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在我国岭南音乐中的发展

时间:2022-09-02 11:39:32

二胡在我国岭南音乐中的发展

摘要:岭南音乐萌芽于明末清初,形成于19世纪晚期,成熟和发展于20世纪。二胡是岭南音乐中的重要演奏乐器,在数年间历经几代二胡音乐人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使二胡艺术在独奏曲目上还是演奏技巧上,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关键词:二胡;岭南音乐;发展

二胡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的民族乐器,它音色抒情优美,富有强烈的表现力,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二胡从上世纪初作为一件独奏乐器登上历史的舞台发展至今近百年的时间内,演奏艺术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及发展。二胡音乐人们在坚持传承的同时,也通过积极借鉴、汲取其它乐器及民间音乐的特色来丰富着音乐的表现力。我国的南北方在音乐方面都有着风格上的明显差异,体现在二胡作品的地域风格性上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岭南音乐萌芽于明末清初,形成于19世纪晚期,成熟和发展于20世纪。数百年悠长的岁月里,岭南一代代至情至性的音乐人,把他们的爱与恨、喜与悲、乐与苦凝结成一个个音符,一首首乐曲。他们以敏感的心灵与灵巧的手,再加上一些现代技巧,将心海的激情挥洒自如,淋漓尽致,达到了“此乐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崇高境界。

1 二胡在岭南音乐中的地位

20世纪20至30年代是岭南音乐的兴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专业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如何柳堂、吕文成、易剑泉、尹自重等。在1926年间,受江南丝竹影响,吕文成将二胡引进港、澳,并改用钢丝琴弦,移高定弦,成为发音清脆明亮的粤胡(又称高胡)。加入扬琴、秦琴,并以高胡为主奏乐器,称为“三件头”,又称“软弓”。后来又在“三件头”的基础上加入洞箫、笛子、椰胡等丝竹乐器,乐队有了扩大,大约在1930年左右乐队才定型下来。代表曲有何柳堂的《赛龙夺锦》、《鸟惊喧》、《醉翁捞月》、《七星伴月》;吕文成的《步步高》、《平湖秋月》、《醒狮》、《岐山凤》、《焦石鸣琴》;尹自重的《华胄英雄》及易剑泉的《鸟投林》等。二胡的音色抒情柔美,具有歌唱性,长期以来都深受人民众的喜爱。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纪初,二胡更是在拉弦乐器中脱颖而出,作为独奏乐器登上舞台。并在此后的数年间,历经几代二胡音乐人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使二胡艺术在独奏曲目上还是演奏技巧上,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二胡在民间流传广泛,其演奏曲日在近百年的发展中也一直深受各地地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需要准确表现某一地方特有韵味时显得尤为突出。而我国在地理与人文环境上的各地斧异,则决定了在类似的演奏技法上需要做出不同的到位演绎。

2 二胡演奏技巧在岭南音乐中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岭南音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音乐工作者对岭南音乐进行搜集、整理,并对岭南音乐的和声、配器等方面进行研究改革,出版了不少的乐谱,创作并演出了大量优秀曲目,如陈德巨的《春郊试马》、林韵的《春到田间》、刘天一的《鱼游春水》和乔飞的《山乡春早》。由于现代二胡演奏时所用的滚揉是从小提琴的揉弦借鉴发展而来,故在效果上也类似于小提琴的揉弦,即频率较快,幅度较小。这一揉弦方式最初是被运用在了刘天华先生创作的二胡独奏乐曲如《月夜》、《良宵》等曲目中,而轻柔速度适中的滚揉也的确很适合点缀于舒缓、优美的旋律之上,且更添一份恬静的氛围。由此可看出,滚揉的速率也非常契合岭南音乐风格中慢旋律的演奏,若再配合右手连贯的运弓,在音乐的表达上就更是相得益彰。

岭南地区的二胡运弓技法对二胡的演奏是有着深厚影响的,传统的岭南音乐中的二胡演奏以柔顺绵长的中速长连弓为最基本的弓法。这种弓法是与广东民歌、戏曲、曲艺等声乐艺术字少腔多的艺术特征相一致的,因而使音乐线条显得非常柔美、婉转,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而通过演奏岭南音乐中的代表性曲目会发现在弓法的划分上,较为常见的即是以一拍为基本单位,作为一弓来演奏的长连弓。其中,以一拍四个十六分音符的连接为多,一拍两个八分音符的连接次之。由此再演奏二胡的独奏曲目,就会发现在这些乐曲的慢板中同样也有这样的特性存在。所以,在演奏此类连弓时,要尤其注意避免换弓时可能出现的痕迹,以弱化音乐的力度感,保持音乐线条的流畅性为佳。

3 二胡对岭南音乐的促进、保护及传承作用

岭南音乐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自成体系,风格独特,深深的扎根于岭南民间。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如今也面临传承和发展的问题,保护和扶持工作急需加强。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岭南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来年来,很多二胡的业内人士认为岭南二胡音乐作品演奏技术难度较小,缺乏技巧运用。广东民族乐团的首席二胡演奏家曹玉荣,她在谈到两首二胡协奏曲独奏《月恋》、《客风》两部作品时,认为这两部作品是越练越难”。《月恋》,是一部少有的用广东音乐创作、用二胡作为主奏乐器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体裁,以二胡代替高胡来演绎广东音乐无疑增加了作品风格把握的难度。而《客风》则将二胡与梆笛运用新的配器手段,使得作品在时空上在形成节奏呼应,而站立拉奏二胡又给演员带来了演奏技术的难点。因此,这些作品一定要多听、多奏才能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奥妙。

翘首于珠江江畔,凝视着灯火辉煌的江边美景,聆听古老与现代交融一身的新一代岭南音乐随江水荡荡而来。传统音乐的新发展需要新一代作曲家的不懈努力,二胡在岭南音乐在新时期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二胡演奏家来共同创造。传统是根,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岁月中能创作更多散发着岭南音乐芳香的佳作。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二胡演奏家能够为岭南音乐乃至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而演奏出更美妙的乐曲。

上一篇:跨国经营企业文化差异产生的冲突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浅谈黎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及教学中的实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