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295例结果分析

时间:2022-09-02 02:34:44

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295例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在预防乙肝宫内感染的作用效果。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分娩,随访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且乙肝病毒(HBV DNA)阳性母亲及新生儿295例,按照孕期内注射HBIG前后母亲血HBV DNA含量的变化分为三组:HBV DNA升高组(55例);HBV DNA下降组(227例);HBV DNA转阴组(13例)。观察3组新生儿免疫失败情况:结果 HBV DNA含量升高组占19%,新生儿免疫失败15例,注射HBIG母亲血HBV DNA转阴组及HBV DNA含量下降组占81%。无新生儿免疫失败病例。结论 孕妇在孕期20周后肌内注射HBIG对提高乙肝母婴阻断率具有一定的效果,并可通过孕妇注射HBIG后HBV DNA的含量变化,筛查HBV母婴传播的高危人群,制定阻断方案。

【关键词】 乙肝病毒;乙肝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

目前,我国约有1亿多人感染乙肝病毒,而母婴传播是我国HBV感染的主要途径。利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在孕期对母体进行免疫阻断,正在被国内外普遍应用[1],研究和探讨HBIG预防宫内感染乙肝的效果,以及应用HBIG的方式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分娩,随访的HBsAg阳性、HBV DNA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295例,检测母血在肌肉注射HBIG前孕妇HBV DNA含量,分别在孕20、24、28、32、36周肌注HBIG 400 U,并于孕妇分娩前测定其血HBV DNA含量。

1.2 分组方法 依据孕妇肌注HBIG前后血中HBV DNA值的变化,将其分为三个组:HBV DNA升高组(55例);HBV DNA下降组(227例);HBV DNA转阴组(13例)。各组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均进行乙肝疫苗以及HBIG联合免疫,孕妇发现HBsAg时间、年龄、孕产次、分娩孕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检测方法 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检测采用RT 6000酶标仪(美国Rayto公司生产),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试剂,有效阳性对照OD值>0.05,阴性对照OD值103拷贝/ml为阳性。

1.4 诊断标准宫内感染:新生儿出生后静脉血HBsAg阳性或HBV DNA阳性,且持续至1月龄;免疫失败:新生儿HBsAg阳性或HBV DNA阳性,HBsAg为阴性,且持续至12月龄。

1.5 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

2 结果

表1

孕妇例数及新生儿免疫失败例数结果对比(例,%)

组别 免疫失败例数 免疫失败率

HBV DNA含量升高组(n=55)15 27.27%(15/55)

HBV DNA含量下降组(n=227) 0 0

HBV DNA转阴组(n=13) 0 0

合计(n=295)155.08%(15/295)

注:与HBV DNA转阴组和含量下降组比较P

表1说明,采用5次肌注HBIG,可使大部分(81%)的孕妇血HBV DN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还有部分(4.4%)孕妇HBV DNA转阴。但有孕妇(17%)HBV DNA含量升高,在HBV DNA转阴组和下降组,新生儿免疫失败率为0。而HBV DNA拷贝数升高的孕妇其免疫失败率为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孕妇注射HBIG前后血中HBV 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可以预测新生儿免疫失败率,孕期血中HBV DNA拷贝数升高或HBV DNA拷贝数大于105拷贝/ml,新生儿免疫失败率升高。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胎盘中的滋养细胞与母体血液直接接触,不仅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也是HBV侵入胎盘的主要屏障,HBV可引起胎盘发育不良,导致胎盘屏障发生障碍,使滋养细胞失去屏障保护作用,从而出现HBV经胎盘的血源性和细胞源性的宫内感染[2]。HBsAg阳性孕妇在孕期注射HBIG,HBsAb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使胎儿在宫内获被动免疫,从而减少HBV感染[3]。早期应用HBIG,除直接中和病毒颗粒外,主要刺激母体的免疫系统,增强网状内皮作用,活化巨噬细胞功能,促进机体T细胞分化增殖,产生白介素 2(IL 2)和干扰素提高孕妇的细胞免疫功能[4],从而快速降低HBsAg滴度和HBV DNA载量,减少HBV的侵袭能力,阻断HBV对滋养细胞的感染,恢复胎盘屏障功能,减少HBV的母婴传播机率。

本院研究显示,在孕期20周,开始肌注HBIG 400 U,实施免疫阻断较有些学者[5]所采用的传统免疫阻断,成功率显著提高,这是因为妊娠20周时,胎盘滋养细胞已经具有主动将母体1 gG型抗体转运给胎儿的能力[6],孕期HBV DNA的高滴度是母婴阻断免疫失败的主要因素,故HBV感染的孕妇在孕前及孕初降低HBV DNA含量,是减低胎儿HBV宫内感染和提高免疫阻断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朱冰,梁晓峰.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预防围产期乙型肝炎病毒传播.中国计划免疫,2006,12(4)312.

[2] 刘伟.死胎胎盘组织中HBcAg表达的临床和病理研究.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18(2)104.

[3] 刘海英.孕妇乙肝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作用机理的研究.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11(2)128.

[4] 曾荣诚.无症状HBsAg阳性孕妇胎儿宫内感染86例临床分析.肝脏,2006,11(1)64.

[5] 刘式景.穴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47.

[6] 王安辉.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胎盘滋养细胞感染乙型炎病毒的实验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3):165.

上一篇:华康快速过敏皮试仪儿科临床验证观察及体会 下一篇:69例髌骨骨折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