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时间:2022-09-02 12:43:2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摘 要:对于企业而言,主要的发展目标就是通过积极的市场经济活动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在运营发展中,经济管理作槠笠的诓抗芾淼闹匾部分,其在企业内部经济事务的管理和外部经济项目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平的发展,网络和计算机功能性和便捷性特征更为突出,为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不断优化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经济的战略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利润,就需要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效运用在经济管理当中。为此,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经济管理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运用,并提出了具体运用路径。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管理;经济风险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162-02

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来说,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有效避免经济管理当中存在的多样问题,并积极推动经济管理运行机制和执行效率上的发展,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实施以及长足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与保障,是十分重要的课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凭借其对于现代社会极强的融入性,大大变革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在便捷性和效率方面出现了极大提升。将其应用在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便能够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优化提供巨大帮助,也能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一、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观念保守,创新变革能力差

企业的经济管理应当保持相当的创新性和时代性,能够结合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相应的变革和优化,不断剔除现有管理上的问题,为企业的总体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实际情况是,许多企业在经济管理层面过于保守,尤其是一些企业领导者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强,观念保守陈旧,在经济管理层面采取办法多从主观看法出发,凭借着自身的经验完成对经济管理的把握和执行。在缺乏创新观念的前提下,又面临着社会变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企业很难顺应市场发展的潮流方向和速度,最后只能被市场和行业所淘汰[1]。在面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应用时,多停留在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购置基础性的计算机网络运行设备上,未能充分开发应用高效率、高水平的管理工具。企业的经济管理得不到相应优化,企业领导者决策行为的盲目性造成经济管理效率无法得到提升,多样化的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新的问题,造成企业经济管理的羸弱。

(二)职责划分不清,经济管理缺乏条理

企业的内部管理应当具备相当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能够面对企业复杂的经济项目和发展规划与执行而不会出现管理上的遗漏和不足,实现企业战略发展过程的高效率。就经济管理而言,应当在统筹观念和战略性意识的保障下明确管理的职责,将责任划分清楚,确保每项工作均有具体的负责人和责任人。而许多企业当前的经济管理就面临着统筹上的巨大缺陷,尤其是在管理体系建设和执行方面,企业主体意识缺乏,对于经济管理没有明确的策略目标,也没有制定出相对合理的管理规划。经济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责划分不清,工作存在交叉性,具体工作的负责人模糊不定,在出现相应管理问题时找不到具体的负责人,造成问题的解决效率低下,在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责任人的对接时又无法完成相应工作,导致企业经济管理的混乱性,进而引发企业经营效率和发展效果的恶化[2]。经济管理缺乏条理性,治理层面矛盾众多,体制模式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

(三)经济管理体系不健全,新技术应用滞后

由于企业管理层和领导者自身创新性的不足,对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优化重视程度不够,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视度也较低,造成经济管理在数据信息和计算机应用上的滞后性,缺乏与时代和社会的同步发展。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而言,其不仅实现了互联网信息的连通性,大大提高经济管理中信息共享的效率,同时还能提供多样化、高水平的管理工具,将原有经济管理中的人工化和半自动操作转变为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3]。然而,由于企业对于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的不足,企业的经济管理不仅在效率方面得不到提高,甚至会因工作方式和处理工具的老旧而导致管理过程问题多发、漏洞频出,造成工作上的巨大失误。企业管理者对于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等步骤的不重视以及经济管理数据操作的不重视,导致企业在常规工作方面无法完全到位,内部经管的体系建设和执行层建设均很难达到健全程度。

二、经济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重要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有目共睹,其对于社会工作方式的变革引发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的不断思考。由于其便利性和准确性,许多企业单位均将该技术一步步引进到实际工作当中,实现了内部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巨大变革。而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经济管理的影响来看,由于其对于数据处理的高效性,经济管理工作中各类繁杂数据的收集、整合与分析处理均可在极高效率和较少人力的情况下完成,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和资金,提高了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4]。同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还能对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各个工作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处理,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力的同时,强化企业资金管理的力度,实现了企业内部财务工作职能的转变,满足了经济管理工作的各个目标和要求。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一)提高经济运营效率,优化基础管理系统

要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充分应用在经济管理当中,就应在改变企业管理者观念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到经济管理体系构建和管理系统建设当中,对原有的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性升级,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基础管理系统的架构和优化上。应当依据企业的成本收益率对比,将企业经济管理的组织构造进行优化建设,并结合组织构造的变化对网络基础进行升级,在网络环境变化时,能够方便地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还应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运用在企业的所有与会计相关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当中,使得其在管理系统良好运行的同时,能够加强系统的风险防范性,对于工作内容进行筛选和盘查,寻查内容中的不当之处,并及时进行纠错处置。同时,还应将网络技术应用在经济管理中的业务信息交流层面,大大提高企业的信息交流效率,使得企业能够成为产、供、销一体化的运营体系,以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实现企业运营效率的极大提升[5]。

(二)推动经济战略发展,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创造企业内部的融洽氛围,同时能够使得企业在社会当中有着明确的定位和社会印象,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企业文化同时与企业的经济管理有着相当的联系,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企业文化创建和发展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保证。为此,企业应当进一步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在文化建设层面,通过网络技术的合理利用,使得企业在文化建设层面拥有足够的技术支持,通过网络工具的运用,使得企业文化拥有更多的展平台,同时也能够借助于网络技术的便捷性实现与社会大众和其他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为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铺垫。企业的文化建设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得到显著优化,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效果便会突出,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规划和经济战略的制定、执行均有着巨大帮助。

(三)加强经济风险防范,降低企业经济风险

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是做好企业的经济风险防范,避免经济风险造成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保证企业在发展运营当中的安全性,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6]。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在经济管理当中,能够帮助企业逐步搭建起系统化的经济风险预测、辨别和处理平台,能够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数据和市场大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相对准确的分析。当企业面临着相应的风险可能性时,便可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超强计算功能进行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在风险来临之前便能做好相应防范工作,大大降低企业出现经济风险的可能性,能为企业的经济安全打造坚强后盾。

结语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科技的探索研究和实际应用,将科技的优势作用在企业运营的多个层面,能够充分发挥科技的便捷性和效率性,大大提高企业各方面工作效率,还能优化现有的工作机制,推动企业发展的高速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蕴含的科技成果和实用功能丰富多样,将其运用在企业的经济管理当中,能够有效消除现有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提高经济管理的总体水平,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强后盾,也为企业在管理层面和发展层面的协调统一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韩志强.探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J].商业经济,2016,(19):209.

[2] 吴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4,(21):249-253.

[3] 陈静宜.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7,(1):53-54.

[4] 佳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经贸实践,2016,(17):50.

[5] 刘骄阳.浅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6):269―271.

[6] 田春霞.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J].知识经济,2015,(8):50.

上一篇:横向并购反竞争效应的实证研究评述 下一篇:美国管制性征收法律制度简史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