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边缘的青霉素

时间:2022-09-01 07:46:04

曾经,它一枝独秀,如今,它已西风残照。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青霉素曾是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因其价格便宜、疗效明显而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一针灵”。然而,近年来,青霉素在临床中的使用量却大幅削减,据有关调查显示,国内青霉素注射剂用量已从1997年的第2位,退居到2010年的第13位。

曾风华绝代的青霉素为何现在在人们心中只成为了记忆?记者对青霉素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抗菌药物滥用严重 青霉素使用量正逐渐减少

卫计委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曾在《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报告中提到,我国人均抗菌药消费量达138g,超出美国人均使用量的10倍以上,其中约有75%的门诊感冒患者使用抗生素,95%的外科手术患者使用抗生素。

据WHO调查显示,中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高于国际水平的30%。其中头孢菌素类用量超过一半市场,且其巨大的用量正使其疗效逐年降低,与上市初相比,其抗菌活性已降低了20%~80%,三代头孢降低了40%以上,这在世界范围内是颇为罕见的。与此同时,喹诺酮类也由于临床滥用,其疗效也下降为上市初的30%-40%。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导致细菌耐药产生,疗效降低,并会出现很多严重不良反应。面对如此严重的滥用,曾风靡一时的青霉素,在这场大潮中却被“排外”了,其用量反而大幅度地削减。

二三级医院还能见到青霉素吗?

在2011年4月卫计委新闻会上曾有记者提出疑问:早期在医院里都可以用到青霉素类抗菌药,但现在医院里基本上没有这个药了,都是头孢第二代、第四代药物,是青霉素无法治疗现在的疾病,还是价格的问题?

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肖永红表示,青霉素因每次使用前常需要做皮试,故门诊少用。在二三级医院,患者输液用的都是价格相对昂贵的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很少使用。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能见到青霉素吗?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中,经常会出现患者要求输青霉素而不得的场景。一位社区服务站负责人说道,“青霉素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可谓风光无限,那时的用量占到抗菌药用量的80%-90%,而现在,1个月的用量大概为500支,约占到抗菌药用量的10%,而这与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站相比已经算是多的了。”

村卫生室、药房还能见到青霉素吗?

当记者问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村医:“您在临床过程中,是使用青霉素多还是使用其他抗菌药多”,这些村医均表示,现在已经很少使用青霉素了,用量已不到10%。问及数据的来源,基层医生“村医卫士”表示,这是根据日常的进药清单推算出来的。陕西的一名基层医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介绍说,2003~2005年间,青霉素的用量占到抗菌药用量的70%,后来逐步减少,2005~2008年间,用量仅占到10%~20%,而2008年至今几乎不用青霉素了。

而在大药房里,据店员介绍,青霉。素价格虽便宜效果又好,但青霉素销量就是很小。

“旧爱”能否再成为“新欢”?

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它同原子弹、雷达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发明”,它的问世开启了人类同细菌感染的抗战史。临床中,青霉素适用于多种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梅毒、淋病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而近年来各级医疗机构将目光转向那些价格较高的抗菌药物,青霉素用量则大幅锐减,它的市场道路正被逐渐“边缘化”。未来,医生还会不会使用青霉素,“旧爱”能否再成为“新欢”,青霉素是否能再次成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首选?这些问题都将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与探究。

上一篇:警惕民主测评失真失实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民工生产体制”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