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问题

时间:2022-09-02 12:02:22

浅谈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问题

摘要:众所周知岩土的勘察信息一般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地形地貌、岩石的结构、岩石所处位置等等,这些因素的出现也无形中加大了建筑工作人员的岩土勘察力度,同时对地基的处理技术也要求更高。而原有的二维、静态的资料分析模式已经不能充分表达它们的变化规律,这就使得建筑工人更加难以理解其中的空间变化规律,给工程的建设带来了更多技术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地基处理

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也让我们有了解决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的技术。下面就针对城市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做一些探讨。

1.岩土勘察的技术难题

1.1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的提高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大型建筑工程不断兴建,当然如果要想高层建筑能够站稳就必需要有更深的基坑,同时因为社会需求的差异性也给勘察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原有的传统勘察模式早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需求,所以要求更高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些难题。

1.2问题所在

①地形地质:由于我国的地表结构差异比较大,比如岩土的风化程度、软弱程度、空洞、不明地下物等等,而不同的地区又有不同的地质结构。②岩土参数:对于那些埋藏较深,地质比较复杂而且又难以取到原状的岩土来说很多信息都是不确定的,比如土质松软,结构类型等。③技术人员素质:由于内部技术人员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程度等情况的不同,加之缺乏更深层次的技术沟通,导致对一些重大型建筑项目缺乏很好的认识,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④技术限制:因为地球岩土构造的差异性比较大、社会不同需求的加剧以及全球地质灾害的影响,导致了许多新的问题出现,比如大型、高层建筑需要有一定的抗震要求等,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

2.特殊性地基土勘察时的注意事项

2.1黄土湿陷性的勘察

以降低黄土湿陷性为主要意义,而通过使用土或灰土桩挤密等方案的时候,主要是做好对查明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湿陷性土层的分布区域,非湿陷性土层的埋藏深度和土的基本性质,做好地基土的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干密度、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等指标的提供。

2.2沙土、粉土液化时的勘察

为了有效的消除沙土、粉土液化为目的,而采用砂石桩挤密等施工技术时候,要重点查明建筑施工地点的液化等级:掌握地基土层的贯入锤击数、比贯入阻力、相对密度和液化土层的层位及厚度等。

2.3对柔性、半刚性增强体的勘察

在使用柔性增强体、半刚性增强体复合地基计划的基础上,提升建筑地基承载力时,要仔细的做好相对软弱土层的分布范围,深度和厚度情况的查明,以及建筑设计、建筑施工所需的有关技术资料的统计。针对建筑黏性土地基情况,要获得地基土的压缩模量、不排水抗剪强度、含水量、地下水位及PH值、有机质含量等各项参数和指标。

3.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的内容

3.1 做好扩展基础的计算

第一步要完成基础底面积的计算,要根据地基承载能力以及变形计算来确定;其次在进行变阶处的高度,以及基础高度计算的时候,要按早剪切、冲切等计算来确定;再次要通过抗弯计算来确定基础底板的配筋。

3.2箱筏基础的设计

箱形基础的高度,要符合结构承载力与刚度这一基本要求。箱形基础底板的厚度,要按照实际的受力、整体的刚度、防水的性能等进行确定。在进行底板计算的时候,除了受到弯承载力以外,它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要达到标准。梁板式筏基底板的板格,要符合受冲切承载力的基本要求。梁板式筏基的基础梁,在达到正截面受弯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要求的基础上,而且要验算底层柱下基础梁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3.3 桩基础设计的要求

桩基础一定要做好承载能力极限条件下的计算,按照桩基的实际使用功能、桩基础的受力特点,来做好桩基的水平、竖向承载力的计算;对桩身以及承台的承载力做好计算;对桩身在地面上或者极限承载能力较小的细长桩基础,要做好桩身压屈验算;对混凝土预制桩,要根据施工阶段的吊装、锤击等作用做好强度的演算;当基础桩端平面之下有软弱下卧层的时候,要做好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验算工作。桩端持力层为软弱土的一、二级建筑桩基,桩端持力层为粘性土、粉上或存在软弱下卧层的一级建筑桩基,要进行沉降的验算。

如果桩基所穿越的土层较厚松散、自重湿陷性黄土、欠固结土层,达到相对硬度较大的土层时候,桩周有软弱土层,邻近桩侧地面承受局部较大的长期荷载,或者当地面大面积堆载条件下,因为地下水位的降低,造成了桩周土中有效应力加大,产生显著压缩沉降的时候,以及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过基桩的沉降时候,要全面的考虑桩侧的负摩阻力。

4.常用的主要地基处理方法

4.1桩基础

为了达到能够承受更重的压力,我们常常采用这种方法。而这种方法的优势主要是耐压、沉降小、沉降慢等特点。它能承受水平负载和垂直压力。

4.2深层搅拌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泥浆或石灰等一些固化剂,通过在地质深处与原本的软土层搅拌,使其充分硬结在一起,加强土质的坚固程度,从而加强了岩土的承受能力和牢固程度。

4.3钻孔灌注桩

通过专门的钻机对不同强度的土块进行破碎,然后将泥浆通过泥浆泵射进削碎的泥土中,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孔壁又能防止坍孔。

4.4高压喷射法

这种方法类似喷粉法,也是通过钻孔机来实现的,利用高压泵这一特殊装置向四周岩土喷射一种化学浆液,使得岩土和浆液充分混合,最后形成一种圆柱孔的固结体。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能防止蓄水池漏水,稳定性较大。

5.进行地基处理时的勘察及处理技术

5.1建筑地基的处理技术

对于重要的工程,要提前在现场进行试验区的选择进行预压试验,在预试压的过程中应完成竖向的变形、侧向位移的试验、孔隙水压力等项目的观测,以及原位十字板剪切等试验。按照试验区获得的参数资料进行地基的处理效果,与原设计的预估值进行全面的比较,对设计进行必要的改正,并完成全场的设计与施工。

5.2强夯施工前的试验性施工

在进行强夯施工之前,首先要进行试夯或者试验性的施工,找出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和相关的标高等数据,并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免由于强夯施工带来的损坏。因为强夯施工时候所产生的机械性振动,可能会对附近的建筑物或者施工的设备产生不利的影响时,要采取防振以及隔振等措施减少影响。

5.3深层搅拌设计时的室内加固试验

按照施工现场地基土的性质,进行合适的固化剂及外掺剂的选择,为施工提供不同配比的强度的数据。在科技成果不断的应用到建筑行业领域的时候,地基处理的手段也不断的丰富。可以采用重锤夯实法等进行。化学加固法,指的是通过使用化学浆液以及胶结剂等,在压力或者电渗基础上完成,

6.结语

通过对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技术的一些简单探讨,不难得出我们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其实都是可以通过我们的一些先进技术解决的,不管什么方法不管什么岩土,只要我们多实践,多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解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凡新.我国常用地基处理技术综术[J].湖南长沙.2007(5)

[2]高楠.岩土工程勘察的意义及其新技术运用[J].云南昆明.2010

[3]罗石.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技术的应用[J].2011(9)浅谈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问题

上一篇:电缆护层保护器在铁路站房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html语言和xml语言设计制作河北省海域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