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文化”引发的“文化”思索

时间:2022-09-01 01:52:27

“新农村文化”引发的“文化”思索

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然而,文化的源泉问题却屡屡撩动我们的心扉,上海大学某博士撰写《返乡日记》,不经意间提出了一个尖锐沉重的时代命题:“知识无力”。“知识无力”定义是:知识在实现阶层上升流动的功能在变弱。通俗讲:知识转换成为财富和地位的功能在变弱,以至于“举家式”的农村教育投资难有回报,读书在实用理性主导的乡土中国变成无用之举。

撇开问题定性,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绝大多数农户家庭对读书的功用性有自己的判断,尽管读书无用论在以雍村为代表的边远山区行政村中不占多数,但40.46%的比例却又足见其在村落中的影响力。通过解读雍村农民和农户对读书功用性不同分层的认识,笔者认为:读书无用论在中国农村的流行并非是被媒介故意渲染起来的伪命题,而是实实在在冲击现行村落社会的真命题,表面看是教育问题,实则属于文化范畴,是社会问题。所以,为什么在城市中国越来越步入知识社会和开放社会的当下,读书无用论思潮却日益凸显值得深思,笔者认为几个因素不容忽视:

第一,中国“单位制”解体与“就业方式”改变,使缺乏社会关系网的农家子弟陷入就业困境并影响村落社群对读书效用的传统观。因为缺乏社会关系网,同时也缺乏社会就业体系中完全异于知识体系中的文化习得,很多农家子女最后不得不进入到次要劳动力市场谋职或失业回乡。由此,村落中口耳相传的读书人形象无疑被固化为本村落中在次要劳动力市场谋职和失业回乡的大学毕业生形象,这种现实无疑与以前读书能获得铁饭碗而改变命运的例子截然相反,故“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益处显得苍白无力,甚至读书越多越无用,读硕博还不如养鸡养鸭甚至打工的说法甚嚣尘上,故读书无用论观念逐渐萌生。

第二,中国现有的城乡人口流动政策抵消了村落人传统中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实现身份转换的功效性。村落中一度只能寄希望于读书才能实现的流动理想,现在有了多元化的替选方案,更何况读书在村落中曾经所能发挥的垄断性地位升迁渠道优势也渐趋弱化,因此农民的实用理性就在“成本―收益”投资决策中从行为上强化了“读书无用论”,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文化氛围。

第三,可悲的是该现象与某教育政策不无关系:乡校大规模撤并使村落社会沦为文化荒漠,为读书无用论在底层流行提供了现实空间。以“两基”为例,1986年,全国有82万所小学,9万所中学,到2014年,小学数降到20.14万所,中学降到了5.26万所。在被撤并的中小学中,绝大多数为农村学校,而边远偏僻农村教学点撤并更甚。村落学校实际承担着文化辐射功能和道统作用,如此大面积的布局调整对村落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作为村落文化中心的学校逐渐远离村落,由此导致村落日渐沦为文化荒漠。好在东北师范大学的某社科课题专门对此予以研究,最后通过调研形成的文章发表于《求是》杂志,引起中央高层关注,并校合校政策被迅速否决。虽然国家多方举措正在弥补,但政策造成的危害却已无力扭转。所以错误的政策是文化荒漠出现的重要因素,而文化荒漠对“读书无用论”作用甚大,因为“读书无用论”本身就是思想观念的范畴,所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无法发挥。

第四,家庭因素及耳渲目染形成的偏颇文化观念使得读书无用论有市场。其体现如下:(一)越是处于分类标准底层的农户家庭越认同读书无用,可见底层难以实现阶层上升流动的背后有强大的家庭因素;(二)正接受各阶段教育的农户家庭中,子女接受教育阶段越高,对教育无用性认同度占比越高,可见,在教育筛选轨道上距离越远、停留越久越容易引起底层家庭反对;(三)家庭收入结构中越依附于土地收益的农户阶层,其认为读书无用的占比越高,可见开放性的市场空间也是导致读书无用论形成的因素;(四)底层家庭内有关读书效用性的话语表达与行为逻辑经常发生不一致。底层社会中的群体其话语表达与日常行为间显性的不一致时刻发生,更不要说那种隐性化的表达,他们自身都无法准确说出自身的话语和行为究竟哪个才是真实的内在诉求。相对于高度重视教育和具有多元化教育选择机会的城市家庭而言,农村这种表面上顺应子女教育自然发展的日常消极行为表达,客观上也导致了农村底层难以提升自己的阶层。越底层的农户家庭,其对于读书无用性的认同比例越高,其代际之间发生的社会流动率可能性也就越低,阶层固化的症结更多来自于这个群体,这是值得格外重视和应该针对性干预的社会现象,如不解决,将不利于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落地。

当然,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值得庆幸的是这一现象的出现已经受到国家的重视,特别是在执政后,我国在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在扩大就业路径上下了很多功夫,同时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教育部门对其自身问题进行反思整改,目前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如高校就在根据市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以适应社会发展。最难能可贵的是国家也在加大文化投入,努力建立完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为观念因素在这一问题上确实至关重要,相信随着文化改革的稳步推进,随着文化观念的改变,大部分家庭还是能够意识到读书的益处。笔者就差一点成为“读书无用论”的受害者,而今从农村出来,基本扎根城市,所以有对此有一定感悟。

我认为:从长远来看“读书无用论”缺乏生长壮大的土壤,也坚定地认为在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下,这股风起肯定很快会随风散去。当然这股风真正散去除上述部门的努力,同样需要文化人的努力推动,特别是从开始诞生时就起着启蒙教育作用的文化馆(群艺馆)同仁的努力,我们绝不是仅仅唱唱跳跳带给群众快乐就完成了任务,而是要密切关注群众文化中的新问题、新现象,进而去想办法,提对策。比如下乡时要做一些知识宣讲,如新疆派出的扶贫工作者就有我们的同仁,他们在用实际行动践行送文化下乡、送知识下乡的许诺。这也启示我们:每位个体都多做点贡献,文化馆系统的功能便可更好地发挥,从而让她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认可接受,进而可以实现我们更好地接地气之目的,展示出我们系统的活力与魅力。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力的培养 下一篇: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