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等院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现状调查

时间:2022-09-02 02:22:45

安徽省高等院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现状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安徽省高等院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现状,为辅导员选拔、培训及考核提供量化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安徽省五所高等院校大学生和辅导员。结果 学生年级在现实辅导员评价中存在差异;年级在理想辅导员评价中存在差异;大学生对其辅导员的现实评价低于辅导员自我评价、低于理想辅导员评价,对理想辅导员的评价高于辅导员自我评价。结论 辅导员在胜任力的评价中与学生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辅导员应在实际工作中多关注女生、农村学生、低年级学生,同时要努力弥补胜任力各维度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高等院校 辅导员 胜任力 现状调查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朱玉华,李永山[2]的研究表明,当前安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院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够合理、专业素质亟待提高、队伍不稳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对当前辅导员队伍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辅导员能力素质的措施和方案,对于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胜任力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3]。胜任力理论和模型已经达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非常重要的工具[4]。目前,对我国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的人很少。顾倩、杨继平[5]对辅导员胜任力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而针对安徽省高等院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尚为空白。

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辅导员评价问卷》、《大学生理想辅导员评价问卷》、《辅导员自我评价问卷》,调查了安徽省五所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和辅导员,其中大学生辅导员评价问卷917份,大学生理想辅导员评价问卷947份,辅导员自我评价问卷58份。调查问卷由基本情况和问卷部分构成,问卷部分有7个模块,分别为思想政治素质(F1)、职业才能技能(F2)、培养学生的能力(F3)、影响力和分析式思考及危机处理能力(F4)、沟通能力(F5)、创新改进积极工作和关注细节的能力(F6)、个人魅力(F7),共有55个胜任力项目。问卷项目的重要程度采用6点量表计分方法。

数据分析,先剔除无效问卷,由专业人员采用EPI Data3.1双录入,对数据进行逻辑检查,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主要采取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计算出p值,其中p

1 结果

1.1大学生辅导员评价

男性学生与女性学生在F3、F6维度上存在差异,家庭年收入在F2、F5维度上存在差异,年级上均有差异,户口所在和政治面貌上均没有差异。

1.2大学生理想辅导员评价

学生理想辅导员评价中,性别、户口、政治面貌和家庭年收入均没有差异,在年级上各维度均有差异。

1.3 辅导员自我评价

辅导员自我评价上,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家庭年收入上均没有差异,工作年限在F3维度上存在差异。

2 分析

2.1大学生辅导员评价与大学生理想辅导员评价对比

所有大学生现实与理想辅导员比较中,在各维度中均有差异,并且大学生现实辅导员评价得分均小于理想辅导员得分。

2.2大学生辅导员评价与辅导员自我评价对比

辅导员和学生现实比较,在F1(p=0.000),F2(p=0.011),F3(p=0.000),F4(p=0.000),F5(p=0.000),F7(p=0.019)上均有差异,并且大学生辅导员评价得分均低于辅导员自我评价得分。

2.3 大学生理想辅导员评价与辅导员自我评价对比

辅导员和学生理想辅导员比较,在F2 (p=0.000), F6(p=0.001),F7(p=0.015)上均有差异,并且大学生理想辅导员评价得分均小于辅导员自我评价得分。

3 讨论

3.1大学生辅导员现实评价在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评分中,女生的评分低于男生,农村学生低于城镇学生,低年级学生低于高年级学生。这表明辅导员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多关注女生、农村学生、低年级学生,要针对不能学生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多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督促、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3.2大学生理想辅导员评价在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3.3研究发现,大学辅导员自我评价在性别、婚姻状况、学历、家庭年收入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这说明辅导员的性别、学历因素均不影响辅导员的胜任力水平,因此不能将性别、学历作为选拔辅导员的考核依据。

3.4大学生辅导员评价与大学生理想辅导员评价对比发现,在七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辅导员评价与辅导员自我评价对比发现,除创新改进、积极工作和关注细节的能力维度,其他六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理想辅导员评价与辅导员自我评价对比发现,职业才能技能、创新改进积极工作和关注细节的能力、个人魅力三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3.5在对比研究中,大学生对其辅导员的现实评价低于辅导员自我评价、低于理想辅导员评价,对辅导员的理想评价高于辅导员自我评价。这说明辅导员在胜任力的评价中与学生的要求可能还存在一定差距,此外可能因为问卷中胜任力涉及的都是个人的正向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或对辅导员更有利的问题,容易对自己评价高分。

3.6本研究提出的辅导员胜任力模型,需要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将已有的知识、技能、特质与其对比,发现其胜任力缺口,通过学习、培训弥补胜任力各维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更好的做好学生思政教育、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作委会员.关于印发2006-2010年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的通知(皖教工委(2006)22号)[EB/OL]. http:///show.asp Article_Id=14.

[2]朱玉华,李永山.安徽省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探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6),153-156.

[3]McClelland 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4.

[4]徐彦红.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5]顾倩,杨继平.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5),496-499.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职业素质 下一篇:浅谈蒙医学发展史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