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刍议

时间:2022-09-01 01:09:31

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刍议

我国建筑市场不规范,监督弱化,是腐败滋生的温床。而对建设项目的审计,目前普遍是把重点放在工程竣工结算上,是一种事后的审计监督,没有完全介入全过程审计,使得整个建设项目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屡见不鲜。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只要找准建设项目的主要控制点,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全方位”审计,就能使建设项目得到有效的控制,达到预期的目标。《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也指出:审计机关要依法全面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完善重大项目稽察制度,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评价制度,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

一、事前审计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前提保证

事前审计主要是做好开工前审计,它是控制项目投资的源头和前提保证。

(一)审查项目投资程序执行情况

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审计:(1)对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是否按规定进行论证;(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有关文件的编制、审判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定,有无越权审批的现象;(3)项目立项、投资计算是否按现行分级管理的规定具备合法手续;(4)项目法人(或业主)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内部控制等是否建立健全;(5)设计、监理、施工、物资(含设备)供应等承建单位的资质等级、资信能力、技术服务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的要求,财务状况是否良好;(6)征地拆迁、施工现场“四通一平”等前期准备工作是否已准备就绪。

(二)审查初步设计及概算

设计阶段的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决定性环节,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造价和使用效果。有关专家的研究分析,这一阶段的费用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的1%以下,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达75%以上;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另据统计,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占40.1%,居第一位。可见,设计阶段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控制点在于:设计阶段是否招投标及限额设计,是否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书来控制初步设计,是否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来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是否按分配的投资额控制设计,等等。

概算的重点审查内容是:(1)总概算内容全面性、真实性。有无夹带计划外工程、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或者用计划外项目挤占计划内项目的情况;有无少列、漏列工程和费用项目,或者故意留缺口,将限额以上项目压为限额以下项目的问题。(2)编制概算所依据的指标、定额、费率、材料(设备)的预算价格等是否现行适用,费用计算是否合规、准确。

(三)审查招投标的规范性

研究发现,在招投标过程中,由于投标人之间相互买标卖标,常常使多个投标人代表的是一个或几个少数投标人。在这些投标人中,无论哪个中标,最终都是他们共同中标,从而在实质上减少了投标人的相对数量,规避了相互间对价格的有效竞争。而且,由于卖标、代为投标仅仅是为了衬托潜在中标人,所以他们的报价明显高于潜在中标人的报价。于是,所谓报价最低的潜在中标人便合法中标了。因此,要特别重视对招投标阶段的监管,它是建设工程项目监管的重要环节。

着重对以下方面进行审查:标底是否合理、保密、准确,有无偏离、压价;招标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投标单位是否经认真、严格的审查;开标是否公正无私、评标是否公正合理等。

二、事中审计是控制项目投资的有效途径

事中审计主要是做好施工阶段的审计,它是控制项目投资的重中之重。项目建设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时间跨度最长、变化最多的阶段,是把设计变成具有使用价值的实体过程,还是实现工程造价有效控制、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原始依据的过程,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来说,也是最难、最复杂的过程。

(一)符合性测试

确定控制点,适时进行符合性测试,及时对有问题的环节提出整改意见,确保建设期间的各环节畅通。符合性测试应包括:

1、业主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具体包括指挥协调、组织结构、人员配置、财务控制、投资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合同控制、信息控制、招标控制等。

2、监理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具体包括监理资格、现场组织、现场人员配备、监理大纲、实施细则等。

3、施工环节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具体包括施工资质、施工组织、施工计划、技术装备、质保系统、形象进度、成本控制、施工档案等。

4、采购环节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具体包括采购方式、技术标准、运输方式、检测验收、付款方式、合同履行、售后服务等。

(二)审查建设工程合同

审计人员要对建筑安装合同、物资采购合同进行审查及监督,并签署审计意见,作为签订合同的依据之一。主要是对总承包合同、分包合同、物资采购合同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符合招投标文件的约定以及技术、商务澄清答疑的要求;合同的条款是否科学、具体、明确等内容,进行审计监督,确保合同严密性和可操作性。

(三)审查施工阶段各项活动

除了监督材料采购方式、价格、质量、材料货源、运输距离,杜绝舍近求远、舍优求劣、舍低求高的现象外,须重点监督以下方面:一是监理单位是否是通过招标方式来选择的,是否签订监理合同,其资质是否与项目要求相适应,有无越级监理的情况,监理收费是否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来执行;二是控制不合理设计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三是隐蔽工程的图纸资料要跟踪收集,保证准确性、合理性。这三点是建设工程监管的关键,对今后建设工程完工后竣工结算审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事后审计是控制项目投资的最后保证

事后审计主要是做好竣工决算审计和投资评价。按照“先审计、后决算、再投资”的审计原则对竣工项目的真实性、效益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决算审计。如果监审、造价人员从项目立项就介入了工程造价控制,结算阶段的工作就显得轻松些。

重点审查内容有:一是工程量的准确性,现场监理的签证是否合理,根据现行定额的内容和有关规定有无失实;二是对定额套用是否准确;三是注意三大材料是否与市场材料价格差额过大;四是审查各项间接费、独立费的计取情况;五是检查合同价格、付款、预算款情况;六是审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来回账情况。这六种内容要同前期掌握的施工现场情况相对照,以杜绝高估冒算、弄虚作假,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真实性、合理性。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审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开始到工程终结的各个控制点进行控制,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提高资金和投资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

上一篇:揭开公路项目工程招投标的重重黑幕 下一篇:企业实施ERP的效益与风险分析