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谈话式教学

时间:2022-09-02 05:41:43

浅议谈话式教学

摘 要 本文论述了谈话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谈话式教学与现代教学理念的关系,从而得出了谈话式教学是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一种完全有别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的新的教学模式。文章提出了谈话式教学的基本要点,强调谈话式教学是师生间的教学对话,在谈话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结论与过程的关系、预设和开放的关系。

关键词 谈话式教学 现代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谈话式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1.1谈话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谈话式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即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研究、交流等亲自经历的学习活动。

1.2谈话式教学的特点

(1)主体地位平等。谈话式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过程。这种师生间的对话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要承担不同的角色:主持人、交谈者、引导者、点评者、讲解者,是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

(2)互动性强。谈话式教学既然是一种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那么,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应当是互动的、双向的和交流的。同时创造一些道德选择两难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换位思考能力。

(3)机动灵活。在谈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状况,根据学生对谈话的反应及时调整谈话的内容和时间或者控制谈话的节奏,从而避免了无谓的时间浪费,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谈话式教学的基本要点

2.1要对谈话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

谈话式教学的话题要围绕和服务教学的目的。因此,谈话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所熟悉的或者是比较关注且已经形成初步共识的。为此,教师作为谈话式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就必须做到课前深思,精心备课,对谈话内容进行充分准备。

2.2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谈话

在设计谈话话题时,要让谈话的话题在学生认识的“发展区”内,即选择的话题难易程度要略高于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如果太低,谈话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太高,就脱离了实际,既浪费了时间,也不能形成共识。只有在谈话的内容处于学生认知的“接近发展区”内,才有讨论的价值,也能为学生接受,从而达到课堂讨论的最佳效果。

2.3谈话的话题要渐进式深入

谈话的初期,要适当地从学生已经认知的内容谈起,然后随着话题的深入,由浅入深,渐入渐深,以诱发学生思考。

2.4对话题通过引领,最后达成共识

在进行谈话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插话提问、倾听、回应参与到学生的谈话中来,要运用问题来进一步推动谈话内容的深入。譬如:“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详细说说吗?”“你还有什么想法?”……引导谈话深入进行,而最终达成共识,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课时的实际情况和谈话内容的深入情况,准确地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时机,更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

2.5要注重谈话技巧

在谈话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要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展现自我,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谈话的技巧。

3正确处理好谈话式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3.1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谈话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平等和彼此沟通等理念。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气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师眼里,每个学生的意见都是值得珍视的。当学生在谈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与召唤,其心态才能保持开放,才能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如果还是“一言堂” ,学生只有随声附和的份,那就根本谈不上彼此之间敞开心扉,实现平等、民主的对话。

3.2正确处理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忽视过程,关注的是结论,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生命的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失去了学生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是与现代教学原则背道而驰的。因此,在谈话式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去检验文本,通过对话去理解文本,发展文本。至于结论,最好像苏格拉底那样,让学生自己去体悟,教师不必包办代替。面对着各不相同的感悟、理解,教师不要强行统一。最好是鼓励学生通过对话,继续深入进行研究。

3.3正确处理预设和开放的关系

教师在讲课前要有充分准备,认真钻研教材,写好备课笔记。然而在上课时却不可拘泥原来设定的程式。如果我们一味以完成课时计划为第一要务,急于走过场,则很难让学生产生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综上所述,谈话式教学,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成就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符合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要求的教学方法。正确地运用它,必须更新观念。让谈话式教学的鲜花开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爱―教师之为教师的存在 下一篇:如何让教学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