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合理农村利益关系构建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时间:2022-09-01 09:44:47

谈合理农村利益关系构建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内容摘要: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也是农村利益关系重构的进程,农村社会诸多矛盾都因利益关系的失衡而凸显。构建合理的农村利益关系既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构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要求,还是维系社会安定和国家稳定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利益关系 农村发展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面临的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利益问题一直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相关,“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类社会是建立在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如何处理好农村利益关系是未来农村建设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首先在经济上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政治上推行了村民自治制度,这两大转变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系统结构的深刻变化。我国农村在改革之初是受益者,但随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城市之后,农村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最根本的是农村利益关系问题。就农村目前的现实状况而言,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时也是农村利益关系重构的进程,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打破了既往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使得农村利益关系基于一种新的原则需要实现重新建构。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时期,党中央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农村,因为农村社会保留着最多的传统质素,中国农民深受传统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并显现为农村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伦理文化需要重建等问题。农村社会诸多矛盾都因利益关系的失衡而凸显。中国农村的和谐是中国和谐的关键,建构合理的中国农村利益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构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一)构建合理的农村利益关系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社会呈现出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特点。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位的发展,而且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位的发展。社会发展的人本化追求,要内在地体现一个基本原则:普遍受益原则。如果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社会群体、少数社会成员一方,那么就说明社会发展的成果只是为少数社会群体、少数人所享用。这样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而是一种“无发展的增长”。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即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代社会,农民是社会的主体,如果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广大农村被排斥在发展之外,不能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利益分配中来,社会发展就会发生扭曲。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农民利益作为一切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作为农村发展的基本立场,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的农村利益关系的建构是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构建和谐农村必须全面认识和理解公平和公正的基本准则。公平和公正的基本准则主要由三方面的内容所构成:一是农民基本权利的保证,即必须保证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在农村的实现;二是农村机会平等,即农村社会成员能获得大体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三是在按照每个社会成员的贡献大小进行有差别的初次分配,以保证社会的活力和动力的同时,立足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于一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通过二次、三次分配实现必要的调整,以保证绝大多数人受益。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得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难题。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基本上依然是农业社会,低收入和贫困人口主要是在农村,与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很大反差。应当承认,当今中国社会是存在不和谐因素的。现在,城乡和区域间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贫富两极分化趋势加剧,广大农民不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等,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和谐的表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我们要建立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利益整合机制,建立规范的农村利益对话和协商机制,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具体化,引导农村各利益主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农村经济能否发展,农民利益能否实现,农村社会能否稳定,将直接影响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从这一意义上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的和谐,就不可能有中国的和谐。

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要求

(一)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农村经过一系列市场化的改革,社会经济资源已经逐步放开,并与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相关,农民作为市场中自主行为的主体的权利越来越得到肯定,农民的个人利益得到确认。个人与农村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与国家的利益关系要通过互利的制度安排才能获得一致。随着农民的利益主体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竞争开放观念等内容的“现代性”的显现,乡政公共权力机构自利行为的彰显,使“以个人利益动机基础建立起来的关系”(张晓明,2002)即农村利益关系由隐性转为显性。表现为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产品交换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经营方式看,农户分散经营和个体经营所占比重大;从交换方式看,除定购粮外,农副产品几乎全部实现了市场交换;从分配方式看,现在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这使得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变得直接而明朗。同时,契约关系已逐渐成为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形式,农村社会经济关系已由原来的先赋性关系走向自主性关系。这一转变告诉我们,必须承认农村利益关系的存在现实,并且从农村利益变化的现状本身认识和建构新型的农村利益关系。

(二)农村利益关系转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中国改革导致农村社会的变化仅仅是一个开始,要成功地实现从农村传统经济关系向市场经济关系的转变,使农村利益关系从传统的交往关系中脱颖而出,是一个越来越复杂困难的过程。因为,从农村传统经济关系中产生利益驱动行为,到新的利益关系的建立,往往要经过反复的社会震荡,伦理观念的冲突,传统体制的一再复归。在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建立起来以后,又经过经济发展,才能在市场之上建立起农村社会化的利益协调与纠正机制,最后形成现代农村的整体利益关系结构。

