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管理――高校体制改革的必然之路

时间:2022-09-02 06:33:28

校本管理――高校体制改革的必然之路

一、我国高校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也加快了步伐,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而且已经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为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了条件。尽管如此,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仍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从大学治理的角度来看,其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关系之中:

1.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关系

高等学校作为办学实体,应具有与其功能、职责、任务等相互匹配的权利。从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看,学校的“附属性”、“依赖性”仍然没有改变,学校本质上不是“自主的实体”。高校在教学活动中的许多具体工作仍按“指令性指标”、“调节性”指标、“特批指标”进行。这种现状远没达到“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的目标。其结果是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在结构和布局上严重不合理和高教资源的严重浪费。

2.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我国大多数高校通常按照校、院、系三级划分层次,形成了严格的科层关系。在基层,教授一般很少有机会介入各个层次的决策过程,即使是对学术事务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由于权力过于向行政管理偏移,势必削弱了学术权力的发挥,学术主要组成人员――教授在决策中的权威作用被忽视,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基层的自受到限制,因而,影响了基层创造性的发挥。

3.高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社会参与是教育新体制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沟通和连接政府、市场、学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在以往的教育体制中,政府承担了过多的职能,其中大多属于学校微观运行部分。这种缺乏市场参与的体制,既限制了学校办学的自,又影响了政府进行宏观管理调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与社会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强,当代的高等学校决不能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或社会边缘的一种机构组织。

二、问题的解决途径

校本管理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澳大利亚建立学校与社区合作的学校管理模式的努力。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纷纷开始进行教育改革,校本管理逐渐成为各国中小学管理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虽然校本管理模式是我国近几年中小学正在大力倡导的改革趋势,但笔者认为,将其应用于高校体制改革则更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就我国高校的自身管理体制而言,过去是以外部控制为主的管理模式,学校的管理权力主要是掌握在教育行政机关的手中,他们不仅拥有很大程度上的教育政策的制定权,而且还拥有诸如课程、教学和财务等一些学校层面上的常规管理的权力。导致管理的权限不但高度集中,而且科层化、官僚化,学校制度变得异常庞大,使得学校面对变化的外在形势和要求,缺乏一种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欲解决高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最佳办法就是在高校中推行校本管理模式,从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转变。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校本,就是学校本位。学校相对教育行政部门而言,是管理主体,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管理,涉及教育行政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问题。它是一种以权力下放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学校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三、高校校本管理的措施

在高校推行校本管理模式,其主要措施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下放权力与实现校长负责制

在政府与高等学校双方的关系中政府处于主导、决定性地位,高等学校处于从属、被领导地位,作为关系的一方,政府在与高等学校发生关系时,对高等学校产生直接、权威性的或促进或限制作用。这决定了作为关系另一方的高等学校在争取办学自方面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其所获得的自也只能是相对的,有限的。在校本管理中,“权力下放”是最核心的问题。权力下放是指把学校管理权从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放到学校,由学校自主管理。下放的权力一般包括学校目标和政策制定权、财政预算权、人事安排权、课程设置权等。权力下放意味着教育决策权的重新分配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教育行政部门改变了传统的对学校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的方法,转而通过立法、拨款、中介组织、政策引导、督导、信息服务等各种间接手段对学校进行宏观调控,以保证政府目标的实现和学校公正、合理地运用得到的权力。政府对高等学校进行宏观管理,不直接管理和控制高等学校内部的运行环节与过程,不干预高等学校内部的日常事务,不在学术领域里使用行政命令,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高等学校系统内部的宏观关系方面,体现在高等教育事业的方向和质量标准方面。概括而言,政府的必要控制或管理应主要体现在教育的规划和立法,教育经费的管理与控制,教育的评估与监督等三个方面,这样才能实现国家所有权和高校办学自的相对分离。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具体管理转变为整体管理,由硬性管理转变为软性管理。

