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时间:2022-09-02 10:45:58

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语文学科价值最大化实现的重要方面。因此,为了确保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也为了学生综合而全面的发展,在授课时要借助恰当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健全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关键词:阅读素养;审美能力;亲情意识;爱国精神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是课改下的基本理念,而且也是素质教育下语文课程教学价值的直接体现。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认真挖掘教材价值,要借助恰当的方式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论述,以期能够确保课程价值的最大化

实现。

一、借助文本鉴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鉴赏能力是语文学习的能力之一,也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更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立足于语文教材,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的过程中感受文本中所包含的自然美、建筑美、人物美等,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语文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教学《桥之美》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本中所描述的建筑美,也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桥的姿态万千,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句子进行了鉴赏和解读,如:“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鼓励学生结合文本描述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在大脑中形成一幅美丽的“桥”,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相关的句子进行欣赏,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二、借助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亲情意识

自主学习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新教学方式,也是凸显学生主体性,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亲情意识的培养与学生自主性的培养有着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学生自身真正认识到亲情的价值,体会到亲情的重要性,才能指导自己的行为,才能使学生懂得感恩。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自主学习模式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以确保学生获得良好发展。

例如,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读懂文本中所包含的那份深沉的父爱,授课的时候,我选择了小组自主学习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带着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思考文本中的重点句子来体会父亲对作者的爱。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着重分析下面三个句子:(1)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2)没有爸爸,你要自己管好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3)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助你妈妈。你最大。引导学生讨论,这三个句子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浓浓的父爱,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亲情意识,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亲情。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爱国精神

爱国精神是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并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也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健全发展。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主人公的爱国情怀,也为了对学生有效地进行爱国教育,在授课的时候,我选择了问题情境探究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这节课与平时的课有什么不同?(2)韩麦尔先生今天进行了怎样的穿戴,为什么要这样?(3)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在听到钟声、号声后会脸色惨白?(4)本节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而且还能加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然,除上述三点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者是课外阅读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还可以借助多元解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包括写作能力的培养、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等。这些都是语文素养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课改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借助恰当的方法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语文意识的培养做好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王成霞.激活初中语文课堂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吉林教育,2011(34).

上一篇:沐浴音乐之光,提升心康指数 下一篇:让学生在爱与信任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