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

时间:2022-09-02 03:49:50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34-01

教育是一种艺术,教无定法,这一点众所周知,用统一的模式去塑造千差万别的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的践踏,一般的课堂程序是:引题,提出疑问,抓关键词句学习课文,总结学习收获。这样的课堂看似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时间长了不免疑惑: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课堂内容,怎么能采取相同的教学模式。这样教学究竟有多少实用性。

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提高课堂实效性呢?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手段,要想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最大的彰显,就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兴趣。课堂上寻找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事例,自然地把教学目标结合到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去,顺利达到教学效果。例如在讲《钓鱼的启示》这堂课时,学生对“道德”、“诱惑人的‘鱼’”很难理解,这时可以联系学生熟悉的事例,如:售货员阿姨多找钱了;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分了;过马路红灯亮了,周围没有警察叔叔,冲过去还是等一等;公交车上给爷爷奶奶让不让座等等。让学生自由发挥,很快学生知道了什么是“道德抉择”,什么是“诱惑人的‘鱼’”。

现在提倡把语文简单化,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洁明了,这样看似蜻蜓点水走过场,其实这需要我们把教材吃透,对教材深挖,深入简出的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讲《掌声》一课时,学生对掌声的意义没有深入的理解,通过课堂叫学生发言时出现的不敢发言,声音小,回答正确时,学生为什么给予掌声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掌声对英子的意义。又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其它情况下掌声的含义等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掌声的广泛意义。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课堂上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合作探究、自找伙伴学习等形式在教学中已屡见不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确实,讨论形式热闹、气氛活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课堂不是少数学生走秀的舞台,我们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发展,立足于全面和谐的发展,立足于能动自主发展,让更多的孩子像花儿一样绽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一是靠老师的教学经验与智慧;二是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坚持钱梦龙先生“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法”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上一篇:语文味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下一篇:探究式学习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