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教师为导演 变学生为演员

时间:2022-09-02 04:58:40

【前言】变教师为导演 变学生为演员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新课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这是一种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指导思想。有幸倾听了陕西省教育学院陈璟老师的授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她主张课堂的气氛,如何才能营造课堂的气氛...

变教师为导演 变学生为演员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学校就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所以课堂教学模式也要做出相应的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教师是“主演”,学生是“观众”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更不能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作一名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够适应新课程课堂教学要求的老师,就要将自己由“演员”角色转变为“导演”角色,将学生的“观众”角色转变为“主演”角色。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教师; 学生; 导演; 主演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186-02

语言源于教育,而教育方法和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逐渐的发生变化。《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学习,而且要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师是“主演”,学生为“观众”已不能适应当今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求,更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有人把英语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比作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认为教师像一个演员,通过自己领衔主演的角色来吸引学生,打眼一看,这个观点没什么错误,教学中就是这样的。但是仔细一琢磨,这个观点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更不符合新课程下的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课程理念。如果这样的话,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始终不能敲开他们自主学习知识的思维大门。这样的教学方法跟“满堂灌”,“一言堂”没什么区别。

新课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这是一种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指导思想。有幸倾听了陕西省教育学院陈璟老师的授课,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她主张课堂的气氛,如何才能营造课堂的气氛?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双向的,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参与。英语是一门实践课程,只有通过大量的活动实践才能准确的掌握语言使用的背景。语言可以是“死”的,但是活动必须是“活”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主张活动教学,用大量的活动使学生动起来,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活动的参与者、完成者是学生,这样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观众”变成了“演员”,培养了他们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动手,动口的能力。而教师则由“主演”变成了“导演”,这样对教师的组织能力也是一种极大的提升。英国教学法专家杰里米-哈默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实际上类似于导演。是的,演员有他自己的品性和素质,但他们往往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头脑中和心灵深处的东西,每个学生都是智慧的,只是他们暂时还没有找到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带路的人,一个能够带领他们去寻找钥匙的人,这个人就是教师,就是导演。作为导演,你就必须启发他们,指导他们,告诉他们存放钥匙的地方。作为学生,他们在导演的引导和影响下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戏演的自然,而导演必须靠他们才能使自己的戏在银幕上充满无尽的活力。所以说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是一个导演,因为他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总结者,而学生则是一个演员,是活动真正的领衔主演。下面我就谈谈教师如何做导演,学生如何做演员的问题。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是活动的策划者,就像导演需要反复审核剧本、领悟剧情那样,教师在策划活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活动的目的性。课堂中每个活动都应围绕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而设计。活动必须使课堂教学多样化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教“Where is my backpack?”这课的时候,可设计如下活动,让一个学生去教室外面,然后教师把这个学生的书包,橡皮,铅笔,钢笔等藏起来。然后请这位学生进来问“Where is my pen/ backpack/eraser/pencil?”其他的学生也可以问“Where is his/her backpack/eraser/pencil/pen?”这一活动使全班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避免机械操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2.突出活动的生活性。语言是要被运用到生活中的,这也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所设计的活动对于生活有没有作用。教学中,我让学生平时多留意自己身边带有英文字母的东西,比如一些国产电器上都会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商场周围带有英文的标识牌,衣服上的“S/M/L”等,除此之外我还精心设计教学,比如:在教表示家庭成员的词语时,我让两个班的学生带来“合家欢”照片,让他们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那节课后,我倍感欢喜,原来学生对“This is.../ That is.../ My father likes .../My mother likes.../ She/He is...years old ”等之前学的句子都用上了。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学习自己身边的事物,当他们能够成功地将它们与生活相联系的时候,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3.突出活动的真实性。山区大多数学生感觉到英语学习很困难,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所以我在教学中会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英语学习的氛围。如在教“I'd like some noodles.”这课的时候,我让学生从家里带不同大小的碗,把教室改成了简单的餐厅,然后用英语点餐,每个英语组的小组长扮演服务员,组员扮演客人。当我宣布活动结束的时候,仍然听见好多学生还兴致高涨的说“What size would you like? /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May I help you?/Any drinks?/Anything else?”。记得上大学期间,我们在学习如何报火警求救的时候。一位来自美国加州的口语外教,他为了给我们营造良好的英文学习环境,把他宿舍的凉席,对讲机,毛巾,水盆都搬到了教室。求助,交流自然都必须要用英语。我当时那副狼狈的样子,至今还历历在目,拨通对讲机后,简单交流了几句后,他问了这样一句“What’s your address,please?”,因为这个情节是发生了火灾,他说的特别快,我根本没听清楚是什么,于是乎,我被其他扮演火警的同学们抬到了凉席上。他宣布我已经被烧死了,不能说话,不能动。其实大家都明白,别的同学在练的欢天喜地,你真的能无动于衷吗?你真的能辜负老师的用心良苦吗?我躺在那里都还在模仿他那句讲的很快的英语“What's your address,please?”。

