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博弈 第17期

时间:2022-09-02 11:13:48

8月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率领高级别的代表团造访中国。这是默克尔今年二度访华,其中的核心议题是经贸合作,当然欧债危机依然是重中之重。略显平淡的8月过后,欧债危机风暴又起,希腊重新成为危机中的主角。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次希腊有了“战友”,西班牙和意大利两个大国也在危机的泥淖之中。德国已不是救世主,希腊危机逆袭,默克尔面临艰难选择,也许中国之行能让她暂时摆脱欧债阴云。

默克尔vs.萨马拉斯

默克尔访华的任务之一是希望中国继续增持欧元区国债,中国表示在充分考虑风险防控的前提下会投资欧元区国债市场。然而这样的表态并没有提振欧债市场,原因很简单,考虑到风险问题,中国不会轻易涉足希腊、西班牙等国的国债。对于中国而言,德国才是中欧经济交流的核心所在。欧债问题还是要依靠欧洲国家自己协调和解决,尤其是默克尔这位欧洲铁娘子所拥有的魄力与智慧。

在出访中国之前,默克尔“召见”了希腊总理萨马拉斯,重申希望希腊留在欧元区的声明。而在更早的时候,默克尔与法国总统奥朗德见了一面。这个场景与2011年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紧急“约见”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有几分相似。彼时的希腊已经揭不开锅,而眼下的资金短缺让萨马拉斯急如热锅蚂蚁;昔日的帕潘德里欧希望以全民公决来要挟法德两国,而此时萨马拉斯的联合政府也并非稳如磐石,他同样警告欧洲人应该停止整天猜测希腊何时退出欧元区。

在过去的两年中,希腊总理不止一次让默克尔抓狂。这个经济总量不到欧元区2%的小国一直扮演着“引信”的角色,而“炸弹”就是欧元解体。为了防止炸弹被引爆,默克尔不断地向“引信”灌水,但无论灌入多少水,“引信”过段时间就会接近燃点。

希腊经济已经严重缩水,而救助计划所包含的紧缩措施让希腊经济短期复苏无望,政府依靠举债度日的局面并没有得以扭转。萨马拉斯希望默克尔能够将削减开支的计划延长两年,以缓解希腊政府沉重的紧缩压力,但更重要的是希望获得更多的救助。毫不夸张地说,萨马拉斯是为“乞讨”而来,他手中的资本依然是那颗令默克尔和奥朗德害怕的“炸弹”。

默克尔明年将要面临大选的考验。德国人早已忍受不了希腊人,包括默克尔内阁中的小党也在反对德国继续向希腊投钱,“如果希腊活不下去了,那就让他们离开欧元区吧”。在这样政情与舆情压力下,默克尔也只能给萨马拉斯含糊其辞的承诺。除此之外,默克尔还受制于两大因素的困扰:9月12日,德意志联邦将对欧洲稳定机制作出裁决,即便默克尔此时给萨马拉斯签下支票,到那时能否兑现还是个问题;9月份“三驾马车”(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专家将对希腊的经济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希腊的资金缺口,如果资金缺口超乎预期,德国人还有兴趣向希腊这个无底洞砸钱吗?

对于萨马拉斯而言,国际救助所附加的改革建议让希腊经济命若游丝,新债补旧债,一旦国际资金链中断,希腊政府就不得不面对违约风险。一个几乎被债券市场抛弃的国家,除了寻求国际救助之外,还有什么选择呢?花旗银行的研究表明,希腊在910月间可能会退出欧元区。

默克尔认为欧元不仅是一种货币,更是一种理念。所以,就欧洲一体化战略而言,希腊退出欧元区是对欧洲一体化挑战。但无论是默克尔还是萨马拉斯都做不到“一言九鼎”,欧元区本身就是一个多重制度堆积起来的复合体,即便是默克尔也不得不遵守其中的游戏规则。

德拉吉vs.魏斯曼

令萨马拉斯苦恼的不仅是希腊经济的困境,还有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两个欧元区经济大国越来越像希腊了。救助基金是有限的,僧多粥少,如果西班牙和意大利岌岌可危,德国、法国很可能“弃卒保车”,萨马拉斯的“乞讨”愿望也就落空了。

为了挽救西班牙和意大利,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8月30日的德国媒体《时代》撰文称,欧洲央行为了履行职责有可能需要采取非常规政策。9月6日,欧洲央行将召开议息会议,在利率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德拉吉需要采取措施刺激经济。早在7月份,德拉吉曾承诺要采取措施捍卫欧元,债券市场因此一度回暖,西班牙、意大利的国债收益率也有所回落。目前,欧债危机的关键节点在于西班牙和意大利能不能留在债券市场,依靠市场融资,而不是像希腊那样成为市场的“弃儿”。

虽然欧元区各国使用同样的货币,但融资成本却有着天壤之别。德国的国债收益率一直在2%以下徘徊,甚至还出现了负收益率,而危机之中的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国债收益率却高得令人咋舌。德拉吉所谓的非常规货币措施基本就是要出手购买欧债危机国家的短期国债,以此来提振市场信心。德拉吉认为,市场被恐慌情绪笼罩的时候,货币政策信号无法均等地传导至欧元区的每个角落。此言不虚,但是通过购买短期国债压低危机国国债收益率的做法能否得到德国的支持才是问题的关键。

德国央行行长魏斯曼并不同意欧洲央行购买国债,更反对人为制定欧债危机国家与德国之间国债收益率差的做法。德国央行的观点很鲜明:风险需要欧元区各国政府来承担,即便建立欧洲银行联盟也不能将风险在各国政府之间“转让”。魏斯曼曾经是默克尔的经济顾问,2011年其师韦伯从德国央行行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他被提名为行长。人们曾经担心魏斯曼领导下的德国央行会失去独立性,然而魏斯曼很快适应了德国央行的传统,那就是与总理对着干。默克尔暗示愿意支持德拉吉的购债计划,但是魏斯曼并不买账。

魏斯曼是欧洲央行货币管理委员会的董事,在欧洲央行决策投票中只有一票,但反对购债的并不止德国一家。即便德拉吉能够获得多数票,也无法改变魏斯曼的初衷,更不可能改变德国央行的传统。其实,德拉吉也不是没有考虑到魏斯曼的态度,他一方面向市场暗示将出手购买债券;另一方面向魏斯曼“暗送秋波”,强调欧洲央行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成员国需要接受经济改革建议。

虽然魏斯曼及其德国央行的“特立独行”让很多人不舒服,但是在一个信用货币的时代,央行银行家的独立性与理性判断是一种货币的信用基础。欧洲央行的声誉源于德国央行,所以,虽然德拉吉和魏斯曼有不同的意见,但他们都是而且也应该是央行独立性的捍卫者。

德国央行一直以捍卫货币稳定为自己的唯一且最高职责,如果德国经济能够保持稳定增长,魏斯曼也不会激烈地反对德拉吉。如果外部市场能够稳定,德国经济增长就不会逆转。因此,默克尔率领着一个庞大的经济代表团前往中国,不仅签下贸易大单,还与中国政府进行了联席会议,稳定的中德经贸关系对于德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而言,默克尔访华是不是曲线救国之策呢?如果是的话,那么中国已经间接地参与到拯救欧债危机的行动之中了。

上一篇:探讨经济金融形势与宏观经济政策 下一篇:滨海新区自由贸易区建设战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