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

时间:2022-09-01 04:02:15

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

摘要: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一个突出特定就是强化职业判断,基于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很多准则都是高度抽象、概括的,会计人员在具体业务处理的时候面临多种选择,也就会面临不同的风险。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很强的职业判断能力,既要规避财务风险,又要保障企业的收益。新会计准则体系为提升我国会计职业判断奠定了基础,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许多内容需要会计人做出职业判断,因此如何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正确运用新会计准则的关键。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职业判断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169-02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一个突出特定就是强化职业判断。基于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很多准则都是高度抽象、概括的。会计人员在具体业务处理的时候面临多种选择,也就会面临不同的风险。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很强的职业判断能力,既要规避财务风险。又要保障企业的收益。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为加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奠定了基础

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或特别的报表项目为对象,考虑该业务或项目的特点,确定有关概念的含义,对该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各种确认和计量以及披露问题做出处理的规范。会计准则规定了某一项经济业务或报表项目的会计处理的全过程。会计准则作为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专业技术标准,是市场经济“游戏规则”和国家经济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会计准则体系最大的变化就是给了会计人员更多的专业判断空间。也把会计人员对过去交易的计量引入到了对未来事项的判断中来。

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面临不确定会计事项的情况下,在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的蔼围内,依据企业的特点和目标,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料,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新会计准则体系中需要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包括语意判断和应用判断。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会计职业判断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的:(1)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提供了多种处理方案。会计人员必须在几种方案中进行选择、判断。(2)新会计准则中只作出了规范性的要求。而非具体的规定。(3)新会计准则本身不够严密。只提供了必要条件,没有充分条件。(4)新会计准则没有也不可能囊括所有经济事项。特别是对以前并没有遇到过的经济事项。更是只提供一些会计方法供会计人员选择。这种情况下,必然要求会计人员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和水平。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中需要职业判断的具体内容

新会计准则在许多重要的会计确认和计量上与现行的会计制度有较大的差别。新的会计准则日益简约化。以期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同时也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大量的会计业务的处理按照以前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很难在新会计准则中找出现成的答案。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根据变化的具体情况。依靠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采用的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定和选择,即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突出表现在会计核算原则、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政策选择与运用上。

(一)会计核算原则。市场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在会计实务中对某一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需要多个会计原则之间作出选择,而各个会计原则之间也存在差别。

1.可靠性与相关性原则之间;正确处理会计核算原则的优先使用顺序。实现不同原则之间的最佳组合等,必须依赖会计人员的判断来进行相应的选择与协调。

2.重要性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以上只是一个原则说明,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并没有明确定义,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应从会计事项金额大小,会计事项性质方面以及是否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判断来综合考虑,这些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事项,判断其重要性的标准也会随着时间、地点、经济环境、业务性质等等而不同。因此,对于一项经济事项是否重要?是否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构成影响。应否单独揭示,应视其自身性质及相关情况而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实际中,有些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其经济实质,如果企业会计人员仅以其法律形式进行会计核算。将会造成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因此,会计人员必须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进行判断选择。

(二)会计核算方法。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各个企业的特殊性,企业可在允许的范围内对同一经济事项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在这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之间本无绝对的孰优孰劣,新会计准则也缺乏对多种方法选用标准的具体规定,会计人员只有在工作中运用自身的职业判断,在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选择适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会计处理方法,以便会计信息能望其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新会计准则体系中需要会计职业判断的具体内容:

1.新会计准则体现关于会计要素的概念界定引入了经济利益流入流出的概念,而且对于要素的确认条件采用了“很可能”的提法,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

2.新会计准则适度引用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从而成为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但是关于公允价值中的“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判断标准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各种经济社会和其他情况进行职业判断。

3.新会计准则关于现值的概念是指预计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金额,其计算需要未来现金流量和一个合理的折现率,而这个折现率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也是企业在购置或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这里“资产特定风险”、“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就留给会计人员一定的职业判断空间。

4.新会计准则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而且定义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利。但是对于具体的控制类型准则采用了列举式,对于准则没有列举的控制类型需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另外,新会计准则还规定企业合并,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各方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这里的“非暂时性”究竟以多长时间为准?准则没有给出具体的规定,需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

三、加强学习和培训。提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是长期的积累与实践。炼就了无形中的职业感觉,属于台上几钟,台下十年功,类似于疱丁解牛,已经高于技能的层面。但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较简单,对会计的要求不高,会计理论发展缓慢,限制了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实行市场经济后,经济活动逐渐复杂起来,但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等新兴市场还不发达,与此相关的新兴业务尚不普遍,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仍然不高。市场化水平较低,会计理论和实务处理的技术、方法还比较落后,市场中介机构职能作用远未得到应有的发挥,市场法规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但随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实施,会计职业判断的作用日益重要。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上一篇:应付福利费会计及税务处理的对比分析 下一篇:探析地勘单位应收账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