4.突出活动的生动性。如何让一个活动变的生动形象,这个好比拍电影样的,演员的动作、表情、眼神要到位才可以做到,该夸张的时候就得夸张,该放声嚎叫的时候就得嚎叫,该大笑的时候就得大笑。如在教“Oh,really?”这个情景句的时候,试想学生都毫无任何表情的说“Oh,really?”,这根本达不到效果。但如果教师先给学生做个示范,然后要求学生做到表情、动作、眼神都到位的说“Oh,really?”,这个效果会是截然不同的。

“活动的目的性、活动的生活性、活动的真实性、活动的生动性”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英语学习中解救出来,为他们营造良了好的学习气氛,树立了他们的信心,丰富了他们的阅历,保持了他们积极的学习心态,让他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学习英语原来也可以这样简单。

其次,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小组的编排

(1)小组的大小根据活动而定,小组组员太少,太多都不适合。以4-6人为一组最好。

(2)编组要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千万不可一组全是优秀的,另外一组全是后进生,最好是每一组有1-3名优秀的学生,这样他们可以带动其他的后进生。

(3)编组要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差异,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句话虽然很俗,但却很有道理的。

(4)每组要有个能力较强的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活动,并与教师取得联系。这样导演就能轻松点,否则会忙的你团团转。

(5)每组要有编号,在教室有固定的活动位置。这样当教师宣布活动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迅速到达活动地点,避免混乱和耽误时间。

2.活动时间长度和频率的控制。每节课的小组活动不能过于频繁,活动次数过多,单位时间过短,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所以在时间的控制上,教师要把握好,一般选择在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完成了活动的时候宣布活动结束。

3.纪律问题。在小组活动开始阶段,教师缺乏经验,设计组织的活动中可能会出现漏洞,学生会因为获得了独立空间而兴奋不已,部分捣蛋鬼就开始捣乱了。这个就需要教师在活动开始时,交代清楚活动的任务,组织要到位,管理要严格,慢慢的就会形成一套规范的操作系统。这期间是需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活动设计。

4.活动中的语言问题。很多老师估计和我有同样的困扰,活动宣布开始后,有部分学生用汉语交流。这个问题我一直很苦恼,闲暇时间反复总结,思考后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1)教学活动太难,导致学生没办法用英语去交流;

(2)活动前期准备不够,学生不熟悉活动所用语言;

(3)部分学生还没弄懂活动的内容和目的;

(4)部分学生只是把活动看成是游戏,忽视了活动的目的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也得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活动开始时,彻底的讲清楚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另外,在每期活动准备阶段我都会先把活动需要用到的句子教给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去运用,这样就能将理论带入实际运用中。

最后,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的反思者,就好比一部电影上映后的票房问题,票房的高与低,作为导演和演员都有责任去反思。积极的组织学生反馈,检查和交流各组的活动情况,并且及时的纠正失败的地方,总结成功的地方,只有这样不断的反思,活动才会越来越完美,演员的演技会越来越精湛,而你的导演水平也会越来高。

总之,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言学教师在教学上要形成开放的教学和研究的工作方式,经常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共同反思,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业务素质;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要必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出的新要求。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本地区的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积极而有创造性地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王松美,林立.中学英语教学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探究课的反思 下一篇:国内SNS网站盈利模式比较及新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