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技术为师生插上创新翅膀

时间:2022-09-02 12:33:36

用信息技术为师生插上创新翅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萱花小学用行动传递理念,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将教师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学生引领到脱离时空限制的学习中去,让全校师生在信息技术浸润中自觉树立创新思维。

一、以硬件为保障,方便教师切实接触信息技术

学校大力投入资金,给每个教师办公室配备电脑,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开通“班班通”工程,初步建成“教育信息资源库”,《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学校“班班通”工程的开通,信息资源库的建成,丰富了资料搜集的途径,让教师的多姿教学有了物力支撑,让教师的创新教学有了设施保证。比如,语文课的近义词,科学课的自然知识,数学课的图形分解,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有了更新颖的表达形式。

二、以培训为抓手,鼓励教师大胆运用信息技术

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介绍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中的突出成果,传递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现实意义,激励教师打破思维定势,转变教育观念,自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在教材轮训中,突出教师个人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行为做法,让参训教师开拓视野、汲取经验;在课题研究中,组织教师研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创新,让教师更深入细致地了解信息技术;在师资培训中,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年级、校内、永川区级听课、评课活动,让教师能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学校将“自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各种培训的形式潜移默化进教师思维体系,帮助教师完善认知模式,树立创新思维,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学会将语言加粉笔字的课堂转变为动听的声音、多彩的图画、有趣的视频有机结合的课堂。

三、以课堂为主阵地,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个性化教学平台

打造“探究生成型、友好互动型、自主创新型”课堂,创设情景或游戏激趣、趣问引发质疑、自主质疑解疑、成功快乐拓展的教学步骤,将信息技术应用贯彻课堂教学始终。利用互联网资源给学生提供相关拓展知识,运用各种电教设备和教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音、像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利用网络资源互动释疑、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创新。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可视,这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激情,也让学生乐于自主探究未知领域的各类信息资源,化未知为已知,从而培养自身创新思维。

四、以课外为拓展地,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创新型网络学习平台

在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支持下,教育信息资源不再具备独占性和排他性。通过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教育资源,还可以即时反馈和补充资源。教师可利用能储存分享资料的百度云、群共享等工具,将有趣的、好玩的、有意义的学习资料分享给学生,多学科、多层面、多角度地开阔学生视野;也可利用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即时对话交流、即时思维碰撞、即时解疑答惑、即时个性辅导。

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有的学生能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科技小发明,并且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节能环保事业,还有的学生自学了外语,表达能力、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这几年来,全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切实得到提升:一是学生在永川区级、重庆市级的科技模型、科技小实验等活动中,以及国家级比赛中获得众多奖励;二是学生参加碳足迹活动,获团体一等奖;三是在“萱花小学进社区”展示活动中,学生为星湖小学患病同学募捐义卖,进行水果、凉菜拼盘制作,展示出极高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区萱花小学

上一篇: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贵在引发思考 下一篇:小学科学课程中技术课类型及其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