中国农村经济的规模大,发展不平衡,既有几千年自然经济的历史,又有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的历史,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使农村新旧两种利益关系长期并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农村公共利益资源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被大量地、不公平地转移。当这一过程结束时,我们发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极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市场化既涉及分配新的利益,也涉及已经形成的社会化的利益的转交问题。前者要求承认基于市场的利益分配结构,后者则依赖于市场以外的社会化的利益调节与纠正机制。因此,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不仅要建立新的农村利益关系,还要重组旧的农村利益关系。

(三)农村利益关系的全面建构的条件日趋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利益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农村人口、农村经济资源等流动了,受利益驱动,导致农村社会出现信用危机;整个社会个人利益意识增强了,谋利动机空前的高涨,农民开始关心自己的利益是否得到公平合理地在国家、集体和自己之间分割;在体制下国家、城市与农村的隐性利益矛盾这时变为显性利益矛盾,使农村利益问题变得敏感而突出;因此要有一种健全的农村利益表达机制,使农村利益主体能够相互妥协和谈判,从而维持整个社会的良性动态平衡。但是我国目前缺乏对人们利益动机和行为的约束和调节机制,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经济和社会的公平,尤其出现了城乡利益差别鸿沟,在农村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并且,农村旧的行为价值观已经受到怀疑,新的行为价值观还未建立并得到普遍的认可。农村的社会财富又越来越集中于极少数的暴富阶层,使广大农民在利益问题上的矛盾心理加剧。这些深刻的变化,说明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即面临一个“由文化所决定的社会价值的重新认识与设定的阶段” (张晓明,2002)即伦理建构阶段,这一变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调动农村已有的伦理和文化资源,形成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规范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利益关系的建立。

是维系社会安定和国家稳定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化,农村市场主体的不断发育、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农民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以及农民民利意识的增强,农村社会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渐暴露。我国的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九亿农民的利益问题涉及到中国的社会安定和稳定,而农村稳定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农村的利益关系,农村稳定与否是农村利益关系处理和协调的直接结果。邓小平早就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从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在整个利益格局中的实际地位分析,农村社会所处的劣势地位是我国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构新型的农村利益关系以实现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稳定。在社会转型期,利益的分化使得城乡差别日益增大,导致利益分化日趋加剧和社会分层的推进,贫富差距、城乡差别和心理反差的直接后果是对早已习惯了旧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秩序的农村社会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使农村弥漫着一种社会焦虑感。突出地表现为:一是农村社会的不公平感。由于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完全确立,传统计划经济所带来的行业垄断等因素的存在,导致人们在社会中对利益的分享更多地取决于部门、行业、地域因素,利益分享的起点、规则和结果的不平等,使广大农民产生被剥夺感。当农民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受益与其它社会阶层相比较时,使他们从贫富差距拉大中感受到社会的不公平。二是农民的受压迫感。对于相当多的农村地区而言,由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的不健全,使广大农民产生了危机感、一旦他们将自己与暴富阶层,既得利益集团、官僚集团相比较时,就会对社会的利益机制产生怀疑,容易使他们把自己的生活贫困、弱势地位归因于社会改革,进而对社会现实产生不满甚至抵触情绪,并可能恶化为过激行为,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利益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根本关系,利益关系决定着社会稳定。当今社会一切矛盾的缘起都因利益关系的失衡而形成”(刘江宏等,2004)社会之所以不稳定,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深层次的、根本的原因则是利益关系失衡所致。农村利益关系的建构,说到底是农村利益的合理分配,以体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实现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

2.张晓明.伟大的共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4.刘江宏,曾知授.农村税费改革中的三方博弈[J].攀登,2004

上一篇: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失地农民问题 下一篇:从贸易、能源与汇率方面透析中欧经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