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合作、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02 07:22:18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深入推进,以及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一重要指导思想的明朗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已成为各科教学的一个新起点。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一种质量的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学习 ,是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一个重要方法,同时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首要任务。它的基础特征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我们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学生自主参与的情境和氛围。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地去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

1.自主学习

如在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时,我采用自主读书、自主理解、自主赏析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1.1 自主读书。在剖析课本内容之前必须做出提示和交代,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进行点、划、批、注,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重点词、句、段及相互联系,然后精读课文,用添词、省词、换词等品读方法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技巧;最生根据自己对课文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 自主赏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精美的词句进行欣赏性的评价,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它好在什么地方?可以同桌互说,小组讨论再说等。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自己喜欢的句段,最后在熟读的基础上对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诵读。由于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自学机会,所以大大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新课程倡导和强调“合作”的学习方式,是因为个性化的语文学习同时也是需要群体合作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正如萧伯纳所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课堂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又能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使他们的社会品性获得积极、健康的发展。合作方式有两种:

2.1 [JP3]指定分组。按老师的安排,把好、中、差生平均搭配成若干小组,当教师示意后,立即组合。这样搭配组合,有得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且有得于各组之间开展有效的公平竞赛活动。各小组指定一名组长,或由各小组自推选一名组长,也可以轮流担任组长,每一次的合作都 有秩序地各抒己见,再通过小组的讨论、总结、在成一致的观点,最后再由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如地教学每课的生字时,我就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自学生字,他们的合作形式很多,有的轮流开火车读,有的范读,有的一起读……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当中的读错音的,读不准音的,不会读的,由小组成员自行纠错或范读,使得各小组的成员都会学生字,掌握正确的读音。这样,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人,增强他们的凝聚力与集体创作的精神。 [JP]

2.2 自由组合成小组。在讨论问题时,可让学生自由寻找自己的小伙伴组合成学习小组,因为他们寻找的都是“知己”,所以讨论起问题来会特别的“投机。”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围绕“做人要做怎样的人”让学生展一场激烈的讨论。我就让学生自己找伙伴组合成小组展开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有的认为:做人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要做心胸狭窄的人。有的认为:做人先要看外表,外表好看了,才会做一个自信的人。而有的却人为:做人不一定要外表好看,只要有一颗善良的、美好的心灵就比会么都好……整个过程高潮迭起,掌声、笑声连接不断。尽管他们的语言和思维没有成年人的犀利、深刻,甚至出现一些偏差。但只要老师善于帮助他们明确观点,明朗矛盾,就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用集体的智慧来挖掘出课文的中心思想,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白了人生的价值所在。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和一种实践动。就其时段来说,可以分为课堂教学上的探究学习和课外延伸的探究学习。

3.1 课堂教学上的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一开始,探究性学习就开始,并且贯穿着整人教学过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个课题时,提出有一定探究价值的问题:究竟是“船借箭”好,还是“草船 骗箭”更恰当?让学生通过熟读课文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该说这种做法是很有探究性的,它可以提高学生思考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又如在《荷花》这一课中写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为什么作者用“冒出来”,而不是“长出来”呢?让学生进行独立思索,以便解决问题。只要教师在教学时平等参与、因势利导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探究的热情。

3.2 课堂以外的探究。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适当地延伸与扩展到课外。如结合《司马光》的学习,让学生课后想一想:如果你是司马光,你还有别的办法救掉进缸里的小伙伴吗?鼓励他们去探索,或进行小实验、调查、访问等手段去求证,以他们亲身体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学思想。

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和途径,探究又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实践证明,让学生参与“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紧密联系的学习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启迪学生的思维。这样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得到科学的分册,不但可以创设、保持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高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切实地提高他们的探究创新能力,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上一篇:高中政治课的概念教学初探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发展性评价方式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