想的身高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