随着政府权力的下放,学校也相应地改变职能,由原来的执行机构变成了决策机构,享有了更多的权力,同时也必须为权力的使用及其结果承担更多的责任。实施“校本管理”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学校不仅是国家政策与方案的实施者,而且是一个可以自己计划、决策和管理的单位。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者根据有关规定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并代表政府承担管理学校的全部责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办学理念,为学校设计发展的蓝图和实现的策略。校长作为高校的实际掌舵人应该具有以下能力:(1)教育专业基本能力。行政领导、沟通、协调、作出决定、课程规划、教学视导等能力。(2)企业经营能力。具有企业识别系统(CIS)理念,能善用学校条件,发展学校特色;能为学校作最好的行销;善用全面质量管理(TQM)理念;具有全面质量管理学校之能力。(3)统观与前瞻能力。拥有统观、洞察、前瞻之远见,能整体规划校园,统整课程发展,能找出最佳切入点,掌握学校发展契机,使学校的发展有方向和目标。 (4)危机处理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具备应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化学校之危机为转机,并具有反省与反向思考的能力,能时时防患于未然。(5)公关能力。在社会或社区的变革和发展中,能及时更新观念,主动开发校外资源,为学校谋取最大利益。

2.改革学校的内部管理体系――集权管理与民主参与式管理

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专业门类越来越多的条件下,学校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原先那种由校部直接决策与管理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了,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新体制是必然的选择。一般而言,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内部的权责分配,应使学院成为教学、科研和行政组织的基本运作单位,包括人事、财务以及其他日常行政管理事务,都可以由学院负责,校部则主要负责统筹规划、经费预算与分配、重大人事任免,以及其他涉及全局性的对内对外重大事务。只有在学校统一规划下,充分激发学校各个部分的活力;同时又把学校各个部分的活力整合为学校和谐运行的整体优势,才能实现学校内部与外部协调运作的自主办学,也才能使办学自真正成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校本管理中,共同决策也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在校本管理模式中,一个有能力推动和驾驭变革的校长是成功的关键,但教师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教师的角色也应发生变化――从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参与制定学校的目标、任务以及各种政策。个人或少数人的决策往往带有武断专制的色彩,而多人的决策则包含有民主的理想。澳大利亚学校委员会发表的“卡姆报告”指出:“职权应该尽可能地分化给涉及学校管理的所有人,应与学生家长磋商,在较高层次上,还应征求学生本人的意见……职权只有下放到能尽责完成并能从其经验中获益的人手里才是最有效的。”为了使下放的权力最有效的分配,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应该在学校内实行所有成员的参与式管理。校本管理将权力下放到学校,不是只交给校长一个人,还要交给学校委员会(学校委员会一般由校长、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组成),校长要向学校委员会负责。学校委员会在经费的预算、人员的聘用、课程的编制、教材的选择以及其他各种事务方面参与学校的各种决策。还可增设各种专门小组(如实验小组、评估小组、教职工发展小组、设备小组等),帮助学校委员会决策。这些内部机制共同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管理活动、文化建设的决策和评议。让“自主办学、科学办学、民主办学”成为大学自治的风尚。

民主参与式管理的内涵的、必然的之义就是建立、健全行政监督机制,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权力下放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权力的滥用。“在我国高校管理中,权力的使用基本上或很少受到制度和程序的监督,权力的使用者既不习惯受人监督,也不明白要承担什么责任。许多学校在兴办实体,为学校创收中所出现的严重问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校务公开是对管理者实行监督的最佳途径。成都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兼校长贺振华教授指出:校务公开对领导起码有三点好处:一是有利于把学校的大事和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让大家都了解,给施政减少了中间环节,还可避免中间环节故障,有利于政令畅通;二是可以促进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有利于领导和群众双向知情,沟通干群关系,减少矛盾冲突;三是可以听到真话、实话和好的主意,有利于促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使我们更好地行使权力。

3.协调社会和高校的关系――高校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高校作为一个组织将不仅仅是一个为学生未来发展作准备的地方,而且也是学生、教师甚至管理者生活、成长和追求发展的地方。高校的个性化发展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两个基点。没有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管理者的热情的投入,高校得不到可持续的发展和改进,社会也将失去前进的动力。高校和社会应是一对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校本管理的最终目的应与学生学习结果的改善相联结。每一所学校都应获得自由度和灵活性,以便它们能对教育目标以及最为重要的学生的各种需要作出创造性的回应。 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培养能为社会服务的、个性化发展的学生。社会的需求就是学校的目标,为实现目标,学校需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并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以正确引导,使其增强适应社会能力,最终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合作、共同发展。

四、“校本管理”

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由于人们对“校本管理”的理解和支持不足,必定会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

1.认识上的偏差;2.支持的力度不足;3.缺乏相应的管理理念与知识、技能。在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问题。

上一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下一篇:利益与公民道德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