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柔道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点和方法

时间:2022-09-01 07:17:06

浅谈柔道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点和方法

柔道项目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而且全面的,在熟练掌握柔道专项技术的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爆发力、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及耐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对抗中立于不败之地。力量素质的提高不只是能够促进运动员专项技术的掌握,而且对提高其全面身体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搞好柔道训练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力量训练,不仅能大大提高训练效果,而且能减少运动创伤的发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柔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柔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既要遵从力量训练的基本规律,又要充分认识柔道对抗所需力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柔道对抗所需要的力量素质首先是快速力量――爆发力,其次是耐久力。因此,笔者认为:对柔道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l、力量训练必须遵从训练的一般程序

每次力量训练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训练结束后必须做好整理活动和全身放松,这样便于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和适应能力,减少伤病发生,尽快消除疲劳并获得超量恢复,从而达到力量训练的效果。

2、 遵从循序渐进原则

力量训练必须由轻到重,由少到多,由数量的积累到强度的提高。这既是指导每一堂训练课,每一个阶段的训练,也是指全年和多年训练。由轻到重主要指力量训练的强度必须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是指训练数量的变化规律,它既包括训练的次数,每次训练课安排动作的项目数,同时也包括每一个动作所练的组数和每组所练的次数。总之一切都必须遵从由少到多,循序渐进,有步骤、有计划地增加。力量训练强度和数量的关系则是先加数量,等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往上提高强度。

3、力量训练遵从系统性原则

力量训练必须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才会见到成效。全年都要有计划地不间断地安排,一般离比赛远的阶段,力量训练的比重要稍大一些,就是临近比赛或比赛期间也应坚持适当的力量训练。柔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每周最好能安排三次,最少也不能少于2次,一周安排一次或几周才安排一次是不大合适的,因为每次训练一般在训练后大脑皮层都还保留着前一次训练的一些“痕迹”,这种“痕迹”经过一定时间以后便会消失,超过这个间隔时间再去安排训练,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结果,极不利于提高训练的质量。在每堂力量训练课之间,及在每堂力量训练课中各项目的安排上,也要注意训练的系统性,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力量训练的计划不应变化太大,以免分散精力,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4、柔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必须紧密结合专项,具有针对性

力量训练中必须认真分析每个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找出阻碍成绩提高在力量方面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同时从事力量训练还应该紧密结合柔道专项的特点,绝对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必须全面发展,并突出速度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使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力量训练有两种,即静力性练习和动力性练习,静力性练习是肌肉等长收缩,身体各部位基本不发生位移,不产生运动,这种形式对提高力量十分有效,但由于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没有交替,容易产生疲劳。动力性练习使肌肉收缩的长度发生了变化,因而导致全身或部分发生运动。这种练习是提高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训练中,必须以动力性练习为主,适当进行一些静力性练习。一堂力量训练课的项目不要求很多,但必须扎扎实实,对负荷的要求必须视训练的目的而定,为提高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负荷只需达到70%左右即可,为提高绝对力量,负荷可达到90%左右。对量的要求,练习绝对力量和速度力量,可适当少一点,以每次训练5―6组,每组3到5次为宜,练习动作的选择上应尽量多的模访柔道专项技术的动作进行,以提高相应部位肌肉的力量。

5、 力量训练必须达到极限

柔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要经常达到或接近运动员的最高负荷 (包括强度或次数的最高负荷)即极限训练,才能最快、最有效地提高成绩,但经常进行极限训练是十分艰苦的,这要求运动员对力量训练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训练时有顽强的意志,自觉性高,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力量训练在柔道训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力量训练搞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必须在注意方法的同时,肯下功夫,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节奏与放松 下一篇:浅析百米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