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时间:2022-09-02 06:47:01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21-01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给予我们教育者的紧迫任务。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织形式,在传授人类创造和传承下来的文化信息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渗透的方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投入水平与效果,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如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课堂结构的安排,教学手段的设置,教法的运用,教师的语言教态等。学习是高级而复杂的思维活动,与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心理有着很强的情绪性,好的心理状态能积极作用于人的思维活动;坏的则对思维造成阻碍。心理健康教育对英语教学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学习方面的主要表现:

(1)学习压力问题;

(2)厌学问题; 

(3)学习困难问题; 

(4)学习障碍问题。 

(5)自我评价问题; 

(6)自我体验问题; 

(7)自制力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和教学法教授克拉申曾指出,学习外语要集中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性输入,二是解除心理障碍问题。

布卢姆在情感教学理论中也指出,学校学习中的许多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固有的。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学生英语基础较弱,学习意识淡薄,有的甚至对英语学习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如何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成为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是基础弱而导致的信心不足,如果对之加以积极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感情操。

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尤其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应重视健康情感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充分发掘教材的优势,使学生在愉悦中体会学习奥秘,培养高尚的情操。 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不轻视英语差生。部分教师对英语成绩差的学生的轻视往往溢于言表,并对他们经常批评贬低,甚至对其成功和进步也持有怀疑与否定的态度;或者有意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低期望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各种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的自我评价也随之降低,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逃避学习 ,或以异常方式表现自己,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这种情况的出现都是由于教育者的失误造成的。加强对英语中等生的重视。忽视会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热情,使他们失去发展的动力,学生会因为长期无法判断自己在学习英语方面的能力与价值而失去学习兴趣和方向。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他们的主导活动,因而学业压力是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是因学业压力而产生的,常见的如焦虑、抑郁、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都与学业压力有关。不对英语优等生过分重视。英语教师对学习好的学生有更高的期望和更严的要求,使学生随时处于备战状态,造成学生心理紧张或自我评价过高,一旦达不到目标,学生就会产生焦虑、恐惧。在英语教师的过分重视下,学生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全面发展就受到了影响。英语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他是受到重视的,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心理健康教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结合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英语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只要我们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自觉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着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富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能。

英语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学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注重情感教学,以情优教,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进行学习。充分发掘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底蕴,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培养出一批批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合格新人。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应用,要将心理健康教学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

上一篇:浅析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评价 下一篇: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