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排球教学有效策略之分析

时间:2022-09-02 11:10:26

高中体育排球教学有效策略之分析

我国排球训练的实践表明: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三年成形、五年成才、八年成器”。我们在高中体育排球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从长远考虑,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本文主要讲述在高中排球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有效教学方法,以增强排球教学的教学效果。

一、直观示范教学法

直观示范教学法指的是学生通过感官感知以及直接或间接方式来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技巧的一种教学方式。体育中的直观教学一般以教师示范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并与其他教学手段加以配合。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知和学习动作的规范性,它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最实际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示范具有针对性、正确性和目的性,示范的时候要选择好方位,一般侧向学生进行示范动作,这样做,更有利于显示教师前后动作的姿态,如跑、跳、垫球等动作。在示范动作的同时,也要注意讲解,让学生在听讲解的同时模仿教师进行动作练习。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也更能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动作讲解要生动形象

示范讲解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教师讲授基本技巧、基本技能的教学手段,同时又是学生获得体育技能的基本途径。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讲解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在讲解中应用直观教具,如技巧图片、黑板画图的方式,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中体育课的排球教学中,学生对手指和排球的接触点往往把握不准,在挂图上用手指或教学工具具体地指出接触部位,这样学生一看就会明白,从而更快速地掌握动作的要领。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讲解语言的幽默和通俗性,以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使得他们自觉沉浸在排球的教学当中。

三、分层教学法

排球具有很强的技巧性。高中生中,有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排球的机会比较多,基础较好;而有的学生由于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的限制,接触的机会较少,基础就比较差,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排球水平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采用“一锅教”,即全部学生按照一样的教学方式,就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采取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各层次的教学目标都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加上教材内容多、时间少,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区别对待和因材施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一锅端的教学方式,这样就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教学矛盾:基础好的学生觉到教学目标太低,无需努力就会非常容易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基础较差的学生,会感觉到教学目标太高,动作要领一时掌握不了,从而可能产生自卑心理,最后对排球学习失去兴趣。

在排球课程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分层教学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区别地设计和进行设计活动,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以适应不同教学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学习习惯、乐观向上的生活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排球教学中有较大的收获。

四、排球教学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老师在排球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排球课程中,排球运动以飞行速度快、变化多、落点不固定以及每次发球需要轮转等为特点,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排球训练中既要会防守,同时也要会进攻。如果缺乏良好的身体素质,缺乏全面的基本技巧,就不可能在比赛中获胜。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教学中,要以训练为主体,比赛为辅助。练为赛,赛促练。下面是排球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几种方法。

1.在准备活动中进行辅助训练。好的准备活动可以使得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课堂教学,使得教师以一种愉快的心情进行排球教学。在排球教学活动中,可以有一些准备活动。如在准备活动中,适当安排脚步移动训练,这样的准备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跑动和身体协调能力,或者可以安排闪避、抓球、跳动等准备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2.在专项训练中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游戏性质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热情、兴奋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游戏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由于游戏具有较好的趣味性,学生在游戏练习中的互动较好,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游戏类的训练,如立定跳远、蛙跳、推人出圈等游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来安排适当的游戏,如立定跳远、蛙跳可以提高学生的腿部的力量,而推人出圈可以提高学生上肢的力量。

3.在技能学习中要注重辅助训练。排球教学中基本的技能包括有传球、垫球、扣球、发球等动作,在培养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这些动作的特点,进行一些补充辅的训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些基本动作,同时也锻炼了身体。

如在排球传球、垫球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是技能学习,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必要的跑跳。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安排往返跑,让学生在跑动中进行急停、传垫球等动作,可以是双人配合或者是单人练习。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技巧的同时也保证了适当的运动量。

4.在专项技能训练中进行诱导性训练。在排球实战或比赛当中,有时可能会有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为了防止或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就需要有一些防范措施。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诱导性训练,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如排球中经常出现的摔倒现象,老师在诱导训练中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如鱼跃前翻滚等。同时,学生在接低球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5.在专项技能训练中开展扩展训练。在排球这门课程中,拦网、扣球都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弹跳能力,拦网和扣球的训练确实能够增强的学生弹跳力。但是,如果单纯地采取这样的训练,长期的训练后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倦的心理,这时我们可以采取田径中的跳远、跳高训练来增强学生的弹跳力,即开展合适的扩展训练。这样,学生在增强弹跳力的同时,也学会了跳高和跳远的技巧。可见,在技能训练中开展扩展训练时,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将技能需要的身体素质和扩展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兴趣,以实现教学目标。

五、结语

在排球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英,魏亚栋.体育课分层次教学法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3).

[2] 李文杰,周庆丰.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的方法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06).

上一篇:善用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下一篇:浅谈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