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设立与英语专业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时间:2022-09-02 11:29:26

简述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设立与英语专业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英语专业 自然科学 基础课程 科学精神 培养

论文摘要:由于目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完善及英语专业教学缺乏激励学生科学精神的动因,对理工科院校专业英语学生设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是由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科学精神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所决定的。

一、前言

目前我国外语专业主要培养三类人才:知识型、复合型和应用型。几乎所有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都有着同一个目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是所有此类院校面临的关键问题。

本文从分析目前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人手,以分析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提出了作为学生科学精神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设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二、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现状

目前,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由于拥有良好的相关专业资源优势,在课程开设时过多地考虑就业因素而加重就业前景良好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忽略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后续课程。另一方面由于教学理念模糊,在课程设置上贪多图全,课程开设随意杂乱、缺乏系统性、误导学生失去学习重心。课程设置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导向,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些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既无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应用能力,其它相关专业知识也不甚了解。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英语专业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培养英语比非英语专业学生用得更纯熟的学生的地方。由于大学英语迅速发展而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拥有明确的专业的同时也有可能具备较好的语言技能,英语专业如果不进行适当调整,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而现在的英语专业教学,大量的还是对语言本身的分析、讲解;英语教师对语言、背景知识的讲解与学生以后的工作缺乏相关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由于基础教育高中阶段学生过早分科,考入大学的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匮乏不言而喻。

但是由于外语教学自身的规律,以及教师思想上的忽视,在外语教学中往往只强调模仿、复现、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薄弱的后果。不少高校都存在如下事实:如果外语系的学生和文科其他系的学生比试背诵、复述能力,外语系的学生多半能够占先;但如果大家一起讨论某个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的问题,外语系的学生中不少人就会言而无物了;不少外语系学生的文章,英文表达不错,可是内容贫乏。这种情况的出现跟他们知识面窄、思维能力差、缺乏创造性见解不无关系。

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科学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对于科学来说,知识是“硬件”,而方法和精神则是“软件”。

科学精神,指的是人的意识对客体的尊重精神和追求精神。科学精神在人自身的发展中有着重大的作用,使人能够积极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

科学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古往今来,政治家、科学家、社会学家等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科学精神的实质。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的实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求真的理性精神,求实的实证精神,求新的创新精神。更进一步讲,科学精神涵盖:构成科学精神根基的实证和理性精神,促进科学进步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以及体现科学精神“灵魂”的自由创造精神。

因而学习科学知识并对科学知识进行反思的过程。即是接受科学精神熏陶的过程。因为科学理论和科学体系的静态结构、科学知识产生、确立和发展过程,以及科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广泛与深入等等,都有可能在科学精神方面给人以某种启迪和教育。

四、科学精神培养途径

对于一个民族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科学精神和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学生们往往联想到的高不可攀的“真知灼见”和“创造发明”。只要诱导学生勤于思考,并提供他们实践和训练的机会,这种能力通过给学生创造条件而可能培养出来。

首先,学校要提供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其次,教师要自觉地把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第三,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第四,如果教学中采取能激发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有助于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也是针对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重中之重:设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因为科学知识的讲授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基础。如果不考虑扩大知识面,就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无法完全适应未来的工作,在外语领域也难有建树。其实扩大知识面和外语学习并非是矛盾对立的,人类的各种知识是相通的,某一门类的知识往往能对另一门类的知识有所启发。也许从表面上和短时间来看,读非英语类书籍占去了一定时间,但从长远看不但不会影响英语学习,而且会有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掌握。

综观其他学校进行的改革,不同的大学基本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立相应的课程。比如清华大学的英语专业为了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广泛的人文、科技、经贸等专业基础知识。毕业后能从事翻译、教学、商贸、管理、国际文化与科技交流领域工作的高级英语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就突出清华大学独特的学科交叉、文理工渗透、中外古今贯通的特点。清华大学英语专业自1983年恢复招生以来,由于历届学生具有文理渗透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始终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具有可塑性好、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和欢迎,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像中国科技大学这样以理工科为主的,其外语系英语专业偏向科技英语方向,招收理工类学生,培养具有宽厚自然科学基础及一定专业知识,具有较广播的文、史、哲修养的英语专门人才。而其英语专业(科技英语方向)主要学科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及实验、计算机语言及应用基础系列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因为中国各地情况不同,条件不一,发展很不平衡,须因地制宜。对于其他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设相应的基础科学课程。

综上所述,对于英语专业教育来说,学校通过建立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的环境,增强教师、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设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穿插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可以充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培养出21世纪复合型英语人才。

上一篇:关于外语非通用语种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及翻译... 下一篇:浅谈常态化多媒体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