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09-02 06:02:08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已经成了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初中生正处于语文积累的初级阶段,对语文阅读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在语文的积累中,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世界,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精神境界,起到了陶冶情操的作用。然而,现阶段的初中生阅读情况实在另人担忧。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中学生缺少课外阅读的机会

中学生面临考高中的压力,学校、教师、家长各个方面都对学生进行施压,压缩了学生阅读的时间。其实,中学生在小学阶段都是很爱读书的,然而到了中学,家长就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了限制,希望学生把心思全部转移到升学上,学生的课外时间也被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和考试用书霸占,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阅读喜爱的书籍。有些家长甚至把课外书归结到了无用书的类别,他们认为学生阅读课外书就是浪费时间,对学习毫无意义。与此同时,教师也断了学生的读书来源,取而代之的是听不完的课程和做不完的题目。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方面,学生都没有阅读的机会,学生也由此逐渐远离了阅读,阅读心态也愈发的消极。

2. 中学生陷入功利阅读的误区

由于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的范围和数量,教师和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大多有选择性的进行固定篇章、固定段落的阅读,考试考什么,学生就读什么,并且带有严重功利的思想,做不到真正用心的阅读。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往往在意考点在哪里,而忽略了作者在书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阅读失去了欣赏的目的,也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另外,我们知道每本书都是一个整体,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把书本进行拆分阅读的方法实在是不可取,拆分的结果是书本的精华变得四分五裂,学生只能读到每段的文字,却读不出书本传达的系统的思想,也导致学生断章取义,难以达到阅读的效果。

3. 学生对书籍缺少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近几年书籍的种类和数量急剧膨胀,各种书籍充斥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由于心智发展并不成熟,缺乏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书籍的能力,很多时候选择了不合适或者是不健康的书籍。那些不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会让学生产生迷惑的感觉,学生读不懂,也读不透,起不到阅读应该具有的效果,从而打击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那些不健康的书籍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灌输了不健康的思想,学生很容易就此误入歧途,这种书籍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二、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热情的措施

1. 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给学生提供广泛阅读的机会

不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总是滔滔不绝,但是涉及到文章的理解和作文的写作便无话可说,造成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阅读量的积累。学生脑子里没有材料的积累,当然做不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因此,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势在必行。首先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或者为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籍,以此来避免学生在选择书籍时出现的不必要的错误。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书籍的更新情况,一旦出现较新的并且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就可以推荐给学生,让学生放心的阅读。其次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阅读课的数量,或者是每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也可以开展一些读书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

2. 利用情感因素提高学生阅读的热情,防止陷入功利化阅读误区

情感因素的正确运用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热情,可以有效的防止学生陷入功利化阅读的误区。众所周知,学生对语文的喜爱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师的认可程度,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传达出正面的教学力量。一方面,教师应该争取与学生的交流机会,从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入手,真正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和喜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更好的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另一方面,教师要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语文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及时的充电,确保在学生面前展现出学富五车的教师形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引用一些典故或者是书中的精彩段落,让学生羡慕教师饱读诗书的能力,且以此为学习的榜样,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热情,进而能够主动的阅读。

3.引导学生发现语文教材的魅力,提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判断能力

绝大多数初中生不重视或不喜欢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他们总是把教材的阅读当成一种任务,只是被动的阅读和接受教材传达出的信息。其实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都是极具深意的,很多经典的课文延续了二十多年,成了几代人中学时代美好的回忆。更有甚者在经过多年以后仍能熟练的背诵,这些课文在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可谓是牢不可破。经典的课文能够延续下来,必有其延续的理由,他们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每一篇文章都展现了一个绝妙的写作手法、一个令人深思的事例、一场精彩的景物描写等等,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正确的进行文章的剖析,挖掘文章中的亮点,认真的品味和解读,让学生真正的走入作者的内心,感作者之所感,想作者之所想,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课文的魅力,从而发自内心的爱上教材里面的文章。在阅读教材的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选择合适恰当的文章阅读。

上一篇:有关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如何解决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