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2-09-03 12:29:12

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 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考虑到数学课程的难度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我们需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目前的教学研究结果来看,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目前的应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于高中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而言,是高中数学教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有益总结,对高中数学教学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要想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学会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有利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

高中数学是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不是自发的,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体现出来的。因此,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有效地途径就是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探究、交流中获取知识与技能,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形成数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构建高效课堂。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使数学知识具体化呢?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利用数学故事通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长期以来,数学给学生的感觉是抽象的、枯燥的。如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人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的故事、趣事,则定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这堂课中,我以印

度国王与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列式计算1+2+2次方+……+2的63次方,从而导入课题。这样不仅增加了课题的趣味性,更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探索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兴趣,同时还让他们感受到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于生产和生活,对于理解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在数学发展史和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故事、趣事,合理利用这些故事、趣事来创设问题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结合高中生追求新知的天性,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学生不能回答但急于想得到答案的问题,造成一种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如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时,课本是把不等式转化为不等式组来解决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求不等式的解,学生自然地会按照教材上的知识点将不等式转化为不等式组来求解。学生求出解后,教师可以板书,得出不等式的解集是什么,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再如讲授指数函数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各拿出一张白纸,告知同学们,白纸的厚度只有0.1毫米,我们将白纸对折27次,纸的厚度会是多少呢?会不会超出6层楼的高度?学生开始对这个问题很新奇,开始动手操作起来,直到不能操作,内心产生疑惑。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趁机给学生说:纸的厚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很是吃惊。教师因势利导引出指数函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激发。

三、借助逐层递进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再加上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有限且有层次性的,一下子给出太难或者太大的问题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如果把这些问题设计成有层次的、有梯度的问题,会使问题的难度大大降低。这样设计逐层递进式的问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学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教师可以设计递进式问题,让学生观察教室的一个侧面与地面这连个平面是什么关系?学生都会说出垂直关系。再问你是怎么判定的呢?学生陷入了沉思。教师可以提示我们之前有没有学习过类似的问题,学生会指出学习过线面垂直问题,回顾线面垂直的条件。结合线面垂直的条件,我们怎样来判定面面垂直呢?学生会把问题归结为寻找面面垂直的条件。这样逐层递进,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向未知领域探索,长期借助这样的分析方法,学生会慢慢学会这种方法,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问题情境需要一定的深度

在此基础上,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需要一定的深度,需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深层次思考,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换言之,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不能过于浅显,如果学生只是通过简单的翻阅教材就能得出答案,就导致问题情境失去了真实的效力。例如,在关于“抛物线”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是投篮。教师询问学生:“要提高投篮的命中率,其实也就是要运用好抛物线,大家想一想要提高投篮的命中率,需要考虑抛物线中的什么因素?”首先,教师的提问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利用篮球运动这一种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唤起学生思考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深度,需要学生结合篮球飞出的痕迹以及抛物线的相关知识,这就在引导学生思索抛物线的性质与定义,并且需要学生做出抛物线的函数图象,接着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经过深层次的探究与思考,学生会发现篮球飞出的轨迹是抛物线,要确定篮球的落点就需要考虑抛物线的顶点,这就涉及抛物线的函数突显和极值问题,需要学生整合所学的抛物线知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结论

创设问题情境已经成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朝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的方向发展。从目前的高中课堂教学来看,单纯依靠原有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必须要对高中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方式有足够的了解,掌握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的具体方法,把握其原则,使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上一篇: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下一篇:自主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